摘要:以汉喻唐是唐诗中的常用手法,这使汉朝众多历史人物形象能够进入唐诗中。其中,汉代不遇形象入唐诗更是一个典型的现象,且这些不遇形象有逐渐趋于“模式化”的演变,十分值得关注。以贾谊为例,探究其引入唐诗的内涵及作用,同时通过梳理贾谊形象在运用中逐渐“模式化”、经典化的过程,尝试更完整地解读汉代不遇形象入唐诗这一现象。
关键词:唐诗 汉代不遇形象 模式化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2-0099-02
唐朝与汉朝同属于中国古代繁盛的大统一王朝,有着较强的可比性,重史的观念也使唐人喜欢将汉朝的历史人物摄入自己的诗作中,其中又以运用汉代怀才不遇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例子居多。唐代诗人以汉喻唐,借此抒发情感,在不断书写的过程中,渐渐有了唐代的特色,并形成了一个“模式化”的符号。
一、唐诗中引入的贾谊形象
据统计,在唐人吟咏汉代不遇人物的诗作中,贾谊被吟咏的次数最多,在《全唐诗》中,大约能找到184首。贾谊的不幸遭遇使唐代诗人很容易从其身上找到与自己的契合点,各个时期的文人都不约而同地把关注的眼光放到贾谊身上,使之成为唐诗中一个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的失意形象。
在吟咏贾谊的诗作中,贾谊的“才高”经常被提及。如唐彦谦的《寄台省知己》中“才名贾太傅,文学马相如”;钱起《送严维尉河南》的“甘泉未献扬雄赋,吏道何劳贾谊才”都把贾谊和他的才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加以称颂。
贾谊还以其忠贞贤能、心系苍生百姓的形象出现在唐诗中。杜甫在《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有云:“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正面描写了贾谊的忠贞之可贵;《同元使君春陵行》一诗中 “贾谊昔流恸,匡衡常引经”,用的就是贾谊向汉文帝上疏恸哭、陈述国家大事的事情,以“贾谊哭”这一典故抒发诗人对时事的关心。
如此一位富有才学之人却遭统治者的猜忌,以致一直不能施展抱负,对于这一点唐诗引入较多,并且表达出为贾谊鸣不平的思想感情。如吴仁壁以《贾谊》作为诗名,“扶持一疏满遗编,汉陛前头正少年。谁道恃才轻绛灌,却将惆怅吊湘川”;短短四句诗,回顾了贾谊的一生,怀才不遇令人痛惜的形象也就展现在读者眼前。
二、引贾谊形象入诗的目的
1.借人托兴,抒发不遇
贾谊作为汉代不遇形象的代表,诗人引其入诗,多是为了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感。
李商隐在《安定城楼》中悲叹:“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当时诗人应试落第,在登安定城楼时不禁感慨万千,既是用贾生形象表达高远的抱负,更是通过贾生垂泪来抒发才高不被重用,漂泊无依,以致只能空垂泪的失意;李白在《行路难·其二》中通过“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借韩信和贾谊写出当时长安官场对他的嘲笑、轻视,表现了诗人的不得志。
2.用典赞今,勉励友人
吟咏贾谊的诗作中,贾谊的才高、贤能等特点常常被诗人用来褒赞友人,或借此劝勉不受重用的友人。王维《哭祖六自虚》中的“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正是以贾谊的贤能比拟祖六,称赞祖六之贤;而李白在《巴陵赠贾舍人》中,则以贾谊来宽慰被贬的友人:“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被贬贾谊的怜惜之情,“莫怨嗟”则是让友人不要过多抱怨,劝慰友人。
3.借古讽今,揭露时弊
当诗人看到社会时政存在的问题时,常常会联想到古代有能有贤的士人将相,以他们的形象事迹与当今现状相对比,达到以古讽今、警示社会和统治者的目的。
刘禹锡《咏史二首·其二》中:“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这是诗人看到统治者用人不善的问题,晚唐时宦官擅权,皇权旁落,朝廷用人唯宦官之喜好,而宦官亦忌惮正直贤能的朝臣,多起用无能之辈,诗中正是借贾谊文帝之历史,表达了对朝庭用人制度的不满;李商隐在《贾生》中以一个转折,犀利地讽刺统治者:“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统治者荒于政事,只会做表面文章,原以为汉文帝求贤若渴,半夜接见贾谊询问国家大事,没想到“不问苍生问鬼神”,表面是讽刺文帝虚伪,实际上是指向现实统治者。
三、汉代不遇形象的“模式化”演变
1.《史记》《汉书》中的贾谊形象
梳理《史记》《汉书》中的贾谊形象,可以窥得汉人眼中之贾谊与唐人眼中的不同,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史记》中,司马迁看到屈原、贾谊不遇经历之相似,为他们二人合传,塑造了一个满腹才学却不得志的士人贾谊形象,并寄予同情:贾谊虽才高,却遭贬长沙,后在住处见一鸟,便写下《鵩鸟赋》自我安慰,结尾写道:“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细故葪兮,何足以疑!”此诗显现出作者的一絲豁达。司马迁在后文评价《鵩鸟赋》:“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贾谊后被文帝召回,对答鬼神之事,获封梁怀王的太傅,因梁怀王坠马而亡而自责身死。可以看出,与唐诗中塑造的贾谊相比,《史记》中的贾谊虽也悲,但在写《鵩鸟赋》时,他有了一丝豁达;描写文帝询问鬼神之事,也没有明显的贬义,作者是想以此事说明贾谊的博学。《汉书·贾谊传》中,班固把贾谊看作一个政论家,在记录贾谊一生突出的代表性事件的同时,详载其论,以政论作为记录重点。末尾还加以评论说:“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班固并不认为贾谊是不遇的,因为他的政治主张已经得到实施了,只是因为早死才没有位列公卿,与唐诗中才华无法得到施展的“悲”相比,悲情气息很淡。
2.入唐诗后走向“模式化”
比较汉史和唐诗,贾谊形象入唐诗之后呈现出“模式化”的特点。在此提出的“模式化”是指:作品中人物形象所带有的一两个鲜明特点被一定的人群所拥有,因此这些特点被他们广泛接受并应用,以致后来的作品会不自觉地运用这个形象来表达这些鲜明的特点,读者也会不自觉联想到这些鲜明特点的关键词,并代入对作品的理解中,而这个人物本身的其他特点则被渐渐“忽视”。比如,当作品出现“贾谊”时,读者就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才高不遇”“悲”“愤懑”,而忽视了贾谊的“豁达” “并非不遇”。因此,以贾谊为代表的汉代不遇形象是有向“模式化”发展演变的。
在当今社会的语境中,模式化可能是个贬义词,被认为是死板、定式的代称;但从唐诗发展来看,这一“模式化”的发展却是有益的。首先,它使诗歌描写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诗歌不再局限于现实,还可以引用史实,使诗歌更有历史韵味,用典有诗人自己的重构。其次,以一个形象就表现出其鲜明含义及特点,不用再在诗歌中直白抒发 “悲情”“不遇之苦”,也不用長篇大论如何不遇,使诗歌更为含蓄精简,使读者很容易联想到此历史人物与诗人的共同点,进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最后,这一“模式化”的发展,反映的是唐人对这种不遇精神的接受,这个形象在史书上的出彩之处,在于遭受政治上不公平待遇时仍然不忘初心,不断为国家发光发热。唐代文人所推崇的,正是这种虽遇不平但绝不自怨自艾的顽强精神。贾谊拥有的失意政治家与出色文人的双重悲剧角色,在唐代诗人中很容易产生群体共鸣,使这两个特质超越了贾谊自身的其他特质被一直保留了下来,形成“模式化”运用的习惯。
四、结语
汉代不遇人物入诗是唐诗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不遇形象入诗的作用,或是借人托兴,抒发不遇;或是借古赞今,勉励友人;再或是借古讽今,揭露时弊。诗人将汉代不遇人物的经历与自身的情况结合,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越来越多的引用之后,这些不遇形象渐渐有了“模式化”的倾向,形成了个性化的含义特点,使之在唐诗中渐渐经典化并树立了偶像标杆,如贾谊、李广等,成为不遇的代词。正如宋代梅尧臣所言:“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人没有把心中所想直白地表达出来,而是寄托在一个汉代的形象上,使历史与现实相融,构建出含蓄又圆融的唐朝诗风,也增加了唐诗反映社会的深度、广度、力度。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全唐诗[M].长沙:岳麓书社,1998.
[5]汪文国.唐诗对汉代怀才不遇人物形象的接受研究:以贾谊、冯唐、李广、汲黯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4.
[6]王雪辉.唐诗中汉代人物形象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4.
[7]窦珊珊.盛唐怀才不遇诗初探[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8]朱玉麒.唐代诗人的南贬与屈贾偶像的树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1).
[9]王天恒.漫谈“以汉喻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
责任编辑:孙瑶
[作者简介]李芷宜,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