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淑宇 王晓丽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重庆 40900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多因阵发性胸痛胸闷症状就诊,并可快速进展形成重度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猝死,严重威胁生命安全[1]。目前对于符合指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推荐行PCI术治疗以快速有效重建冠脉血运,但术中操作往往对冠脉内皮造成损伤,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内皮增生加重,术后易出现再狭窄或斑块破裂,再发心绞痛风险较高,严重影响临床预后[2]。对于PCI术后心绞痛患者,西医多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方案进行干预,但临床疗效欠佳,部分患者还需二次PCI或搭桥手术[3]。中医药疗法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被证实可与西医形成较强互补。中医所具有的辨证分型治疗、整体调节及多靶点干预优势在改善病情控制效果和保护心脏功能方面亦显现出一定优势[4]。本文旨在探讨活血化痰宁心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绞痛疗效及作用机制,为中西医结合方案应用积累更多临床证据。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PCI术指征[5],且在术后1年内发生心绞痛;符合痰瘀互结证辨证诊断标准[6];心绞痛分级Ⅲ级;年龄≤75岁;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PCI术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重度心律失常者;严重感染和内科疾病难以控制者;精神系统疾病者;过敏体质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绞痛患者14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男性 40例,女性32例;年龄37~71岁,平均(44.12±5.60)岁;距上次PCI手术平均时间(6.20±1.48)个月。观察组男性43例,女性29例;年龄39~72岁,平均(44.30±5.66)岁;距上次PCI手术平均时间(6.15±1.44)个月。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规范干预方案。1)静卧休息,持续心电监护及吸氧。2)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基础疾者积极控制原发疾病。3)抗心绞痛药物方案为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阿托伐他汀(20 mg/d)+硝酸异山梨酯(20 mg/d)+美托洛尔(50 mg/d)。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痰宁心饮:丹参30 g,茯苓20 g,瓜蒌20 g,龙骨20 g,白术15 g,葛根15 g,半夏15 g,桂枝15 g,郁金12 g,土鳖虫10 g,枳壳10 g,薤白10 g,人参30 g,甘草8 g。自汗乏力甚者加黄芪20 g,失眠甚者加炒酸枣仁20 g,便秘腹胀甚者加厚朴15 g,食欲不振甚者加鸡内金15 g,反酸烧心甚者加煅瓦楞子15 g。每天1剂,加水400 mL煎至200 mL,早晚温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
1.4 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每次症状持续时间和每日硝酸甘油用量,计算平均值;2)依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胸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6]进行胸痛和胸闷症状评分,每项分值0~6分,分值越高则症状越严重;3)血脂指标包括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A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罗氏Cobas 7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检测采用珠海泉晖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盒。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4.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每次症状持续时间和每日硝酸甘油用量比较 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每次症状持续时间和每日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胸痛和胸闷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胸痛和胸闷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每次症状持续时间和每日硝酸甘油用量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每次症状持续时间和每日硝酸甘油用量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观察组(n=72)对照组(n=7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每次症状持续时间(min)8.31±1.39 3.40±0.57*△8.25±1.36 5.02±1.05*每日硝酸甘油用量(g)2.90±0.63 0.73±0.18*△2.96±0.67 1.40±0.3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胸痛和胸闷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胸痛和胸闷症状评分比较(分,±s)
组别 时间 胸痛 胸闷观察组(n=72)对照组(n=7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60±1.17 1.60±0.44*△4.48±1.11 2.45±0.68*4.41±1.37 1.35±0.48*△4.34±1.32 2.18±0.77*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后血脂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s)
组别观察组(n=72)对照组(n=7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C 6.43±1.08 3.98±0.63*△6.31±1.04 4.75±0.85*TAG 2.64±0.88 1.77±0.40*△2.58±0.85 2.23±0.63*LDL-C 3.70±1.32 2.30±0.69*△3.61±1.27 2.83±0.92*HDL-C 1.12±0.30 1.69±0.51*△1.15±0.32 1.42±0.41*
2.4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4。两组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hs-CRP、IL-6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hs-CRP、IL-6水平比较(±s)
组别观察组(n=72)对照组(n=7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hs-CRP(mg/L)4.59±1.24 1.66±0.42*△4.50±1.21 2.78±0.77*IL-6(ng/L)154.50±17.57 94.10±10.33*△156.86±18.24 120.52±14.07*
流行病学报道显示[7-8],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症状比例可达30%~40%,其中超过10%属于严重心绞痛不良事件,这一现象可能与术中损伤导致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支架再狭窄及精神心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已有研究显示[9],炎症因子大量形成及继发严重炎症反应在心绞痛病情进展过程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hs-CRP水平已被证实和冠脉斑块不稳定型及心绞痛发生风险存在相关性;而IL-6则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状态。
对于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目前西医常规治疗方案仅能部分改善临床症状,心功能保护作用局限,相当部分患者需再行介入手术治疗,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亦加重患者经济负担[10]。PCI术后心绞痛中医学并无特定表述,多将其归于“胸痹心痛”范畴;该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脏腑气血亏虚为发病之本,以血瘀、痰阻为标[11]。病者行介入手术后尽管对冠脉进行物理性疏通,一定程度上增加冠脉及心肌血流量,但机体内痰瘀搏结、心阳不振状态并未扭转,同时手术还可导致血络损伤,加重瘀血痰湿内生[12]。此外因反复胸痛和手术创伤影响,病者多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心神不宁证候[13]。根据以上病机病因,笔者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绞痛治疗仍应以健脾温阳、活血通脉及祛痰宁心为治则。本次研究所用活血化痰宁心饮组分中,丹参通络活血,龙骨固精宁心,茯苓燥湿健脾,瓜蒌涤痰行气,白术健脾除湿,葛根通阳生津,半夏化痰利湿,桂枝通脉升阳,郁金解郁散结,土鳖虫破血散瘀,枳壳祛痰消积,薤白宽胸散结,人参补中益气,而甘草则调和诸药以共奏标本兼治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瓜蒌提取物可有效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流量,下调血清TAG和TC水平[14];丹参具有显著抑制单核细胞活化,干扰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及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速率等多种作用[15];葛根素能够显著增加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减轻心肌炎症反应[16];而桂枝在减轻心脏神经官能症状、纠正心律失常发生及缓解负面情绪状态方面作用已被证实[17]。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每次症状持续时间、每日硝酸甘油用量、治疗前后胸痛和胸闷症状评分及血脂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绞痛患者治疗更有助于提高疗效和调节血脂水平。而观察组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则证实增加中药复方较西医单用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水平,而这可能是该方案具有更佳疗效的机制所在。
综上所述,活血化痰宁心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绞痛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减少硝酸甘油用量,调节血脂代谢,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