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东慧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占据较大的比重。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中选编了70余首古诗词,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审美能力,同时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词教学。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探究古诗词教学“四步曲”在小学古诗词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一、知背景
在以往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受到落后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平铺直叙地讲述古诗词的内容,将古诗词中的词语内容、作者姓名、朝代告诉学生,便开始古诗词的朗读与背诵。
例如,在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其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千古名句,其中分别运用了夸张与比喻的修辞方式,然后让学生开始充分朗读,课后背诵。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两种弊端:第一,学生对于古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不熟悉,无法感受古诗词中的文化底蕴;第二,容易养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小学的基础学习阶段属于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死记硬背的方式、不求甚解的学习态度,将会成为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障碍,会对今后的语文学习以及其他课程的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
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前,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书籍查阅、网络信息查询等方式,大致了解古诗词作者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等信息,在课堂导入中让学生共同分享所搜集到的信息,教师加以补充,能够为学生的古诗词理解提供助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例如,在《出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王昌龄所生活的时代人们饱受战乱之苦,让学生通过对作者生活背景的了解,在诗词阅读中体会将士之苦、远征之苦,体会人们对于战争胜利的渴望以及对将士的信心。
二、学诗词
1.看诗图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中大多插入了图画,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利用教材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诗图了解古诗词的时代特色、事情场景、诗人形象。将图画与古诗词教学相结合,能够给予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感受,将原本复杂难懂的诗词内容转化为便于学生理解的形式展现出来。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乡村四月》的教学中,诗词中涉及“翠绿”“有趣”等内容,但是学生仅凭想象难以理解诗词中的景色描写情境,此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或者展示课外搜集的配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想象乡村四月一望无际的绿色、村民忙碌的身影,让学生感受古诗中包含的情感与意境,降低学生理解诗词的难度,同时为学生带来身临其境之感。
2.学诗词
小学低年级涉及的古诗词大多浅显易懂,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避免因过于注重诗词字义的讲解,而导致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陷入事倍功半的境地。对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出发,引导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抓住“词眼”,理解诗词中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促进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记忆能力的提升,并且让学生养成乐学、好学的学习态度。
例如,在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中,诗人王维借助佳节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全诗中最能表达“离乡之苦”的便是“异乡”“异客”,能表达思念家乡、思念故土之情的词为“倍思亲”,教师引导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抓住“词眼”更能领悟到整首诗中的情感与意境之美。
三、明诗意
明诗意的教学重点主要在于读准诗词并能领会诗词大意,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做到环环相扣,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
第一,在诗歌诵读中,教师应起到领读和范读的示范作用,还需要适当地为学生补充一些诗歌韵律的知识,通过反复诵读,拉近学生与诗歌的距离,产生亲密感。因此,教师在示范朗读时要富有情感,以有情感、有节奏的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韵味与节奏之美。
第二,诵读是体会诗歌的最直接方式,也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方式。优美的诵读,是打开诗歌欣赏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在教师示范朗读中需要学生根据节奏划出停顿之处,并且将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标注。
第三,采取多样化阅读,如自由朗读、指明读、竞赛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反复阅读中熟悉古诗词节奏,达到在灵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的目的。
第四,教师应注重指導作用的发挥,及时纠正学生在诗词阅读中的错误,提示通假字,注重词汇运用方式的讲解。诵读,不仅仅是认识字词,也需要大声朗读,将每一个字音读准、读圆。
第五,组织多元化评价。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是教师为评价者、学生为被评价者,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自我反思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应运用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同时扮演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在评价中看到自己的进步、正视自身的不足。
四、品诗情
在熟读成诵之后,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深度品读古诗词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掌握作者写诗写词的目的,在品读并领悟诗情的基础上,实现诗人与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古诗词教学的情感升华。
例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中,李白与孟浩然是好友,虽然二人年龄相差十多岁,但是对于诗词的喜爱与痴迷让二人成为朋友,诗词中的“故人”便是指孟浩然,通过整首诗的分析不难看出李白对于离别的不舍以及期待再次重逢的心情,通过目送孤帆远去只剩下远影的细节描写,更加凸显出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学生通过对诗词的品析与鉴赏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与友人之间的友谊与离别之苦。对诗歌语言欣赏的逐层深入,也就让潜藏深埋其中的“无穷意”冲破言辞凝练表达,最终不加限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更直接地触摸到诗人思想情感的本质,更纯粹地与诗人达成共鸣。
古诗词是文化的沉淀以及某种精神的传达,具有生命力与一定的局限性,不同诗人在诗词创作中的侧重点不同,或抒情、或言志、或针砭时弊、或讲述哲理、或描述美景。通过前三步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了解了古诗词的内容、情感、意境等,那么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就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让古诗词的学习能够引领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获得情感的熏陶、文化的积累与沉淀。因此,古诗词教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字斟句酌地进行品味。
总之,古诗词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瑰宝,古诗词的教学对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领悟古诗词的意韵,使学生由声入情、由情入景,真正体会到学习古诗词的快乐。“四步曲”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奏响了快乐学习之歌,为小学语文课堂奏出了高效、嘹亮之曲,有效促进小学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