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丽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较以往更为重要。 地理课堂是提升初中生学习兴趣的最好场所, 地理教师启发诱导是关键。 文章通过分析核心素养的教育理论、地理课程标准、 初中生心理特点等, 结合夏志芳教授培养地理学习兴趣的“以奇引趣”“以新增趣”“以智激趣”“以美诱趣” 四个基本途径和根据自己教学经验提炼的“以情维趣”“以志固趣”, 从六个方面提出培养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生; 地理教学; 兴趣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承载着传播知识、 传播思想、 传播真理, 塑造灵魂、 塑造生命、 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新时代中学地理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 还要紧跟时代潮流, 把握时代脉络, 不断更新知识, 完善教学, 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塑造他们成为有灵魂的时代新人。
一个优秀的学生, 应当是具备核心素养的能动学习者。 所谓核心素养, 是指学生应具备的、 能够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不仅如此, 地理课程标准也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 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基本思想,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理念。 因此,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起主导作用, 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地理教学。
兴趣是学生悦纳教育的感情基础, 是学生探求知识、 开发思维的巨大动力。 初中生喜欢较为直观、生动的地理教学方法, 而“教师单一讲授” 是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学模式, 增强学生参与感、 自主性的教学手段受到初中生越来越多的欢迎。
作为弱势科目的地理, 让学生有意愿、 有兴趣、 有动力学习地理, 非常关键。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博士生导师夏志芳提出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有“以奇引趣”“以新增趣”“以智激趣”“以美诱趣” 这四个基本途径, 令人深受启发。 在此基础上, 笔者认为还可以拓展出“以情维趣”“以志固趣” 两个新的途径。 下文笔者将以上述提到的六个路径为框架, 结合十四年一线初中地理教学实践经验, 介绍在地理课堂中实施过的、 有较好教学效果的案例。
一、以奇引趣
所谓“以奇引趣”, 就是以新奇的形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 喜欢在挑战中感知价值, 在认可和贊扬中提升自主性。 在复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时,笔者设计了一场师生 PK 赛: 挑选学生与教师一起凭记忆描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笔者在课前准备好精美礼物, 并告知学生这份礼品将作为比赛胜利者的奖励,只要画的比教师快、 比教师好, 就能获得礼物。
面对这种别开生面的比赛, 学生们感到新奇、 跃跃欲试、 竞相参与。 教师随后挑选了一位学生上台跟教师同台PK。 在师生比赛过程中, 全班同学的兴趣都被新奇的比赛、 竞争的气氛调动起来, 积极地参与课堂。 通过观察师生两人分别描画两幅图的过程和对比差异, 学生更加深刻记住图的轮廓和位置, 知识点的掌握也比较牢固, 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比赛结束, 教师承诺以后会进行相似的比赛, 精美奖品继续为学生保留。 这也同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课后仍会认真反复临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提高对这一知识点的熟悉程度。
本节课以奇引趣, 设置新奇的教学环节, 给课堂注入新鲜活力, 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达到化被动为主动学习的效果。
二、 以新增趣
所谓“以新增趣”, 就是以最新的知识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下, 很多地理教师照本宣科, 仅以一本书、 一支笔、 一张嘴的形象实施教学, 采取填鸭式、 满堂灌的形式来完成课程教学, 只能使得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 理论无法联系实践, 知识也无法有效应用。 在当前背景下, “教师单一讲述” 模式已经难以塑造出有灵魂的时代新人。
时事贵在“新”, 有较强的时效性,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地理课堂上, 教师要通过联系时事让学生从“两耳不闻窗外事” 转变为“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例如, 在教授“土地资源与农业” 这个知识点时, 笔者先引入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同学们,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个神奇的国家——以色列。 它位于地中海东岸, 面积狭小, 自然条件恶劣,国土面积中更是有45%均为沙漠。 然而, 正是在土地与淡水严重匮乏的条件下, 以色列在世界创造了一个沙漠农业的“神话”。 它创新发明了神奇的“滴灌技术”, 这种先进节水技术不但让以色列农业实现自给自足, 还让以色列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蔬菜和水果重要出口国, 小小的以色列被称为是“欧洲的厨房”。
随后, 笔者向学生抛出一系列打破“常识” 的问题: 以色列是如何成就沙漠农业的“神话” ? 为什么有的国家自然条件好却农业发展水平极低? 而我国的农业又是怎样的现状? 从以色列的经验中能学习什么呢? 带着这些问题, 让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土地资源与农业”。
引用时事, 不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稍微放松, 调节紧张情绪, 提高学习效率。 这节课引用了以色列节水农业的时事新闻, 以新增趣, 让学生感受了科技的力量。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 通过对比中国和以色列的农业差别, 让学生更加明白科技在农业当中的作用, 贯彻了地理课程标准“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与此同时, 还可以进行爱国主义的培养, 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立志成为国家栋梁, 振兴中国科技。
三、以智激趣
所谓“以智激趣”, 就是启迪学生思维, 益智增能, 将高效课堂进行到底。 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安排往往是每节课 40 分钟, 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 自律能力较弱, 注意力容易分散。 所以, 地理教师要提升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兴趣, 就需要有所侧重, 把一节课所要讲授的重点内容控制在 25 分钟内, 让学生在精神状态最佳、 精力最集中的时间内把新知识以最高效率掌握好。 为了将高效课堂进行到底, 教师必须“以智激趣” ,巧妙设计项目,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导言作为一节课的开端, 是对本节内容的铺垫和提示, 新课导入的生动与否, 是引起学生兴趣的关键。“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彩的、 新颖的、 有新意的导言可以巧妙地抓住学生注意力, 激起学生探索地理知识的欲望。
引入导言的方式多种多样, 如果能够运用形象、 生动、 精炼的语言对地理事物进行惟妙惟肖的科学描述, 对提升学习兴趣有良好效果。 在导入新课时, 笔者的经验是制造一系列悬念或提供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投入思考、 发表见解, 通过“创设问题悬念” 能有效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在长达 40分钟的课堂中, 初中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导言之后, 笔者大约每间隔十分钟就会设置一些教学环节, 调节课堂氛围, 不断地重新激起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提出问题让学生抢答、 上台演讲或者黑板书写; 进行一个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游戏; 放一小段地理教学视频; 引入民俗民谚、 谜语、 趣味资料、 地理诗歌、 地理故事等。 通过设置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以智激趣,让学生始终保持专注的精神状态, 将高效课堂进行到底。
四、 以美诱趣
所谓“以美诱趣” 就是审美引入, 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凡成功的教学, 无不得益于教学语言的无穷魅力。 泱泱中华有五千年灿烂文明,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魁宝。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往往都能引经据典、 旁征博引, 通过引用古典诗词来讲述中国故事, 传递中国声音, 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古典诗词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怀,“国家之魂, 文以化之, 文以铸之”, 新时代的地理教师, 如果能够在教学中, 巧妙穿插与地理相关的古典诗词, 以美诱趣, 能够更好地诱发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提升学习兴趣。
古典诗词极具智慧, 地理教学的不同环节都可以借用一些经典诗句来阐述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例如, 在介绍“黄河” 相关知识时, 笔者会引用李白《将进酒》 中的名句来开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接着向学生提问,“诗词里说黄河之水天上来, 那么, 这个天指的是哪里?李白为什么说黄河之水是天上来的? 黄河最终奔流到了哪片海域呢? ”
巧用古典诗词导入新课与引出问题的方式, 既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 又感受到生活无处不地理。 在课程末端小结时, 再进行首尾呼应, 给学生解答这首诗蕴含的相關地理问题, 更是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巩固教学效果。 课中运用古典诗词,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维系学生的兴趣。 古典诗词与地理知识的巧妙结合是以美诱趣的一种重要方式, 能够循循诱导学生进入美妙古典诗词意向, 寻找其中地理奥秘, 从而挖掘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兴趣。
五、以情维趣
所谓“以情维趣”, 就是用师生之间的情谊维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礼记· 学记》 有云: “亲其师, 信其道。” 许多教学实践都表明, 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但可以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状态, 还能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心自觉和自主行动, 构成学生奋发学习的持久动力。 笔者认为, 除了夏志芳教授以上四个基本途径, 地理教师还要“以情维趣”, 用师生之间的情谊来维系初中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课后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也是激励学生探求新知识、形成学习兴趣的方式和手段。 地理教师通过课后批改作业, 既能把握自己的教学效果, 也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课后时间, 地理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跟学生交流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生查缺补漏, 在交流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进行恰当的肯定和鼓励, 促进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课后的真情交流, 可以很好维系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六、以志固趣
所谓“以志固趣”, 就是引导学生确立远大志向, 巩固学习兴趣。 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 初中生意志力普遍相对薄弱, 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做事没有恒心、 独立性差等。 情感和意志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到推动或者是支持作用时, 积极情感便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 笔者十分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鼓励其长期发展地理学习兴趣。
例如, 笔者经常向初中生介绍地理界的大家徐霞客——靠徒步跋涉, 游历考察三十多年, 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四百多年前的中国, 交通闭塞, 徐霞客游历如此之广阔, 却连骑马乘船都很少, 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 寻访之地, 多是穷乡僻壤, 或是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 曾经四次绝粮, 三次遭遇强盗, 出生入死, 尝尽了旅途艰辛。 引导初中生看到, 徐霞客探求地理知识的决心之大, 意志之坚强。
地理风光固然好观赏, 可是前提是付出努力, 不畏险阻, 甚至冒险。 没有强大的意志力, 连好风景都看不到。 通过介绍徐霞客的事迹, 以志固趣, 引导学生确立远大志向, 巩固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方法种类较多, 没有完全尽善尽美的方式。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 地理教师应掌握多种教学方法, 以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 如果每一个地理教师都能精心“烹饪” 地理这道菜, 那么呈现给学生的必然是丰盛美味的知识大餐。 学生乐于接受, 愿意学习, 自然会产生学习兴趣, 主动参与整个地理教学活动, 从而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总之, 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是地理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永恒主题, 正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欲使学生主动、 自觉地学好地理, 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作为教学主导的地理教师, 必定要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 . http: //edu. people. com. cn / n1 / 2018/ 0910 / c1053-30283652.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3]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