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是对拟建及已完项目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控制的一种方式。通过该方式的应用可以对拟建新项目的新增资金差错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差错,大大降低项目的其他成本,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在具体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还是存在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该项工作存在问题。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工程预结算审核的主要方法,然后提出了工程造价预审核的常见问题,并对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工程造价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一、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主要方法
1.1筛选审核法
筛选审核法主要是以筛选审核法主要是以“三个标准的表”为审核依据的。这三个标准值分别为三个标准值分别为:工程量,用工的工程量,建筑单位面积上的工程量的工程量,根据对着三个标准量的总结,分析,汇总出“三个标准值表准值表”。在这种审核过程中,如果标准值和审核值中间有不同同,一定要及时的改正问题并且进行有效的调整,尽可能的缩小两者之间的不同小两者之间的不同。所以,筛选审核法有便于操作、利用,很容易发现问题的优点容易发现问题的优点。
1.2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在审核过程中仅抓住工程预结算中的重点进行审核。重点审核法区别于全面审核法是审核范围变小,但是相同点是对确定审核内容上审核步骤和办法都是一样的。重点审核方法主要围绕工程项目中的一些重点环节进行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对一些相对重要度较小的环节适当忽略。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审核工作量,提高审核工作效率。重点审核法的审核范围主要是费用高、项目工程量大的模块,如项目基础施工模块、钢筋混凝土工程模块、砖石木工模块、门窗幕墙模块等。重点审核方法的审核结果因代表性较强而在工程造价的预结算中使用较广。
1.3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就是指按照行业或施工的先后顺序或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编制顺序逐一进行审查的方法。全面审核法涉及到项目的工程量、人工材料成本、定额项目单价和项目费用等。全面审核方法可以使工程造价得到全方位的审核,审核的质量和效果也比较可靠,但由于这种方法工作量大和耗时长,审核效率上往往比较低,所以全面审核方法主要用于一些项目成本不是太高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
1.4分组计算审核方法
分组计算审核方法指的是根据需要审核的项目模块的关联性及相似性,把整个建筑工程分成不同的分项工程,借助兵卒原理来进行相邻项目的某一个分项工程进行审核,从而分析出同组中其他分项工程的预结算准确性核定来完成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工作。比如可以把楼面面积、天棚涂料面层、天棚抹灰、底层地面面积、底层建筑面积、地面垫层等归为一组,首先把楼面面积、底层建筑面积求出来,其他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就利用这些基数算出。这种审核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审核工作中的工作量。
二、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常见问题
2.1管控制度问题
在工程项目实际管理阶段,成本控制及内在控制都是较为重要的,但是部分工程项目却忽视了内在控制,完全将重心放在成本管理上,致使管理制度出现部分缺陷,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是部分工程项目缺少内部控制制度,即使存在控制制度,也难以落实,形式化问题显著,仅用作应付检查。虽然有些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认知不到位,执行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管理人员难以根据变化调整管理策略。
2.2工程图纸设计与合同修订不规范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设计图纸是非常重要且具有基础性特点的施工材料,合理、完善的图纸能有效加快施工进度,提升施工质量。但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很多施工图纸存在不完善、不系统、不完整的情况,且图纸设计混乱,图纸内安排的流程不明确,在实际施工中缺乏具体参照,导致施工混乱。由于工程图纸管理不足,也会引发图纸丢失、损坏现象发生。另外,很多工程项目建设的合同修订不合理,实际的合同条款前后矛盾,例如在工程施工中若出现造价需要变更、增加工作量等突发情况时,工程合同条款没有相关规定,这就导致贸然计算、高估预算等情况出现,从而加大了工程总造价。
2.3虚报工程量
虚报工程量是目前施工单位获取非法利益的主要手段,也是工程预结算审核中严重的问题,这会导致造价审核存在重大问题。分项工程量计算环节,随意变更图纸技术参数,导致预结算定额的增大,工程量也会增加。此外,很多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不明确,定额项目也是很多,合同签订的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计算工程量时存在放大数据的情况,采购、施工费用核算不精确,造成造价升高。
2.4 错套定额问题
预算编制过程存在借用定额的情况,定额借用会对不同工程技术水平的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工程预结算审核存在错套定额、高估工程定额的情况,低工程套用高定额降低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质量,影响工程质量。实际工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工程中运用的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出现,导致造价补充内容增加,调查程度、可靠度匮乏,导致补充定额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造成工程单价因定额换算被抬高
三、工程造价预核算审核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有很多益处,不仅能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还可以为工程造价的审核提供更好的基础。 同时如果项目的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使每个操作程序都有据可依,就会让项目的监督在各个环节上都具有有效的措施,从而达到强化管理制度的目的,使项目只受制度的制约,管理更具有公平性和规范性。只有这样管理制度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从而保证项目的工作顺利推进。
3.2规范合同,做好审核前工作
任何工项目实施都必须要以合同为基础来进行,合同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不能存在不规范的用词和条款。对于关键性的合同条款,要进行明确的表述,保证双方都能够明白。在审核工作开始前,应该准备充足各项资料文件,比如图纸、设计变更、签证等,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审核,确保各个方面都充分考虑,不存在遗漏的问题。
3.3做好对工程量核实工作
工程造价随工程量增加而增加。审核中除严格审核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设计图纸外,还需要结合设备材料审查,避免错算、重算、漏算情况。审查要有针对地进行,抓住重点内容详细复核,注意使用的方法、尺寸数据来源。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在进行工程预决算时,先对每个定额项目进行深入了解,特别是综合定额项目,要避免不熟悉引起重复套用定额现象,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3.4深入工程现场,根据实际工程审核
全面加强施工图纸管理,切实提升造价预算审核工作力度,要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与分析,确定最佳工程量。在实践操作中,预结算审核人员为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要深入到现场进行分析研究,对于不明确的造价问题,要进行核实,以确保数据全部精确。
结 语:
綜上所述,在工程项目造价预结算的审查过程当中,如果想要有效提高这项工作的质量并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大对工程项目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的研究力度。在结算前审查出影响工程项目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程项目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胡鹏.新时期下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9(10):45-46.
[2]寇万超.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价值工程,2018,37(26):83-84.
[3]李建平.矿山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河南建材,2018(04):130-131.
作者简介:
王志刚(出生年1978-),身份证号:230107197803202613 性别男,民族汉, 职称中级, 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