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斯青
[摘 要]中国道路从遥远的中华文明传承中走来,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的深厚底蕴和持久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应从基础教育阶段抓起,从了解党的初心使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做起。中小学教师要不断增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想自觉和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关键词]中小学;初心;使命;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源和文化命脉。中小学教师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由此深刻认识到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初心与使命的深厚底蕴。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坚定文化自信应从基础教育阶段抓起,从了解党的初心、使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做起。
一、明确党的初心与使命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有用人才。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引导学生从小了解党的历史与传统,了解党的初心与使命,是培养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主题,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当选的六位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拜谒中共一大会址、瞻仰南湖红船,回顾和重温建党历程,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从江西于都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到河南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从甘肃高台西路军纪念碑到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每到一处都反复强调,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党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我们要继续高举革命旗帜,弘扬长征精神,不断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为实现共产主义,并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篇章。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出发,立足国情,顺应趋势,开辟了一条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大道。
二、“小康”从古老走进新时代
“小康”既古老又年轻。它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梦想,也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青少年学生作为党和国家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应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了解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史,才能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小康”是汉语中一个古老的词汇,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诗经·大雅》中提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表达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先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到了春秋时期,“小康”一词又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在《礼记·礼运》篇中有这样的句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此时,小康已经被视为一种社会形态。到了宋代,“小康”一词的意义进一步具体化,开始指代家庭经济比较宽裕的情况。宋人洪迈所著《夷坚志》卷一就有“久困于穷,冀以小康”的表述。
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回答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有关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提问时,首次提出要在中国实现小康的发展目标。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又赋予了“小康社会”以新的时代内涵。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强调: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则更加明确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至此,小康社会的目标由“全面建设”进入“全面建成”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为主题,科学规划了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宏伟蓝图。
三、“大同”奠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要求现代人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和人类担当。应对全球性挑战,既需要物质的力量,也需要文化的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國人民开创美好未来的通衢大道。自信开放强大的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要不断为人类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小学教师应厚植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科教育当中,为学生树立“天下为公”意识打下深厚根基。
《礼运·大同篇》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如我国山西省的大同市,原名为“平成”,乃古代兵家必争之地,长期战乱不断,后更名为“大同”,就是寄托了人人安居乐业、老有所养、幼有所长、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望。
“大同”和“小康”都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天下大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贡献。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中华文化价值体系中,“大同”和“小康”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建设大同社会,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崇高政治理想。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写进了报告,并以幼有所育、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公道正派等价值理念贯穿始终。中小学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带领中国人民以“世界胸襟、中国情怀、历史视野、时代精神”“溯民族精神之源流,辟与时俱进之新路,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仅传承了“天人合一”的哲学主张,也彰显了“天下为公”的价值诉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不同国家相互依存、协调合作、互利共赢,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人类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十九大报告强调,“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正如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国命运与共、休戚相关,需要共同应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们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假期。与病毒隔离,不等于与世界隔离,教师应引导学生关心时事,了解中国在这场抗疫行动中的责任与担当。例如,习近平主席会见世卫组织总干事,与多国领导人通话,就疫情防控传递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决心和坚定信心。中国发挥制度优势,举全国之力,采取最全面、最彻底、最严格的防控举措,有效控制了疫情发展与蔓延,为全世界的抗疫行动赢得了宝贵时间。并且在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向世卫组织及疫情严重的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人道主义援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国担当,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是一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以全人类利益为诉求的重要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入新时代“十四个坚持”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作为13个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之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构想,超越了不同国家、政党、团体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领域存在的分歧、差异和冲突,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共产党远大理想的深刻表达,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青少年学生应从小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立志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是从遥远的中华文明传承中走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的精神支撑,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國共产党实现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的深厚底蕴和持久力量。中小学教师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思想自觉和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