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发荣
[摘 要]历史教学与地理学科紧密相连,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历史地图去理解历史知识以及结合地理知识去发现历史规律。地理知识的获取要注重实地观测,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测兴趣,这就给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历史教学;地理学科;历史地图;实现观测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9-0077-02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独立性,但历史学科又绝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政史不分家”“文史不分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样,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也是密不可分的。如学习历史知识就要读历史地图,而历史地图中的“地图”就属于地理的范畴。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地理知识。那怎样做到历史教学与地理学科的紧密联系呢?
一、紧密结合历史地图去理解历史知识
古代历史发生在古时候特定的地理区域里,因而现在我们在学习古代历史的时候就要把它放到当时的地域里去学习。如在学习我国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长平之战”时,就要知道当时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各自的地域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当时诸侯各国先后興衰、秦国不断兼并其他国家直至最后统一的过程。通过地理地图,能够清楚地看到,战国时期每一个诸侯国的国土面积,只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省份的大小。如当时的秦国就相当于现在的以陕西省为中心的跟陕西省差不多大小的地域,而赵国就相当于现在的以山西省为中心的跟山西省差不多大小的地区。而“长平之战”中的“长平”位于赵国的南端,是当时赵国的一个重镇,相当于是赵国的南大门。通过对以上地理范围的理解,就很容易理解历史教材中战国末期秦国不断强大的内容:“战国末期,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的土地。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四十多万人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
二、紧密结合地理知识去发现历史规律
我国封建社会是中央集权的时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历代的专制统治不断加强,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到汉元期间政治制度的演变,以至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无不体现着这一点。统治者为了方便中央集权、实现专制统治,往往把统治中心——都城,建在所在地域的中心。
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但它只是我国封建王朝早期的都城,在经历了大唐这一封建极盛王朝之后,以后的帝王都把都城建在了别处,而不在长安。如元、明、清等多个朝代就以北京作为都城。这是因为,在封建早期,人们认识到的地域范围仅仅局限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即当时所谓的“中原”,而这一地域范围的中心就是长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地域范围扩大了,地域的中心也相应改变了。如元朝定都“大都”,“大都”就是现在的北京。查看《元朝行省图》,不难发现,元朝的疆域极大地扩展了,不仅包含“中原”,而且向北扩展到塞外,向南到达整个长江流域以至岭南。所以,其都城不再是“中原”的中心长安,而是当时扩大后的地域的中心“大都”了(当然这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但地域中心是很重要的因素)。通过这些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发现历史规律:“我国封建社会,是中央高度集权的时代。”
三、地理知识的获取,重在实地观测,要从培养学生的观测兴趣入手,教师自身要做专家学者型教师
1.学生实地观测的能力需要教师有意识去培养
记得刚开始学习影响气候的因素之一——海陆因素时,为了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水和土吸收热能和释放热能的快慢不同,笔者做了实验:用两只烧杯分别盛上水和沙土,各自插上温度计,观测两支温度计读数的变化。这个实验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在受热条件下温度上升的过程。分别将两只盛有水和沙土的烧杯置于阳光照射下,观察两支温度计温度上升过程的读数,每间隔十分钟观测一次,连续四次。可以明显看到,插入沙土中的温度计的读数比浸入水中的温度计的读数在同一时间点要上升得快。第二步是在放热条件下温度下降的过程,跟第一步是相反的过程。通过观测,得出结论:沙土吸收热能和释放热能的速度比水的快。从而深入理解了地理知识:在升温过程中,相同纬度条件下,陆地上比海洋中气温上升得快;相反,在降温过程中,下降得也快。一次简单的实验,开启了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实地观测的先河。
2.实地观测也要从培养兴趣做起,持之以恒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那次观察北斗七星形状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观测兴趣的过程。学生本来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对天文知识充满遐想,当笔者提议观察北斗七星时,他们都欢呼雀跃起来。他们通过查找资料,在观察之前就已经主动了解掌握了有关北斗七星和顺着北斗七星找北极星的地理知识。当在晴朗的夜晚,仰望夜空时,他们一下就观察到了北斗七星,并找到了北极星。通过这次观察,笔者体会到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多么的重要。
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持续引导,坚持观测,由表及里,探寻规律。自从那次观察北斗七星之后,笔者对学生提出了持续观察北斗七星的要求,大部分学生也借着已有的知识,在持续观察着。最后学生探寻到以下规律性知识: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北斗七星,不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在移动着的。
3.教师自身要做专家学者型教师,要注重实地观测
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要培养学生的实地观测能力,教师就要先从自己做起。首先,教师把地理知识与实地观测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点理解得深、掌握得准。 如在学习南北气温差异的知识时,可结合当地气温来理解。我们所处的甘肃陇西1月的平均气温是多少呢?学生经过观测,得知陇西1月平均气温约为零下5℃。这样学生不但对当地气温有了确切了解,而且对我国气温的有关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其次,注重实地观测,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笔者曾经认为,“冬至日是日出最迟的一天”。但是,2019年观测的结果是,日出最迟的一天大约是冬至后第11天(2019年冬至日是12月22日,日出时间是8点零5分,之后,持续缓慢推迟,直到2020年元月2日,日出时间是8点零9分,再之后,日出时间从持续8点零9分到逐渐提早)。通过实地观测得知,笔者原来的认识是不完全正确的。
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是密不可分的,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一特征,利用这一特征,让地理知识为历史教学服务。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地理知识,可以让平淡的史实变得鲜活生动起来,让深藏的历史规律不断显现出来;让历史课堂成为知识融会的平台,实现历史中有地理、地理中有历史;让学生既学好了历史知识,又活用了地理知识。这样,我们的历史教学,就仿佛是一次次户外旅行,在轻松欣赏风景、追溯渊源的同时,做到了历史知识与地理知识的融会贯通。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