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微出血治疗中阿托伐他汀钙的剂量差异对血清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响①

2020-07-29 06:50刘永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汀钙阿托炎性

陈 瑜,刘永明,谭 杰,李 姗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 武汉 430033)

缺血性脑血管病微出血(CMBs)疾病随着我国医药器械的更新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有效治疗,将磁共振技术应用于该病的诊断中,可反映出患者的血管终末端期影像,可以对极易出血或者出血风险进行预示,从而为医护人员提供诊断依据[1]。临床上不同脑血管疾病合并CMBs引发的出血性脑血管病拥有不同的转化观点[2]。有相关研究指出,当患者皮层及皮下出现大量的CMBs病灶时,继续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进行治疗,可能会加大患者颅内出血的风险[3]。近年来,有较多临床案例将阿托伐他汀钙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药物,且取得了较好的血脂、炎性因子调控效果,但是对其用药剂量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就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对CMBs的血脂水平和血清炎性因子影响做以深入分析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7-11~2019-01接收的120例CMB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强化降脂组)、B组(标准降脂组)、C组(弱化降脂组),每组各40例。A组男19例、女21例,病程(15.89±5.56)d,年龄48~76岁,平均(56.12±4.34)岁;B组男22例、女18例,病程(14.34±6.34)d,年龄51~79岁,平均(57.21±3.12)岁;C组男17例、女23例,病程(13.54±7.89)d,年龄46~76岁,平均(57.56±4.78)岁。三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强。

入组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该病的临床诊断标准,经头部相关影像学检查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CMBs病灶及合并脑血管疾病;谨遵医嘱,按时服用阿托伐他汀钙;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的内容,并愿意配合各项检查,接受定期随访。排除标准:患有重大疾病者;全身出现严重并发症者;胃病严重者;对本次研究所服用药物过敏者;近期内有服用其他具有调脂效果的药物者;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肝脏、肾脏、心脏功能不健全的患者。

1.2 方法

同时给予3组相同的常规治疗方案,3组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大同市利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4022744,规格50mg×25片×3板/盒),于睡前口服100mg。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3组患者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规格20mg×7片),3组患者均于睡前服药,A组药剂量40mg,B组20mg,C组10mg,3组患者均连续服药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血清炎性因子:使用放射免疫法对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即hs-CRP,进行测定,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患者的及白介素(IL-6)与肿瘤坏死因子-(TNF-)进行测定,仪器操作及试剂盒的具体操作流程以说明书为准。

血脂水平:以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为主,所有患者均在空腹状态下采取其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的10mL静脉血液,使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情况。

用药不良反应:关注3组患者服药期间的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经6个月治疗后A组、B组的3项指标均比治疗前和C组的降低效果更为明显,且A组低于B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治疗前后3组CMB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

2.2 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情况

治疗后A组、B组的TC、LDL-C水平下降效果明显优于治疗前与C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和LDL-C变化情况

2.3 比较3组的用药不良反应

A组患者未出现任何用药不良反应,B组、C组患者分别出现1例、2例肌痛症状患者,患者无需采取处理能够自行缓解。经过每个季度的肝肾功能复查,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任何异常现象。A组、B组、C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率分别为0、2.5%、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根据以往的临床治疗数据结果可知,CMBs病情程度与患者脑出血的发生率呈现出正相关性关系,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抗血小板类药物、抗凝剂、溶栓等均于CMBs疾病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性[4],由此可见,CMBs疾病的存在是加大患者出现血性卒中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5]。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患者体内LDL-C水平过高,是改变体内血管通透性的关键原因,增加体内的炎性反应的速度,形成氧自由基,加强了患者的氧化应激作用,进而加剧血管的破裂风险。

目前临床医学上认为,CMBs疾病在损伤患者血管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炎性反应病理变化,患者长时间发生炎性反应,会对其机体与血管造成严重的损伤,其中的hs-CRP为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的一种高敏感物质;TNF-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多种生物学活性细胞因子,发挥着介导炎性因子的关键作用;IL-6可以诱导机体内的免疫细胞,产生血清炎性因子。刘涓涓[6]等的研究结果发现,阿托伐他汀钙对CMBs疾病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调节血清炎性因子,成为该病的最佳临床治疗方法。这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一致,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A组、B组的炎性因子均比治疗前及C组低,而且A组更低于B组,但是C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三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证明阿托伐他汀钙可以有效的调节CMBs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以此发挥其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几率的目标[7]。阿托伐他汀钙药物的作用机制为:通过选择性抑制还原酶HMG-CoA,增加患者肝细胞表面的LDL-C受体数量与降低脂蛋白与TC水平,实现促进患者对LDL-C的代谢及摄取功能的目的,最终降低患者体内的LDL-C、TC水平[8]。据相关研究报道指出,对CMBs患者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虽然不能促进患者外周血内皮组织细胞活化,与新生血管生产,但是其在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方面具有非常好的疗效[9]。

综上所述,在CMBs中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可最大程度发挥出该病的疗效,帮助患者尽快控制住血脂水平。可以将次此药作为预防 CMBs的有效药物,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汀钙阿托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双联抗血小板和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3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他汀类药物应用现状及成本-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