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成性评价的留学生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究

2020-07-29 05:59李建勇刘凤霞
科技视界 2020年20期
关键词:解剖学实验课留学生

朱 璐 李建勇 刘凤霞*

在近期全球爆发新型冠状病毒之际,各国面临公共卫生防疫能力和临床应对能力挑战,高素质、高能力临床专业人才需求更加凸显[1]。为各个国家临床岗位输送一批基础扎实,“上手快”,能力强的后备医生是我们医学院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校自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十余个以英语为第二官方语言的国家。目前留学生全英文教育教学已成为我校的特色教育,我校先后成为印度、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等国认可学历资质的医科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培养课程中,局部解剖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该课程按照人体的局部区分来研究器官和结构的位置、形态、体表标志与投影、层次和毗邻关系等的课程,是外科学和影像诊断学等课程的重要基础,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意义[2]。本课程的教学尤以实验教学最为关键,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尸源紧缺,我校留学生的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是由教师解剖暴露解剖学结构,学生观察辨认为主的模式进行。留学生思维较活跃、擅长独立思考、乐于表现自己,他们不适应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3],导致学生热情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实验课出勤率低,上课中途无故离开实验室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如何提高我校来华留学生局部解剖学教育质量,是我们解剖老师一直致力思考、探索并努力践行的工作重点之一。结合我校解剖学教学实际条件,我们一直在不断改革、探索留学生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摒弃“满堂灌”的传统模式,逐渐转变为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不断增强师生间互动、学生间互动,使留学生在鼓舞、良性竞争中获得学习快感,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本文就我校留学生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及经验给予阐述。

1 教学过程

1.1 课前雨课堂测试

我校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等多个国家,思维方式、教育背景、生活学习习惯各异,自我约束力不一,学习主动性及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各班级学习风气亦存在很大差别。为了督促学生课下复习,在实验课前利用10 分钟通过雨课堂发布试卷,进行本次课堂重点内容测试。试卷包括15 道单选题,学生成绩计入实验总评成绩,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小测试结束后,结合学生作答情况,教师对正确率低的题进行分析讲解,并带领学生回顾复习本次理论知识点。15 个选择题由局部解剖学课程团队设置,围绕教学大纲,将重点、难点融入其中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增进学科知识间的渗透联系,给学生树立“局部解剖学与临床密切相关、并为临床服务”的思想[4]。课前的雨课堂测试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施加了压力,交卷即显示成绩,教师每次对前5 名同学提出表扬。这一小小的措施对于性格外向,乐于表现自己的留学生来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动力。不少学生反映在课下会花费更多时间来复习教材、课件,并背诵、记忆重要知识点。调查问卷显示,约85%的留学生认为提问环节促使自己课下更加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效果。

1.2 小组协作,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留学生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有些学生不知道观察什么、学习到什么程度,有些学生认为内容太多、无从下手、丧失信心和学习兴趣,还有学生闷头自学,不与他人交流,还有个别同学较快地完成学习内容,剩余时间无所事事、甚至影响别的同学学习。针对这些现象,教师们经过集体讨论,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临床实际应用,共同制定了每次实验课的标本观察点。实验课前,教师根据学生的系统解剖学期末成绩、性别、性格特点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 人,设1名组长。实验课前,组长带领小组利用图谱、教材、挂图,熟悉实验课要观察的解剖结构,将难点结构做标记。实验课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再次辨认尸体标本和模型上的局部解剖结构,掌握层次关系,在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中,学生学习热情明显提高并相互感染,能调动各种类型的学生参与到实验课堂中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学习的学生,不仅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通为其他同学讲解,这种形式不仅能更加巩固本次实验课学习成果,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留学生们都不甘示弱,争先表现,在良性的竞争氛围中,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课下的学习积累和课上的学习效果。遇到不确定的知识点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不同意见的融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学习动机内化的过程,由被动转化成积极的学习过程[5]。而学习被动、内向、自学能力差的学生的学生迫于集体荣誉感、组长和组员的压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也逐渐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效率慢慢提高,逐渐进入学习状态。而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对后续教师讲解重难点埋下了“种子”,促使学生认真听、认真看,反复学习求证。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探索精神,受到了留学生的一致认可和支持。

1.3 翻转课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小组协作辨认解剖结构后,采用翻转课堂,学习辨认标本。我校解剖实验室每个实验台均有摄像头。教师指定某组讲解某一知识点,该组成员一名学生讲解尸体标本,教师将该组实验台视频切换至大屏,全班一起实时观看。学生经过前期的自主学习观察,会带着验证和好奇的心态认真聆听并提出疑问。讲解小组解决不了或解释不清楚、不正确的,教师及时纠正并针对性解答。对每一组的讲解表现,由其他组同学根据评分标准打分(表1),计入实验终评成绩。在留学生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使接受过开放式学习方式的留学生发挥了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势,促使学生在小组协作自主学习中充分动脑思考并主动积极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全部知识点学习结束后,各组再次观察标本,自纠、互纠错误,师生充分交流讨论。翻转课堂,首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欲望 ,使学生在此过程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其次以教师为主导,更需要教师充分备课,扩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解惑,对教师来说是压力更是动力,无形中慢慢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1.4 面对面考核—以考促学,以考促教

观察结束后,针对本次课内容,对学生进行面对面考核[6]。由局部解剖学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提前制作小测试卷,每份试卷5 个问题。问题的设置不是简单地辨认解剖结构, 而是将局部结构层次、器官位置、毗邻关系等知识点转化成实际的临床问题,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以小组为单位,1 人回答,其他组员可做补充。学生针对问题边讲解边操作,回答的成绩计入实验总评成绩。

留学生思维活跃,课下学习过其他英文教材及视频,时常在考试过程中对问题的分析有自己的见解,不但提高了学生思考、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也给课程团队在试题的设计上带来思考,促使一步步完善试题设计。在针对本课程的调查问卷中,95.16%的学生对在实验教学面对面考核中引入临床解剖问题非常感兴趣。

2 实验教学课堂管理情况

2.1 考勤管理

我校留学生在自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方面存在着差异,以往时常有迟到早退、课间玩手机、不愿意观察标本的现象。为了制止不良现象,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实验授课教师在积极配合班主任老师的班级管理下,会在课上采取相应措施,与班委一起记录考勤,并在总评成绩中计10%比例,有效遏制了迟到、早退、旷课现象。

2.2 课堂纪律管理

首先,人文教育贯穿课堂始终[7],教学全过程教师通过言行向所有留学生灌输尊重尸体的观念,绝不允许出现对尸体标本不尊重的现象;其次,第一节课前告知学生手机除学习外,不允许有其他操作,若发现一次,在总评成绩中直接减5 分;第三,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多,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中要起到监督作用,不允许学生聊天、打闹、嬉戏,保证实验教学有序进行。

2.3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增强学生实验教学的全程参与感,强化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基于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改革措施,对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完善,采取形成性评价方式,替换以往以一次标本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单一方式。评价类别包括考勤及纪律、课前提问、面对面考核、标本考试,按一定占比将以上各评价类别所得分数计入实验总成绩(表2),而实验总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5%。

表2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结合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将实验教学各个过程有机地融入形成性评价体系,不仅有效地指导了留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增强留学生学习全程参与感,满足感[8],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留学生自律性,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 总结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边的政治格局以及亚洲国家积极的发展诉求,使新疆的来华留学教育教学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整个国家框架内具有多重现实意义[9]。

留学生基础医学课程教学面临着挑战,而衔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能力的桥梁学科-局部解剖学,尤其是其实验教学模式在我校一直在摸索中前进。综上所述,目前我校在留学生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基于形成性评价,采用严肃考勤、雨课堂测试、小组协作、翻转课堂、面对面考核等形式多层次、多方位调动留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优化留学生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为实现本课程与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转化的桥梁作用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解剖学实验课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一堂实验课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