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韵律活动中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实践与研究

2020-07-29 18:03:31沈紫嫣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创造力音乐

沈紫嫣

摘 要:儿童天生具有创造潜力,创造潜力经过一定的开发与培养就能向更高水平的创造力发展。韵律活动作为一种动态的艺术,在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最大程度地发挥韵律活动的价值,在活动中调动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关键词:韵律活动; 创造力; 音乐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091-001

一、前言

幼儿期是一个人创造力发展的最佳时期,而运用韵律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一个有效途径。韵律活动是年幼儿童进行非语言交流的手段,为儿童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式,使儿童有机会探索、体验音乐,在活动中学习运用身体来进行创造性的艺术造型活动。来自韵律活动的创造性经验能够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一种支持性的环境。

二、韵律活动中幼儿具有创造力的表现

(一)运用身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生活经验

幼儿能够主动地将生活经验迁移到韵律活动中来,在生动形象的音乐中使用肢体动作进行对动物的模仿、生活情景的模仿、劳动动作的模仿、自然现象的模仿等,用身体自由地描述音乐的形式与内容。

(二)运用身体动作创造性地表达个人情感

幼儿能够具体、形象地理解音乐,能够体会音乐作品的情境,并根据音乐节奏和音乐情境做出一系列有情感的身体动作,通过这些动作表达自身的情感体验。

(三)运用身体动作创造性地表达音乐感受

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幼儿可以根据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展开联想与想象,深入感受音乐作品的韵律特征,并用独特、个性的身体动作呈现出来,从而表达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真实感受。

三、韵律活动中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策略

(一)认真选择韵律活动的材料

1.音乐的选择。音乐是韵律的灵感来源,音乐选择的首要宗旨是贴近幼儿。但随着幼儿的成长,尤其对于大班儿童,一些他们过于熟悉的音乐会逐渐失去吸引力。相反,我们认为离幼儿生活较远的异域风格的音乐和成人音乐,会给幼儿带来新奇感,激发他们的挑战欲,学习效果也会更好。根据这一规律,小班阶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高难度的儿童音乐和较简单的中国风乐曲;中班阶段可以逐渐加入风格明显、旋律动听的民族风乐曲;大班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表现力,可以加入异国风格的音乐或积极向上的成人音乐,拓宽幼儿的艺术视野,使之感受到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也为他们提供更多自由创造的空间。

2.韵律动作的选择。韵律活动动作的选择应符合幼儿的年龄阶段特征,只有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韵律动作,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表现。小班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发展还不足,应选择速度慢、节奏明显的动作;中班幼儿动作较小班更加地灵活、协调,因此可以适当加快动作的速度,提高动作的难度;大班幼儿的协调性和思维水平较中班幼儿又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可以加入民族舞蹈或异域舞蹈中基本动作和基础舞步的学习,为其进一步的创编奠定基础。

(二)情境贯穿活动

情境教育是利用环境的作用,激起幼儿热烈的情绪,把幼儿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1]。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以及现阶段的能力水平,将一首音乐设计成具有丰富情境的韵律活动,以不同的活动情境来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故事情境和生活情境是两种常见的活动情境。在确定好情境之后,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动脑,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相应的情节,从中提高幼儿的随乐律动能力,并提高幼儿思维的活跃度,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但如何设计活动情境,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话题。

(三)有效結合游戏

教师在组织韵律活动时,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创设出多样、趣味化的游戏方式,或借助角色游戏、规则游戏等,将律动或舞蹈与游戏进行有效地结合,而非简单生硬的黏合。教师应保证幼儿充分享受音乐的机会,同时在游戏中满足幼儿创造的天性,积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关注幼儿的快乐体验,让音乐和游戏真正焕发幼儿的创造性。

(四)巧妙融合生活

韵律活动有时会表现出巧妙性与灵活性的特征,生活中某个随机的瞬间或事件都可以作为韵律活动的契机。因此,教师应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韵律氛围,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各种有趣的声音和动态,鼓励幼儿对任何自己感兴趣的动态情景进行模仿与想象,并最终以创造性的韵律动作表现出来。

(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

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使幼儿获得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因此,所有的活动都应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在韵律活动中,我们应关注幼儿的想法和兴趣爱好,给予充足的空间让幼儿进行模仿和想象。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养成“海阔天空”自由遐想的习惯,幼儿的想象空间越开放,束缚越少,能让他人惊讶的思路也就越多[2]。教师应充分激发幼儿在创编动作时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大胆的想象创造,乐于并积极地表现自己。

四、教师创造性韵律教学模式的形成

幼儿在韵律活动中具有创造性表现的基础包括对事物和情感的感知能力、运用动作进行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比较丰富的动作表达经验。对幼儿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学会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创造性韵律教学模式的形成,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具有丰富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储备,然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尝试;关注幼儿的想法和兴趣,根据幼儿的反馈改进韵律教学的形式与手段;将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融入到韵律活动中去,积极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教师创造性韵律教学模式的形成对高质量韵律活动的开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综上,韵律活动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把发展创造力作为韵律活动的主要宗旨和出发点,通过韵律活动刺激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幼儿的想象与创造力水平。

参考文献:

[1]颜瑶卿,储昭兴.幼儿园开展韵律活动的多样化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 2018.4

[2]许卓娅著,沈冬绘.学与教的心理探秘:幼儿园集体音乐舞蹈教学指南[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猜你喜欢
创造力音乐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20:24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奇妙的“自然音乐”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孩子唤醒了我的创造力
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38
音乐从哪里来?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6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智商、创造力与创新
市场周刊(2017年1期)2017-02-28 14:13:40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