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2020-07-29 18:03董其荣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成功者活力主人

董其荣

摘 要: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把学习的主动权大胆地交给学生,以學生的思维方式上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的探究者、课堂的成功者,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主人; 探究者; 成功者; 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080-001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课堂教学由单纯传授知识的阵地转化为学生满足求知欲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乐园,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要想在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达到这些目标,就必须让课堂充满活力,首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次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探究者,进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成功者。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要真心地尊重学生,让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把自己视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数学课堂营造成民主、宽松、平等、友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获得轻松、愉悦、无拘束的思维空间。例如我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时,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课前让学生分小组准备学习材料,课一开始,我首先让每个小组汇报一下收集的内容和从收集的材料中,你了解到哪些知识?或提出哪些建议呢?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第一小组通过收集数据,经过整理,发现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做游戏活动。因此,该小组建议课外活动课上都开展一些游戏活动。第二小组收集了第五单元练习的成绩,经过整理发现我们班良好的人数最多,优秀人数占三分之一,还有不及格的,我们希望中等生向优等生靠近,而且要消灭不及格的。老师接着问:那你们说说应分几步来完成统计工作。老师顺着同学的想法,进行小结,使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中经历丰富的交流、合作、成功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在学生讨论问题时,老师“蹲下来”参与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交流,适时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认知程度,当学生争论不止时,教师以商量的口吻,给予启发性的建议,在学生感到困惑时稍作提示,给予鼓励,把学生带出学习的困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被激活状态,使学生的讨论真正有效,使数学课堂充满思维的蓬勃生机。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探究者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认识数学问题的过程必然有情感的伴随。因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充分关注学生认识数学问题的情感,利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愿望、态度、价值观的心理因素效应,“顺学而导”放飞学生的思维,张扬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探究的潜能。

在教学“求平均数的实际应用”时,我预设了探的教学过程。首先从学生喜欢的1分钟口算比赛开始,规定学生1分钟停止答卷,统一批改后,提出了以下的三个问题。问题一,现在老师想从班级中挑选出一位口算大王,你们看怎么选?生1说:“这不是很简单,只要看谁在一分钟内口算的道数多,谁就是口算大王。”大家同意吗?同意。问题二,现在老师想知道第一组和第二组男同学,哪一组口算的速度快些,又该怎么办呢?生2:先收集一下第一组和第二组男同学每人口算的道数。学生经过收集发现两组都有6位男同学。生3:因为两组男同学的人数相同,只要比较每组口算对的总道数,哪一组多,就口算快些。生4:我是通过分别求出每组男同学口算的平均数比较出来的。你们想的方法都很好。问题三,如果要比较第三组和第四组男同学哪个组算得快些?统计后,发现第三组有6人,第四组有5人,生5:“先把每组口算对的总道数算出来,看哪一组口算的总道数多,哪一组就算得快。”生6:“那不行,因为两组的男生人数不同,不能比总数。”生7:“那把第三组少算一位男生的口算成绩,不就可以了吗?”教师故意说:“去掉邱××。第三组同学齐声说:”不同意,这样我们第三组不是吃亏了吗?“(他的口算能力很强的)那去掉张××不就可以了吗?第四组同学不同意(因为他的口算速度是最慢的)教师有意说:”这样不行,那样不行,请大家能否想出一个两不吃亏的办法来吗?学生的讨论,再次引向高潮,最后一致表示比每组的平均数,此时教师顺势出示课题《求平均数的实际应用》。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到求平均数的实际意义,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兴趣高涨,讨论热烈,思维灵活,使课堂“活”了起来。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成功者

开放式的教学过程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得到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学有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堂上的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学真正拓展,数学课堂才有无限生机和乐趣。我在教学推导出求圆锥的体积方法后,在练习中补充了这样的一道题: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已知削去的体积是18.84立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首先我提出了三个讨论的问题(1)怎样削可得到一个最大的圆锥?(2)削成的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又有什么关系?(3)小组合作用已学过的知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分小组开始讨论。经过一段时间后请小组代表上台交流:第一小组代表说:要得到一个最大的圆锥必须和圆柱等底等高,既然是等底等高,那么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我们把它看作是一个差倍问题用方程来解。解设圆柱的体积为X立方厘米,则圆锥的体积为[13]X立方厘米。根据题意得方程:X-[13]X=18.84,解方程得X=28.26。接着第三组的代表说我们跟第一组差不多的,所不同的是我们是根据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来解设未知数X的。经过小组的合作人人都得到了参与,人人都得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得到解题方法的不同,但人人获得了学习的成功。

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是有开放的,充满着民主自由、学术思辨气息,洋溢着师生共同的生命激情,享受着分享智慧与情感体验、共享生命成长的愉悦,这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追求,要使课堂充满活力,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因为课堂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我们除了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自居于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位置,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数学课堂走向生成。

猜你喜欢
成功者活力主人
活力
主人有的我也有
辛苦
弓的主人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我当小主人
辛苦
活力青春
成功者对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