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课,只为成就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

2020-07-28 09:07张齐华
关键词:汇报全班同伴

张齐华

摘要:在“课前,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课始,学生小组交流分享;课中,学生全班展示汇报;课尾,教师总结梳理、提炼概括”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尝试课堂改革:将小组交流的时间充分拉长,给学生提供更清晰的任务支架、更可操作的目标指引,教会学生更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建构更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制度和文化,加强即时的评价与反馈,从而用高品质的小组交流置换原本漫长的全班汇报环节。这样,通过“社会建构式学习”,让学生成长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课堂改革教学模式合作学习社会建构式学习

2015年,我在任教的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一(7)班,全面启动了课堂改革:课前,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课始,学生小组交流分享;课中,学生全班展示汇报;课尾,教师总结梳理、提炼概括。

短短一年的时间,学生的变化和成长,着实让我惊讶。原来,课堂改革真的可以让学生焕发勃勃生机。原来,即便面对一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大胆进行课堂改革。

然而,也就在那一年,师父张兴华老师认真地向我发问:既然学生课前已经独立完成前置性学习任务,初步达成学习目标,课始又在小组内充分展开交流,再次丰富了认识和理解,那么,为什么还要在全班进行展示和汇报呢?并且,为什么这样的展示和汇报往往要占据课堂一半以上的时间?难道独立学习和小组交流,还不够吗?

我的回应是:不够!课前独立学习,只为让学生有备而来,学生不同,学情不同,目标达成参差不齐,肯定不够。课始的小组交流,虽有同伴间的分享,但是如果止步于此,显然离真正的教学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借助面向全班的学生展示和汇报,辅以教师恰当的引导和跟进,自然就显得尤为必要。

彼时,由于自己正沉浸于课堂改革之中,学生扎实的课堂表现,自然就成为我回应师父的底气。尽管这样的问题,他不止一次提起,但是每一次摆事实、讲道理,基本上,我也能应付下来。

然而,质问的次数多了,再笃定的我,有时也难免心生疑虑:为何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解释,师父却仍然执着、持续地追问?会不会质疑的背后的确隐藏着某些我尚未察觉的问题?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机缘巧合,开展课堂改革的第二年,我被借调至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成为一名小学数学教研员。当我离开自己的课堂,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身份,以一种更超然的方式,一次次走进别人的课堂时,师父当初的问题竟然一次次神奇地闪回,成了我的问题。

尤其是,当我坐进学生中间,看着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你一言、我一语,漫不经心地讨论时,我时常会想: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小组交流时,懂得如何清晰地表达、如何专注地倾听,在遇到困惑时,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寻求帮助,能够相互帮扶、共同进步,那么,随后的全班展示汇报,是否真的还有存在的必要?

而看着多数学生在全班展示汇报中长达半个小时的端坐与倾听,我时常又会想:对于全班90%左右的学生,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否一定是最好的?除了专注地倾听(尽管真正能够做到的学生并不多)和偶尔的补充、质疑,台下这些“沉默的大多数”是否真的别无选择了?

就这样,一节课一节课地听,日积月累,无数次的迷茫和彷徨后,终于有一天,一个念头从脑海中闪过:如果将小组交流的时间拉长,给学生提供更清晰的任务支架、更可操作的目标指引,教会学生更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建构更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制度和文化,加强更及时的评价与反馈,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高品质的小组交流置换原本漫长的全班汇报环节?

如此,师父的质疑也得到了回应,而我在课堂观察中发现的种种问题似乎也找到了突破的线索。

当然,念头归念头,要想真正落地,背后的困难仍是千山万水。

比如,如果没有了全班汇报环节,万一小组交流中出了问题,如何补救?

比如,以前的小组交流通常三五分钟就完成了,现在,如果时间充分拉长,那么,学生还能实现有效的自我管理吗?还有话可说吗?

比如,离开了教师持续、有效的引导和支持,学生的小组交流真的能够实现预想的效果吗?学生仅凭自身的习惯和能力,真的能够实现自我学习,并且给予同伴必要的帮助吗?

比如,传统课堂中,即便教师在场时,仍有学生游离,如今,漫长的小组交流中,教师鞭长莫及、爱莫能助,学生如何能够不再游离,而“迷恋学习不能自拔”?

比如,如果学生不想说、说不清,怎么办?如果学生不想听、不会听,怎么办?如果学生不会对话,“鸡同鸭讲”,又怎么办?如果学生存在困惑,但却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向同伴寻求支持,怎么办?

比如,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或许不算太难,可是,思想和方法、能力和素养、情感和态度等重要的目标,真的能够在学生的小组交流中一一实现吗?如果不能,又该在怎样的场合下有效达成?

……

这一个个问题,清清楚楚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大家都能预想到,谁也无法回避。

好在,有一句话无数次地激励着我们:发现问题,才有前行的动力。是的,发现问题不可怕:只要直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便能一步步前行;只要方向大致正确,便没有什么问题会无解。

也因此,经过我的名师工作室团队的一次次沟通、碰撞、研讨和辨析,大家基本达成共识:这条路,值得试一试!

毕竟,愿景还是很诱人的:如果上述问题能够得到解决,那么,在课堂上,更多的学生将有机会在更长的时间里,在学习共同体内,和同伴一起展开更有挑战性和深度的学习(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建构式学习”);教师将有可能只需要教会学生在小组内展开有效学习(而把剩下的事交给学生自己),从而真正得到解放。

同时,由于学生有更长的时间与同伴相处,所以,他们不仅可以展开合作学习,而且可以开展社会交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

如何在“微型社会”中生活、学习?如何与具有不同经验世界、家庭背景、知识框架、认知方式、文化理解的同伴交往、合作?

如何在学习交往的过程中,既探索新知,又探索内心,并发现有意思、有趣味的问题,与同伴共享?如何准确、清晰、克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专注、谦逊、真诚地倾听同伴的想法——即便有些想法和自己的不一样甚至截然对立?如何与拥有相似或对立观点的同伴进行坦诚、积极、深入的对话?

如何把自己个人的成长与团队共同的发展建立内在关联?如何提升自身的领导力?

如何客观、真实地认识自我,并对自己抱有信心?如何为同伴的成功和成长喝彩,并以此激发自己成长的动力?如何在同伴遇到困难时,主动、真诚地给予帮助?

……

这一切的一切,往深处思考,关注的已然不再是一个人的知识学习,而更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是一个人是否可以成长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

著名教育专家李希贵曾说过:学校是一个让学生试错的地方,是一个让学生在正式步入社会之前,有可能在一个“微型社会”中先尝试一次的地方。

如此,我们每一节数学课中的每一次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学习,都将成为让学生成长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并通过自己的力量建设更加美好的公民社会的演练场、实践园。

如此,傳统意义上的数学学习,因为结构的调整和方式的创新,而有了更有价值的旨归。

只是,有了愿景,路又在何方?

好在,在一次次头脑风暴、一场场课堂观察、一趟趟思想实验、一轮轮观点交锋中,蓝图已经基本描绘出来,实践也在一点一点展开。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在春天种下种子,就会在秋天有所收获,并且,过了夏天,秋天总会到来。独家策划0【主持人语】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可以分为“实践的经验”和“思维的经验”,日常数学学习主要应该获得“思维的经验”。而数学思维活动经验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小学数学思维活动经验形成的案例研究”课题组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紧扣数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和数学教学的常见误区,提出数学教学中应该着重促进学生形成的三类数学思维活动经验,并且结合具体案例,提炼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期《独家策划》栏目的四篇文章,推介相关的研究成果。

——朱向明

猜你喜欢
汇报全班同伴
原因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凭什么第一是你的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落地
领导难找
全班发言最积极的两个人
好主意
关于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