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装备领域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分析

2020-07-28 04:44王楠
环球飞行 2020年6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装备航空

王楠

开展装备领域质量综合评价既迫切更必要

当前装备领域现有的质量评价工作,大多针对的是单一对象或单一过程的质量状况,缺乏反映整个装备领域的指标;而且指标在测量装备质量方面存在着“不管用”、“不顶用”的情况,往往与人们感知到的状况不一致。因此,开展装备领域的质量综合评价工作,无论是对于国家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还是宏观层面的航空装备领域质量评估、质量建设决策和资源配置,还是对企业层面的薄弱环节识别、质量管控能力提升,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具体来讲,其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贯彻落实有关政策规划的要求。

各级装备主管单位的相关政策规划中,都对开展质量形势分析和质量评价工作,建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完善的质量分析报告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加强质量管理顶层谋划,制定武器装备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组织装备质量宏观评估”等,开展装备领域质量综合评价,就是对这些要求的贯彻落实。

然而,当前在装备领域尚未有一套统一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质量分析上报的模板、流程、机制也未统一固化。不但质量评价指标有很大差异,而且统计对象、口径也并不一致。开展面向装备宏观领域、承制单位、型号产品的多层次的质量评价工作,对摆脱当前质量分析评价工作的混乱状况,推动落实国家各有关政策规划的要求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是掌握装备总体质量状况,提高管理决策科学性的需要。

装备研制与生产过程复杂,无论军方、装备主管部门,还是制造部门都迫切希望及时把握当前质量工作的现状与实际的产品质量水平,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当前质量评价准确度不够。如在航空领域,根据2006年至2013年的质量指标统计数据,航空装备在设计、制造阶段的大部分指标评价结果良好,均维持在极高水平。但是根据对部队反馈数据的分析,该评价结果与装备外场表现差异较大。可见,现行的质量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装备质量的现状。

二是当前质量问题分析不深入。例如,在对装备研制质量的评价中,主要依靠设计评审、工艺评审等控制节点的审查意见,当装备质量问题发生时,无法准确判断问题根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造成目前重复性质量问题频发的情况。

开展质量综合评价工作,就是针对装备质量问题分析不深入的现状,帮助装备主管部门找到装备建设中存在的重大、共性基础问题,明确改进方向重点,从而提升质量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三,是提高装备产品质量管控水平,实施质量改进的需要。

当前,尽管各装备主管部门、集团公司、承制单位都提出了质量评价的相关要求,大多制定了一些相关的质量状况评价方法,并在局部环节设有质量指标,但尚未形成科学、系统、针对性强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对自身质量工作效果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定性层次,一些质量改进工作的开展还主要依赖于模糊决策,质量规划与质量工作运行的实际效果之间还普遍存在着“两张皮”现象,质量评价对质量工作的监控、改进指导作用不明显,质量评价量化程度低,指标关联性和系统性不强,对质量状况的综合评价能力弱,因而降低了质量改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这种形势下,开展装备质量综合评价工作,针对产品质量形成中的薄弱环节,准确识别和设置质量控制点,对产品质量状态进行准确标定,并通过积累和应用相关的质量数据,能够把控装备质量形成过程,促进装备质量持续改进,对保证装备任务的按时、按质和按量完成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开展装备领域质量综合评价的初步构想

第一,要构建面向不同对象的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不同产品(卫星、飞机、装甲车等)、不同过程(设计、制造、采购、试验等)、不同单位(装备主管部门、装备承制单位等)、不同层次(产品级、企业级、行业级等)的对象,应根据其自身特点,分别建立科学、适用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初步建立航空装备质量综合评价理论模型框架,如图1所示。

基于上述理論模型框架,结合航空装备研制生产实践,可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不但要厘清微观质量与宏观质量之间、主观性评价与客观性评价之间、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之间、总体设计与分步实施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还需要做到以下七个方面的统筹兼顾:战略全面性与策略重点性兼顾、动态性与稳定性兼顾、科学性与实用性兼顾、结果性指标与措施性指标兼顾、判断功能与导向功能兼顾、技术复杂先进性与质量一致可靠性兼顾、继承性与创新性兼顾。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实用有效、完整协调的航空装备领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评价方法机制。

首先是要建立一套质量评价方法,具体应包含四方面内容:(1)数据收集方法,应主要考虑协调全面采集时效和抽样统计误差的问题;(2)数据的处理方法,应主要解决各级指标或其观测变量的不同量纲和数量级别差异、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标准化转换问题;(3)权重体系建立方法,应主要解决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利弊和适用性问题;(4)指数化测评方法,应主要解决单一指数与综合指数的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问题。

其次,要建立一套质量评价机制。装备领域质量评价工作要顺利开展,必须有一个完善的组织架构和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

装备领域质量评价工作涉及范围广、单位多,要保证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评价过程的公平公正,(1)需要选择一个能够有效组织协调的牵总单位和相对独立的实施单位,形成组织架构的基础,并进一步明确各相关单位的职责;(2)需要逐步建立与各相關单位相关部门之间常态化的数据交换获取机制,用文件或规章制度的形势固化下来,保证指标数据按时准确的收集;(3)需要建立装备质量分析评价工作的迭代改进机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提升改进;(4)还需要建立装备质量评价的分析发布机制,形成统一的质量分析评价报告模板,以及构建合理的质量状况分析上报及发布流程。

第三,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预测预警机制。在装备领域开展质量评价的核心意义,不仅在于能够客观表现装备当前的质量状况,还应该能够根据历史评价结果,揭示装备质量状况的发展趋势,对装备质量水平进行预测和预警。而预测预警模型方法是质量评价方法中最复杂的环节之一,涉及数理统计、数据挖掘、空间信息和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交叉。要在对当前众多预测预警模型(主要包括时间序列法、控制图法、马尔科夫链预测、回归预测模型、支持向量机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预测对象的不同类型(如宏观质量指数或单个型号的某个质量维度),选择不同的适合其特点的预测预警模型,并且进一步对预测值采用恰当的数理统计方法,确定出这些指标的预警临界值,从而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质量预测预警机制。

航空装备承制单位质量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思考

航空装备承制单位质量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是航空装备承制单位改进质量管理模式,提升航空装备最终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措施。必须建立一套设计恰当、操作性较强的质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找准当前质量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航空装备承制单位质量管理及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结合当前我国航空装备承制单位自身特点,本文初步构建了航空装备承制单位质量绩效综合评价指标的初步体系,如表2所示。在航空装备承制单位质量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构建航空装备承制单位质量绩效综合评价模型。限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再对于其中的具体内容详述,只强调该模型下包含的几个要点:(1)确定指标层的最优指标集;(2)构建灰关联综合评价矩阵;(3)基于信息熵和AHP方法的指标层各指标权重确定;(4)对准则层进行综合评价并构建准则层评价矩阵;(5)确定准则层权重系数并对目标层进行综合评价。

总之,在装备领域开展质量综合评价工作,是贯彻落实有关政策规划的要求、提高管理决策科学性和装备产品质量管控水平的必然要求,能够有效帮助航空装备承制单位改进质量管理模式,提高各单位质量管理水平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装备航空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港警新装备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7年总目次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航空漫画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