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活动:教育转型期学校生活的拓展

2020-07-28 08:59陈国安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

陈国安

摘要:在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教育目的和学校形态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学校活动也随之发生了变革。语言转换活动、科学技术操作活动、班级活动等成为学校活动的新内容,丰富了学校活动的类型;除师生之外的家长、校外课程承担者等参与学校活动,让学校活动对人的影响更加多元化;以教室为核心的学校活动空间不断拓展,实验室、艺体活动空间、模拟社会生活空间、网络空间等的建设,让学校活动的时空更加多层。

关键词:学校活动;活动类型;活动参与者;活动时空

中图分类号:G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6B-0017-04

新学校创办一个多世纪以来,封闭的教育系统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开放而逐渐打开。与传统学校相比,现代学校产生了五个方面具有标志性的变革:实行班级授课制;确立统一的学制;实施分科教学;开展自然科学教育;开展英语(外语)教育。这五项变革与教育目的根本性变化——从培养国家官吏转变为培养社会公民——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现代教育转型的基本内在动力。同时,这五个方面的变革推动学校生活的转型,学生和教师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师生的活动有了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变革。

学校活动审视是教育转型期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学校中活动类型、活动参与者、活动时空的变化是教育发生变化的重要表征,今天的学校活动一定在深刻地影响着未来社会的人类活动方式。

一、学校活动类型的多样化

传统教育的主要活动就是读书,直到现在我们还经常把“上学”说成“读书”。读书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教育就是敬读圣贤书,关心天下事,即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传统教育时代受教育者群体是很小的,读书活动成为一种高尚的社会活动。特别是在科举制背景下,读书几乎成为唯一的学校活动:教师带着学生读书,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书。因为没有固定学制,教师和学生读的书是一样的,他们也许会参加同一场考试,也许会同一榜考取;有时甚至会出现学生考取了,教师落榜了的情况。在阅读是主要的甚至儿乎是唯一的学校活动的传统教育时代,教师在知识的获取上跟学生比有绝对的优势。当然,这主要是指学生参加院试之前;学生到了要参加院试甚至乡试时,和教师之间在知识量上几乎没有差距了,因为大家都在读差不多的那几部书。

传统社会中读书是一种高尚而高雅的活动,是社会文化延续的主要支撑,学校自然也就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机构和政府衙门了。当然,传统教育中也有与这种高尚的读书活动相对应的生活演练,即洒扫进退应对之礼的教授,但在传统教育中这类活动极少,只存在于“人师”的教育语境中,绝大多数教育活动仍是“经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读书。

中国的现代教育是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特殊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于是外语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受到高度重视。这两类教育都是原来的读书活动所无法实现的。就外语教育而言,外语不仅要能读得懂,还要能口头交流,而且要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交流。因此,真实语境的语言练习成为很重要的一种学校活动了。由于当时的外语教育主要由外教承担,所以言语训练成为比读书更加重要的一种学校活动。同时,外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阅读外文文献,所以翻译练习活动便成为读书活动的一种延展——阅读不再仅是一种内在体验,而更加需要语言的转换。由此,口语练习和翻译练习成为新的学校活动类型。

更加被现代教育关注的技术操作活动成为另一类崭新的学校活动。譬如,在船政学堂,造船术书籍的阅读不是目的,造船术书籍的翻译也不是目的,培养会造船的人才是目的。于是,除了图纸的绘制等之外,与造船相关的冶炼、焊接等技术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技术操作活动的出现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当然,技术操作活动需要自然科学的支撑,由此,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实验活动成为学校活动的新类型。技术操作活动在传统教育中也有,如工匠培养的师徒相传,但不是传统教育的主流,更不是传统学校教育的内容;自然科学实验活动则不同,它的出现真正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区分开了。在学校这一特定空间里,以实际操作来验证书本的活动,给学生带来的教育影响是本质性的。传统教育着重“动脑”,一切的知识检验都以动脑的结果来显现的,动手最多只是体现在写字这一方面。而实验活动的出现,把动脑与动手结合起来了:一则用学习的动脑来强化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则以在实验中的动手来催化知识学习的动脑。随着自然科学知识成为课程内容,计算练习等学习活动慢慢扩展,现在甚至文科教学中除阅读活动之外,练习也成为极为重要的学习活动了。这也是现代教育学校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班级授课制也带来了新的学校活动。传统教育中学生的活动是相对独立的,虽然也有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但更多的还是倡导“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虽然也有同学之间的切磋琢磨,但学生更多的还是一个人读书、生活。班级授课制出现之后,班级活动成为学校活动中的重要形态。班级活动不同于读书、外语口语训练和翻译、实验活动、学科作业练习活动,其更多指向学生道德品德的养成和集体精神的培育。班级活动作为一种集体活动,不仅是一种知识学习的合作,也是一种生活模拟的合作,同时还是一种社会模拟的合作。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只有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中,在班级活动、学校活动的开展中才能实现。而班级活动成为学校活动的重要类型之后,学校活动的主体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二、学校活动参与者的多元化

传统教育的活动主体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学科是不同的。传统的文科教学,尤其是经史文学的教学,在学生应童子试之前,教师的教授是主要的,学生一般只需要识记,教师是活动的主体,学生基本是被动地接受。童子试之后,考试内容不再是客观的知识了,而是在客观性的基础上有了主观性。譬如诗歌考试,有客观的韵和律的要求,但立意、结构、遣词造句则是主观的。因此,这时候的教学,教師和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了,并且这两个主体都有自身的主体性的体现,同时还互相激发,这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教学相长”。

传统的教学活动看上去更加注重教师的主体性的发挥,然而,科举考试又必然要检测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程度。因此,我们仅用主体性去讨论学校活动似乎很难说清楚问题。同时,我们若认同“主体性,这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那么,学校活动参与者的视角应该能让我们更好地思考学校活动中“人”的“全面发展”。

从学校活动参与者的角度来看,传统教育往往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就是说,学校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学生。关注学校活动的另一参与者一教师,即“发现教师”,则是要到近代教育才开始。“近代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化教育,其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为班级授课制,教学活动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势所必然。”“教育重心由学向教的转移,决定了教育机构名称由学到校的转变。"【2】

传统教育中学习方法备受关注,读书法每个时代都有人总结,但很少有人总结教授法。因此学校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附属于学生的活动。到了近代教育转型期,学校教育既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也受到西方教育和日本教育的影响。陶行知改“教授法”为“教学法”引,就是从关注教或关注学,转向同时关注教与学,将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学校活动的参与者同等对待了。随着考试方式和内容的逐渐规范化,教师活动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不断被强化,教师不仅是施教者,还是成绩的评定者,逐渐成为学校活动的主宰者了。

新时期以来,教师作为学校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身份在教师评价中被进一步强化。公开课,大家一般只关注教师的课堂活动,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很少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职称评聘和荣誉评定中,学生活动成果也只是一个次要的方面,更多的是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在接受评价。于是,学校活动的两个主要参与者各自形成了一个自我完足的评价系统,教与学成为两种相互关联的却又各自独立、自足的活动,教师和学生成为学校活动相对独立的参与者。

21世纪初肇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学校活动越来越丰富,学校活动参与者也日渐多元化。首先进入学校活动的校外参与者是学生家长,家校教育融合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于是,学校活动逐渐向学生家长开放,这在20世纪是很少的。20世纪学校活动中学生家长能参与的往往只有家长会,毕业典礼也很少有学生家长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很多学校越来越重视家长学校建设,学生家长也成为受教育者。当然,很多时候,学生家长也以教育者的身份参与学校活动。继“发现教师”之后,学生家长的发现使现代学校活动的参与者更加多元,家长和教师一起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

21世纪以来,随着课程研发的不断深人,学校之外的课程承担者成为学校活动的另一类参与者。这一类学校活动参与者的出现,使得学校的“围墙”被打破了,教育的空间被拓展了。社会上各行各业的精英在学校中开设时段不同、时长不一的课程,或者直接将学生引入他们的工作空间以实施课程,如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直接把他们的工作室作为教室。这些课程承担者将劳动生活实践引入学校,打破了学校原有的由知识学习、作业练习和实验训练等构成的封闭的活动语境。

随着学校活动参与者的不断多元化,学校活动的时空也在逐渐多层化。

三、学校活动时空的多层化

在现代教育转型过程中,学校活动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参与者越来越多元,时空也就随之而不断拓展,越来越多层。

传统教育的学校活动空间是平面的,时间是随意的。在一间学堂里,一位教师,一些学生,有时甚至只有一个学生,没有固定时长和时段地读书讨论。传统学校活动的空间是相对固化的,读万卷书的地方是学堂(行万里路不算是严格意义的教育,而是一种社会阅历)。教学时间非常随意,请到教师就开课,没有教师就自学,私塾家塾大略如此。公办的县学府学的教学时间相对要固定些,但也不很严格。

学校管理中的“现代性”的一个方面就是:学校管理中,在人的管理这一核心之外,学校活动的时空管理成为重要方面,时间的切割和空间的分割是学校中师生活动的重要变量。在现代学校,一年中什么时间开展学校活动,一天中学校活动的时间如何分配,都相对固定。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配置中,学校活动空间被拓展了。首先是因为实验活动被纳入学校活动,实验室空间诞生了。

实验室是中国现代教育学校活动的新空间,它一头连着生活世界,另一头连着科学世界。实验室连接科学世界无须赘言,说实验室一头连着生活世界,指的是实验室培养了学生生活所需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譬如,化学教师强调试剂瓶打开时瓶盖一定要反放,让瓶盖上部接触桌面。经过这样实验训练的人,生活中水瓶的塞子打开往往也是反放的,茶杯盖子拿下来也不会直接正放在桌子上。这就是从实验室空间里培养起来的生活中的科学精神,虽是细节,但很重要。实验室空间建构是现代工业文明产生之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不仅仅需要人文精神,也需要科学精神,而且都应该结合生活的实际问题,且指导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可见,“教育的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和征候,要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入手来说明教育的转型”叫。实验室正是在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学校活动的新空间。

操场、体育馆、剧场、舞蹈房等艺体活动空间也是现代教育的新空间。在现代教育中,艺术、体育课程更多时候指向的不是学生的个体,而是指向学生群体和团队;相应地,艺体活动空间不仅要培养学生个体的艺体特长,更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精神和能力,为他们将来迈入社会与人相处、合作提供演练机会。

学校活动总是在不断接近社会生活,但无法也不应与社会生活完全一样。杜威认为: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是社会生活的重复或再现。能把学校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相区别的,正是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这一基本职能5。因此在学校中,学生活动的很多空间是经过改造的模拟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场景的空间,.甚至有自然的模拟空间。比如:幼儿园孩子在教室里进行医生、病人的角色扮演,小学生在教室里模拟家庭成员相处,初中生在学校的特定区域模拟城市管理,高中生在报告厅模拟联合国实务活动,等等。这样的空间拓展既有客观性的设定,也有虚拟性的模仿,这是现代教育在空间拓展上的新层次。苏州大学实验学校正在选择校园的一个角落建一所“森林学校”,学校研发的自然课程就准备以“森林学校”为实施空间。孩子在“森林学校”中,可以看到鸟儿在孵蛋,能够在大树下用各种规格的锯子把树木锯成大小不等的木块,能够用砖头砌出一个水池来……这个空间是虚拟的,又是客观真实的。

当然,在空间上更为虚拟的拓展就是网络空间的建设了。在网络空间中,不同国度、不同城市、不同学校的学生同上一节课,一起讨论,一起练习,一起接受评价,学校活动的三维空间被彻底打破了。这样的时空拓展,将是未来学校活动样态的新命题。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让线,上教学一度成为学校活动的常态,在某种意义上将未来学校的活动类型和时空管理提前拿来预演了。

参考文献:

[1]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84.

[2]章小谦.传统文化对新式教育机构合法性的认同:浅析民国元年为什么要改学堂为学校【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00.

[3]章小谦,李屏.改“教授法”为“教学法”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87-95.

[4]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

[5]吳志宏.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5.

责任编辑:杨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