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倩 沙静涛
(陕西中医药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46)
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直肠周围间隙的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常突然发病,以肛周局部突发红肿、疼痛的包块为主要特征,甚者可出现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1]。手术是临床治疗肛周脓肿的首选方法,通过彻底清创引流及正确处理原发感染内口可达到根治的目的。但因手术本身属于一种创伤性操作,术后巨噬细胞系统激活,促炎因子释放增多,可引发应激性炎性反应,但如果炎性反应时间过长或范围过大,组织的损伤程度将会加重,引起创面分泌物增多,创面水肿,最终影响伤口愈合[2]。
因此,如何减轻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减少创面分泌物,加快创面愈合,是临床医师仍需解决的问题。2018-09—2019-04,我们在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消肿促愈汤溻渍治疗肛周脓肿术后30例,并与术后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溻渍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肛肠科肛周脓肿术后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21~57岁,平均(35.14±9.30)岁;病程3~21 d,平均(9.46±3.71)d。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8~55岁,平均(37.04±9.46)岁;病程2~17 d,平均(10.16±5.72)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肛周脓肿的诊断标准[3]。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肛周脓肿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肛门功能及形态正常,既往无肛瘘及肛周脓肿手术史;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因外伤引起的肛周脓肿者;合并有直肠黏膜内脱垂、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肛周皮肤病、克罗恩病等疾病者;患有严重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内分泌紊乱疾病者;既往有中药过敏史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术后常规治疗 2组术后均嘱患者去枕平卧6 h,6 h内禁食禁水,6 h后流质饮食,2 d后恢复正常饮食,并给予抗炎、止血、止痛、润肠通便、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术后第2 d开始专科换药,首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过氧化氢冲洗肛周坏死、液化的组织,然后安尔碘棉球消毒创面后纱布包扎,每日1次,患者便后可加换1次。
1.3.2 治疗组 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肿促愈汤溻渍治疗。药物组成:马齿苋30 g,侧柏叶15 g,苍术15 g,防风15 g,枳壳15 g,土茯苓30 g,黄柏20 g,蒲公英30 g,白及15 g,地榆15 g。日1剂,水煎取汁500 mL,分成2袋装。溻渍方法:每日14∶00进行,取1袋药液放入盆中,兑入40 ℃左右温开水,取医用消毒纱布置于一次性消毒碗盘中,将纱布用加热好的中药药液完全浸湿,患者采用侧卧位双腿屈曲,使肛周伤口充分暴露,然后将带有药液的纱布敷于创面,术后第2 d开始,每日1次,每次20~30 min,期间可再次蘸取药液或更换纱布,治疗完毕后另取纱布包扎。
1.3.3 对照组 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溻渍治疗。从术后第2 d开始,溻渍时间及方法均同治疗组。
1.3.4 疗程 2组均治疗3周。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2组伤口创面愈合情况,治疗3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术前及治疗3、7 d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检测,试剂盒由江苏酶免实业有限公司提供。比较2组治疗7 d时伤口创面分泌物情况,自拟分级标准:无,创面无分泌物,敷料无浸湿;少量,创面有少量分泌物,敷料浸湿面积<1/3;中量,创面分泌物适中,敷料浸湿面积>1/3,<2/3;大量,创面分泌物较多,敷料浸湿面积>2/3。比较2组创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从术后第1 d起至创面完全上皮化。
1.5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创面完全愈合;显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创面愈合面积≥75%;好转: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创面愈合面积25%~75%;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创面愈合面积小于25%[3]。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
2.2 2组术前及治疗3、7 d后血清hs-CRP及IL-6水平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术前及治疗3、7 d后血清hs-CRP及IL-6水平变化比较
由表2可见,2组治疗3、7 d后血清hs-CRP及IL-6水平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降低。治疗组治疗7 d血清hs-CRP及IL-6水平与对照组治疗7 d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但2组治疗3 d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治疗7 d后创面分泌物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7 d后创面分泌物比较 例
表3数据经秩和检验可见,2组治疗7 d后创面分泌物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分泌物少于对照组。
2.4 2组创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比较 治疗组创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23.88±5.51)d,对照组所需时间(29.37±9.93)d,治疗组疮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肛周脓肿是肛周化脓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其发病原因主要有肛门隐窝腺感染学说,认为绝大多数非特异性的肛周脓肿都是由肛腺感染和肛腺导管堵塞引发的,大多发生在肛门腺所在的括约肌间隙后部,抽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发现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其常见致病菌[4-5]。肛周脓肿一般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脓肿可沿着肌间隙蔓延至全身,发展为坏死性筋膜炎或脓毒血症等,引起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脓肿一旦形成当首选手术治疗[6]。肛周脓肿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及时切开排脓,引流通畅彻底,防止感染扩散,正确处理原发感染的肛腺(即感染内口),尽量避免二次手术[7]。但在实际操作中常需要面对2种难题,一是若切口做小,术后常达不到引流通畅彻底,出现假性愈合或者桥型愈合,导致二次感染而复发;二是若切口做大,手术所诱发的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明显,使得愈合时间延长,创面愈合时间一旦延长则发生愈合不良的风险也随之增高[8]。创面愈合是局部组织通过再生、修复、重建进行修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炎性反应存在于整个创面愈合过程,炎性反应过强会对创面愈合产生影响,因此如何在引流通畅彻底的情况下,减轻术后炎性反应,促进伤口创面愈合,一直都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9-10]。血清hs-CRP及IL-6都是早期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hs-CRP是全身性炎性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当机体有炎症发生时其水平可明显升高[11]。IL-6能够刺激参与炎性反应细胞的增殖、分化,加速细胞急性期蛋白合成,并提高其功能,IL-6水平升高往往反映机体出现感染、创伤等应激反应,因其敏感性高,还可作为早期诊断脓毒血症及判断愈后的指标[12]。
肛周脓肿属中医学肛痈、盘肛痈、坐马痈范畴,对其病因病机,清·余景和的《外证医案汇编·肛痈》有言:“肛痈者,即脏毒之类也,始起则为肛痈,溃后为痔漏。病名虽异,总不外乎醉饱入房,膏粱厚味,炙煿热毒,负重奔走,劳碌不停,妇人生产努力,以上皆能气陷阻滞,湿热瘀毒下注,致生肛痈。”认为本病多因过食辛辣厚腻之物,湿热毒邪内生,下注肛门所致。清·陈士铎《洞天奥旨·疮疡刀针论》言:“不意仍复因循,八九日,遂成高突之势,疼痛作脓,不得不用刀针,去其脓而泻其火,败其毒而全其肉也。”可见古代医家也提倡手术治疗肛周脓肿。但术后机体仍滞留有产生疾病的致病因素,加之伤口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湿、热、毒、瘀也是导致术后创面延迟愈合的重要病理因素[13]。因此治疗应以清热燥湿、解毒化瘀、敛疮生肌为原则。我们所用消肿促愈汤中马齿苋、黄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土茯苓解毒除湿;侧柏叶消肿散瘀,凉血止血;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苍术健脾燥湿;防风祛风除湿;枳壳行气止痛;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同时采用溻渍方法治疗,一方面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伤口创面,经过皮肤黏膜吸收,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疗效;另一方面,还可借助药液的温热效应,改善局部的气血运行,促进药物的吸收,并起到活血化瘀消肿的功效[14-15]。清·吴谦《医宗金鉴》有言:“再以软帛叠七、八重,蘸汤勿令大干,覆于疮上,两手轻按片时,帛温再换,如此再按四、五次,可以洗通血气,解毒止痛去瘀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马齿苋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有明显提升作用,可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加强免疫力[16];黄柏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可显著降低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小鼠的死亡率,抑制炎性反应[17];侧柏叶醇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有关[18];蒲公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3周后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血清hs-CRP及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创面分泌物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创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消肿促愈汤溻渍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可有效降低血清hs-CRP及IL-6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减少创面分泌物,缩短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