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信念模式在肺癌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7-28 08:10陈春霞张亚楠焦雅雯马雪萍
癌症进展 2020年12期
关键词:总分信念肺癌

陈春霞,张亚楠,焦雅雯,马雪萍

1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科,河南 洛阳 471002

2河南省省立医院肿瘤科,郑州 450000

肺癌是中国目前发病率、病死率增长幅度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其高发人群主要包括吸烟、慢性肺疾病、接受过量放射等的患者,从而好发于中老年男性[1]。心力衰竭作为中老年人群常见疾病之一,是由心脏病、心肌梗死、炎症、血流动力学负荷过度导致的心肌损伤,也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及花费高等特点[2]。随着年龄增加,中老年人群身体机能逐渐衰退,部分患者因自身心脏功能不佳,肺癌期间易诱发心力衰竭,抗肿瘤治疗也会影响心脏节律和功能负荷,诱发心力衰竭相关症状,而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离院后往往因自我护理不佳,病情易反复发作,严重者需再次住院治疗。因此,寻找一种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尤为重要。健康信念模式是近年兴起的一项新的健康教育模式,是从理论上用社会心理方案解释健康相关行为,通过健康教育中的信念变化,帮助患者改变不良行为方式,使被教育者自愿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3]。多项研究显示[4-5],健康信念模式对改善各种长期或短期健康行为问题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多样化的知识宣教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及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个体健康信念,从而达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因此,本研究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肺癌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6]中关于非小细胞癌的诊断标准,且经病理学检查确诊;②均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7]中关于心力衰竭诊断标准;③年龄18~75岁;④意识清楚,无视听、认知功能障碍,可准确理解量表内容,且可表达自我诉求。排除标准:①已出现脑转移,影响全身机能;②临床病历资料不全,无法获得研究所需资料;③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造血及凝血系统障碍、精神障碍等。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80例肺癌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将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实施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为(60.32±5.74)岁;肺癌病理类型:腺癌15例,鳞状细胞癌25例;心功能分级:Ⅱ级17例,Ⅲ级15例,Ⅳ级8例;合并症:糖尿病12例,高血压15例,高血脂症9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为(61.07±5.62)岁;肺癌病理类型:腺癌13例,鳞状细胞癌27例;心功能分级:Ⅱ级16例,Ⅲ级18例,Ⅳ级6例;合并症:糖尿病10例,高血压17例,高血脂症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并肺癌病理类型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患者入院后进行集体健康教育,部分活动不便患者可实施床旁一对一宣教,具体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知识、不良情绪心理干预、合理运动、饮食指导等;出院前指导利尿药用法,告知持续服药重要性;随访时间为每月最后1个周末,评估患者基本状况并为患者答疑。

观察组患者实施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成员组建,由重症科10名护士组成健康教育小组,所有护理人员均具备肺癌及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护理经验,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且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资格;小组成员每两周组织1次例会,相互沟通、分享经验,以确保护理工作顺利展开。②入院第1周,普及疾病知识,患者入院后首先评估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确其日常健康行为中薄弱环节,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告知患者不良行为对疾病后续恢复的不利影响。向患者讲解肺癌合并心力衰竭发生的原因,提供疾病相关知识手册,并鼓励患者积极向医护人员提问;告知患者现阶段存在不良行为与疾病间存在的关系,使其意识到自身行为的薄弱环节。③第2~5周,明确健康行为益处,待患者意识到疾病严重性后,邀请患者回顾之前生活,探寻其将不良行为转变为健康行为后身体素质的差异,向其讲解行为改变的积极影响;通过多媒体对患者进行集中指导,向其讲解健康行为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发展;可通过邀请之前参与研究的患者介绍不良行为转变至健康行为后的好处,使其切身感受实施健康行为的收益远大于现阶段的付出;归纳总结在日常生活中因主观或客观因素导致无法顺利实施的健康行为,并根据患者情况帮助盖着。④第6~9周,引导其纠正不良行为,患者逐步过渡为自愿实施健康行为后,帮助患者明确自身能力、建立自我奖惩机制,鼓励患者自行购买合理运动相关物品,将运动计划摆在显眼处自我监督;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由患者家属、朋友等监督鼓励患者按自拟计划执行健康行为。⑤持续监督健康行为(患者出院后随访3月),出院后告知患者每月最后1个周末门诊随访,随访前1天提醒患者按时来院复查,随访期间采用持续监督模式检查其自我健康行为的执行情况,要求患者将需配合的健康行为以表格形式进行记录,方便研究人员对其情况进行统计,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相关情况;问询患者自护过程中容易忽略或可能出错的健康行为实施情况,并对其自护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惑,根据健康行为的中薄弱环节,给予对应改善方案,强化健康行为维持的重要性。

两组患者均实施为期9周的干预,并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随访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自我负担感受、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①采用自我行为管理量表[8]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伙伴关系、执行自我、问题解决、情绪处理,采用1~4级评分法,评分越高自我行为管理越好。②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 for cancer patients,SPBS-CP)[9]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负担感受,包括3个维度,分别为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采用1~5级评分法,评分越高自我感受负担越重。③采用癌症疲乏自评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10]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该量表包括3个维度,分别为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采用0~4级评分法,评分越高,表示癌因性疲乏程度越高。④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scale-30,EORTC QLQ-C30)[11]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分别为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采用0~3级评分法,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我行为管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行为管理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行为管理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伙伴关系、执行自我、问题解决、情绪处理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2.2 自我负担感受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PBS-CP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PBS-CP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行为管理量表评分的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行为管理量表评分的比较(±s)

注:a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维度伙伴关系执行自我问题解决情绪处理总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8.52±2.26 15.32±3.68a b 13.27±3.16 24.74±2.86a b 9.89±2.11 19.58±2.97a b 5.33±1.25 15.36±2.25a b 37.25±5.23 75.82±5.51a b 8.70±2.30 11.59±2.89a 13.49±3.28 18.86±3.59a 9.42±2.35 13.74±3.62a 5.76±1.38 8.52±2.01a 37.84±5.06 54.46±5.33a时间观察组(n=40)对照组(n=40)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PBS-CP量表评分的比较(±s)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PBS-CP量表评分的比较(±s)

注:a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维度身体负担17.32±2.56 10.81±1.75a b 18.21±2.25 10.28±1.52a b 6.71±1.06 2.15±0.41a b 42.54±3.86 23.35±2.33a b情感负担经济负担总分17.05±2.38 15.44±1.62a 18.06±2.39 15.69±1.71a 6.35±0.98 4.23±0.65a 41.65±3.74 35.24±2.89a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时间

2.3 癌因性疲乏程度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CF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F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CFS量表评分的比较(±s)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CFS量表评分的比较(±s)

注:a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对照组(n=40)13.72±2.36 12.54±2.81a 9.28±2.64 8.20±1.92a 9.15±2.33 8.54±1.86a 32.35±4.77 29.76±3.15a情感疲乏认知疲乏躯体疲乏总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13.84±2.21 10.56±2.33a b 9.54±2.26 7.32±1.54a b 9.35±2.54 7.27±1.42a b 32.87±4.69 25.18±3.07a b维度 时间观察组(n=40)

2.4 生活质量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 讨论

肺癌是一种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好发于免疫力低下的中老年人群,而中老年人群因机体功能逐渐衰退,自身合并症相对较多。肺癌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相对较常见,相关研究证实,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有效延缓心力衰竭进展,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2-13]。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评分的比较(±s)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评分的比较(±s)

注:a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

目前,临床多采用健康教育模式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其通过向患者传播疾病相关知识,使其了解自身健康状态,认识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危害等;同时,向患者普及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但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相对单一,临床实施效果不佳。随着健康教育策略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发现,人类健康行为与健康信念间存在一定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健康信念模式这一概念,该模式主要通过预测患者的预防性健康行为并对其实施健康教育[14-15]。健康信念模式全方位、多角度使患者相信改善不良行为的益处更大,帮助其努力调动自身积极性,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选择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方式,进而达到促进健康目的[17-16]。

本研究对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肺癌合并心理衰竭患者不健康行为进行调查统计,发现本院患者典型的不良行为主要包括不配合治疗;未严格遵医用药,易根据自我认知随意增减、撤换药物;未按要求来院复查;无规律生活,部分患者仍在进行重体力劳动;饮食不节制、烟酒不忌;未按要求控制饮水量等,上述多种不良行为均会导致患者病情反复,部分患者再次住院治疗。根据上述不良行为对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肺癌合并心理衰竭患者实施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健康信念模式的干预措施能有效提升患者肺癌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减轻其自我负担感受,这可能是因健康信念能帮助患者更加深刻的认识不良行为对疾病造成的严重影响,使其更加重视并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管理;健康信念还可帮助患者积极的面对疾病,减轻肿瘤患者的不良情绪,对缓解自我负担感具有积极影响[18-19]。本研究还比较了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显示,实施健康信念模式后患者CF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降低,而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上升,与陈清香和陈水兰[20]的研究结果相类似,表明采用合理有效的健康干预模式有利于肺癌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健康信念模式能帮助患者更清楚的意识到不良行为对身心造成的危害,通过主观判断从而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再通过清晰的认知维持健康行为持久稳定的实施,进而提升其日常生活质量[21-22]。

综上所述,健康信念模式可提高肺癌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认知水平,有效维持其健康行为,通过改善自我行为管理,减轻自我负担感受和癌因性疲乏程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总分信念肺癌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为了信念
CXCL-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发光的信念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围墙的信念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