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宁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人类发展与历史经验积累具有深远影响,故而在其中应用文化圈理论实现抢救维护很有必要。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文化圈理论的内涵及其发展,并通过实现文化精准分类、设置职能管理机构、创新遗产保护思路、打造遗产文化空间等要点,以此彰显出文化圈理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圈理论;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5-0034-02
0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当前文化领域的重要工作内容,既要汲取先进的遗产保护与抢救经验,又应依据本国国情制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案,以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出真正的文化引导作用。文化圈理论是在1940年左右才有了广泛发展,因其具有显著优势,故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积极予以推广。
1 文化圈理论的内涵及其发展
1.1内涵
文化圈理论属于文化人类学范畴,它与宗教信仰、社会经济等活动群体具有相似的文化特征,通常情况下,文化群体为了保持独立性特色,往往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进而有效抵抗外来文化的侵袭。在文化圈理论基础上,能够展现出文化分布的区域特征。按照文化圈理论内容可将文化划分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两部分。其中非物质文化还包含伦理道德、生活习俗等精神力量。
在进行文化圈定位时需要参照一定的质量评定依据、数量标准对文化群体中的关联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能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而从文化圈理论应用方法上,所依靠的标准应作为地区文化发展的首要条件。比如数量标准是指各个地区类似文化的集合,而非单纯性叠加。在确定文化圈的过程中需对文化成分进行细致分析,并预测潜在文化移动方向。
另外,针对不同区域内的文化成分,既要掌握地理分布特点、具备民族群体基本文化,又要拥有相对独立的文化丛,这样才能体现出它真正的影响力。同时,民族文化在遭受外来文化干扰时会存在文化圈文化成分分散风险。因此,文化圈的数量及质量评定标准常作为非物质文化检测依据。文化圈理论还可分为融合度高文化圈、融合度低文化圈、独立文化圈、综合文化圈等类型,因其具有持久性、自足性等特征,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有着重要作用。
1.2发展
文化圈理论最早是由拉采尔提出的概念,它在《人类地理学》著作中对人类文化地理分布展开了深度讨论,并认为文化具有外延性特征。之所以会得出此种观点:一是参照了地理方法对文化分布位置进行追踪;二是结合相似的民族文化及历史事件,将某个为地区存在的普遍现象定名为文化圈,从而实现文化圈理论的补充说明。在拉采尔看来,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相似性既存在于单个文化形态中,又可发现于多个文化圈中。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文化圈现象也更加明显,包括宗教信仰的大范围推广及婚葬习俗的传播、神话故事的延展等,这些具有一定关联的文化要素组合成文化圈。其中重要的衡量标准即为数量标准或质量依据,在多个地区中社会背景可能存在差异,但文化底蕴却有相似之处,这也促使文化圈理论实现了再发展[1]。
2 文化圈理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要点
2.1实现文化精准分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用文化圈理论可实现文化要素的精准分类,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保护措施。
以丝绸之路甘肃段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在文化圈理论的支持下,可将该地区文化圈进行细致化划分。比如在游牧族文化圈中,包括藏族文化圈、蒙古族文化圈等,又因其都具有马文化特色,由此又可归到骑射文化类别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明演进与文化多样性发展与研究均有较为显著的现实意义。因此,基于文化圈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可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起到积极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精准分类时,还能帮助人们加深对文化保护事项的理解,使其产生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进而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
在丝绸之路甘肃段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在文化圈理论的指引下,将其按照历史背景、地域特色、文化基础细分为12个种类,包括民俗风情类、舞蹈类、竞技类、岩画壁画类等,而整体文化圈大体上有农耕文化圈、畜牧业文化圈两大部分。当每个文化元素更加细致时,可在后期文化保护方面找到最佳手段,以免发生错漏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破坏。虽然此种应用手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些许缺陷。好比在区域范围内出现文化转移、民族迁徙等事件,或在战争侵扰下出现文化交融现象,这些都会导致原有文化圈转化为综合文化圈。因此,应考虑到外界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不良影响,防止文化圈文化成分有所偏差[2]。
2.2设置职能管理机构
为了确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应在文化圈理论的协助下设置专门的职能管理机构,使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体现出较强的职能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全世界的财富,它能促使人类拥有更光明的发展前景。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了诠释。而我国为了保护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出台了《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并先后设立了省级、市级、县级职能管理组织,使其对我国传统工艺、节庆活动、曲艺舞蹈等文化进行特殊保护。以往人们较为关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今随着文化圈理论的深化,非物質文化遗产保护也成为了当前文化发展的核心事项。同时,在设置职能管理机构时还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积极与其它关联部门保持紧密联系。比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同体育主管机构相互合作,而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在医院、药监局、质检单位的配合下增强保护工作的有效性,由此扩大文化圈影响力。
2.3创新遗产保护思路
遗产保护需要经过大量排查遴选工作,非遗文化的保护需要建立宏观意识,制作全国遗产分布图,逐步展开排查,以达到全面保护的目的。如彝族火把节文化,作为彝族最盛大的节日,跨越云南、贵州、四川三个省份,还有佤族、白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过同一个节日。对于少数民族共有的文化空间,也应根据文化圈理论,采取保护措施。在文化圈理论基础上,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遗产保护思路进行创新,逐渐开发出具有遗产文化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群众精神需要。需要积极借鉴国内外非遗保护经验,积极创新,发展文化经济。如河南省根据清明上河图创新保护思路,建设以宋朝为背景的实景公园,公园内设置女子斗鸡、高跷、蹴鞠等文化活动项目[3]。将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市井生活搬运到现实生活中,形成了文化活动。不仅再现了名画风貌,更实现了对非遗产品的创新性保护,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非遗保护思路的创新,达到理想的保护效果。同时能够丰富文化业态,创新文化经济,让非遗保护得到持续发展。
2.4打造遗产文化空间
根据文化圈理论,建设遗产文化空间具有突出优势,能够聚集非遗资源,集中社会力量实践保护措施,最大程度上达到保护效果。目前我国已经批准了21个文化生态保护空间,探索各个省市非遗资源,结合当地文化圈特点,建立特色遗产文化空间,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对非遗资源展开重点保护。如兰州市以黄河文化作为文化圈,建设非遗文化生态保护空间,以丝路文化为文化圈建设河西走廊非遗文化保护空间。遗产文化空间的建设,不仅是对非遗资源的保护,更有助于传承发扬非遗文化,推动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如青海省著名的热贡文化空间,在回族、撒拉族、藏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中形成文化圈,构成了热贡艺术文化空间。在该区域范围内,每年举行“六月歌会”,各个民族的人们举办艺术表演活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通过构建文化空间,能够将我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长远流传下去,对传统文化发展有深远意义。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用文化圈理论,不但有助于弘扬我国优良传统,而且还能实现文化经济的创新发展,故而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为了达到最佳保护效果,应借助文化圈理论从精准分类、管理机构、保护思路、文化空间等方面着手,促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得到妥善保护。
参考文献
[1]张国廷.声像档案视域下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档案管理,2020(3):80-81.
[2]刘安娜.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播方式研究——以剪纸艺术为例[J].福建茶叶,2020,42(4):360-361.
[3]孟峰年,李颖侠.文化圈理论视角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于对丝绸之路甘肃段沿线的考察[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8):128-132.
(责编: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