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之要义

2020-07-27 15:42刘辉张洪涛
商业文化 2020年15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出口汽车

刘辉 张洪涛

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2019年9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是支撑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产品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对确立和巩固我国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做出积极贡献。当前我国汽车整车出口数量达到百万量级,企业、产品和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贸易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与产业自身实力、高质量发展要求存在差距。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汽车贸易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增强、外商投资进一步扩大、“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我国汽车贸易的巨大潜力有望加快释放,在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将发挥更加突出的示范引领作用。

汽车产业在我国经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也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对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增加就业和促进消费升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汽车产品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升,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对确定和巩固我国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汽车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带动就业面广、规模效益明显等特点,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以來,我国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2009年以来,我国汽车销量已经连续十年保持全球第一,近几年(2016—2019)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比例接近30%。

汽车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消费品,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汽车商品零售总额3.89万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达到 10.2%。此外,汽车产业还在拉动投资、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我国汽车相关产业税收占全国税收比重、 从业人员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比重均连续多年超过10%;全国与汽车相关产业的就业人数,已经超过社会就业总人数的1/6,且汽车制造业每增加1名就业人员可带动10名相关人员就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5万亿元,利润总额609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万亿元,占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4%。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汽车产品进出口快速发展,已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增长、平衡对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等的重要动力。根据海关数据,2018年,我国汽车产品1出口金额880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占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比例略有提升,达到3.5%,其中整车出口金额151亿美元,同比增长11.0%,对加快改善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做出重要贡献。同时,我国积极主动扩大进口,改善进口结构,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较快。根据海关数据,2018年,我国汽车产品进口金额930亿美元,同比增长4.0%。 其中整车进口金额510亿美元,同比增长0.1%,零部件进口金额420亿美元,同比增长9.4%。

汽车贸易有力推进全球化发展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支柱产业,并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全球汽车产业保持增长态势,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纵观全球,一个国家汽车产业的国际地位基本可以代表这个国家制造业在国际上的总体地位,汽车制造业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1920年代美国经济的兴起,1950年代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经济的起飞,196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无不以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前导。根据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统计,2018年欧盟汽车工业就业人数占制造业就业总人数的6.1%,汽车工业及相关产业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比超过7%。同时,汽车产业关联度高,还可以带动上下游及周边产品消费需求的增加。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发达国家经验显示,汽车工业每增值1元,会给上游产业带来0.65元的增值,给下游产业带来2.63元的增值。

汽车工业也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是全球出口金额最大的单一制造业。作为高技术、高附加值且易达成贸易规模的商品,汽车是欧美日韩等主要国家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对拉动全球货物贸易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WTO统计,2018年全球整车出口额9800亿美元,占全球所有货物出口总额的5.1%,规模远超过成品油、集成电路、手机和计算机等大宗商品。由于市场开放程度高,产业竞争力强,主要汽车贸易国家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分国家来看,2018年德国、日本和美国位列整车出口额前三位,分别占全球整车出口总额的18.6%、11.1%和 6.2%,其中,汽车是德国和日本第一大出口商品,是韩国的第二大出口商品。2018年德国、日本和韩国整车出口金额 分别为1823 亿美元、1085 亿美元和408亿美元,分别占本国所有货物出口额的11.7%、14.7%和 6.7%,而我国整车出口额占货物出口额比重仅为0.6%,远低于全球5.1%的平均水平。

对比传统汽车贸易强国的主要差距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国产汽车产品质量显著提升,汽车出口规模和效益稳步提升。整车出口以中国品牌车企为主,在经济型乘用车、载货车、大中型客车等领域具备一定竞争优势。但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主要汽车企业相比,中国品牌车企总体发展时间短,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技术研发和管理能力不强,国际化经营水平和品牌影响力有待提高;在中国的外资品牌车企仍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出口动力不足,导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在规模和占比、附加值和利润率、出口方式和市场布局等方面与欧美日等汽车贸易强国仍存在 较大差距。

1、汽车出口规模较小、占比低,与我国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地位严重不相称随着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扩大产品出口和参与国际竞争是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欧美日韩等主要国家汽车出口量一般都在200万辆以上,占国内产量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如日本2018年汽车出口468万辆,占国内产量的48%;韩国2018年汽车出口245万辆,占国内产量的61%;德国2018年出口399万辆,占国内产量比例更是高达78%。巴西、阿根廷、南非、泰国、墨西哥等汽车产量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汽车出口量占国内产量的比例超过20%,最高甚至超过了 70%。根据世界汽车组织(OICA)统计,2018年全球汽车产量达到9570万辆,其中我国汽车产量达到2780万辆,占全球产量的比重接近30%,而2018年整车出口101万辆,仅占国内产量的3.6%,与我国汽车产业自身体量和实力严重不相符,说明我国汽车出口仍处于初级阶段。

2、竞争力较弱,出口产品附加值、利润水平不高

我国整车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远低于我国货物贸易总体在全 球市场的占有率。根据 WTO统计,2018年我国整车出口额157亿美元,不到德国整车出口额的十分之一,分别是日本和韩国的14%和38%,仅占全球汽车出口额的1.6%,而我国计算机和手机占全球出口份额已接近50%。这说明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远远低于产业自身实力水平,也低于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总体竞争水平。

中国品牌整车出口车型大部分集中在中低端,与国外品牌相比,出口单价和利润率较低。2018年我国整车出口平均单价为1.5万美元,而德国和美国整车出口平均单价为4.6万美元和2.8万美元。一些企业在国外销售的主流车型平均销售利润率很低,有的企业销售利润率不到1%,个别车型甚至处于亏损状态。随着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我国整车制造成本优势正在逐渐缩小,经营压力不断加大。

3、仍以直接产品出口为主,海外本地化生产刚刚起步

目前,我国多数汽车企业出口方式较为单一,仍处于以产品直接出口为主的初级阶段。虽然吉利、长城、北汽和上汽通用五菱等少数骨干中国品牌车企已在海外投资建厂,但其余大部分车企在海外以CKD、SKD组装生产为主,我国企业提供技术和工艺装备,收取一定技术使用费并出口散件,工厂具体经营和产品销售等运营管理参与度较低,甚至有少部分组装生产的产品贴当地合作伙伴的品牌。由于企业海外投资规模小,本地化程度不高,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管理和经营风险。另外,海外销售和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缺少消费信贷和融资支持。由于我国车企出口市场分散,海外投资风险较大,导致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布局不合理,多数企业采取委托代理的合作方式,存在配件供货周期长、售后服务相对滞后、宣传力度不大等问题,造成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不高。如在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当地消费者喜欢贷款购车,而中资银行海外网点少,且业务模式单一,目前没有一家中资银行在俄罗斯开展个人车贷业务,导致当地消费者在购车时不能享受最高补贴金额达2500美元的贷款补贴、二手车置换补贴等优惠,严重制约了中国品牌汽车在当地的销售。

4、中国品牌乘用车对欧美发达国家出口较少,发展中国家是主要出口市场

目前,除上汽通用、大庆沃尔沃等合资品牌批量出口欧美国家以外,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主要集中在中东、南美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市场,进入发达国家市场难度大。根据海关统计,2018年我國对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出口整车12.2万辆,仅占我国整车出口总量的12.1%。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定,直接影响我国汽车出口和投资合作。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布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18年以来全球国家风险水平总体有所上升。受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当地货币贬值严重等因素影响,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家汽车市场销量显著下滑。2018年,我国对俄罗斯、委内瑞拉整车出口量分别下降40%和60%以上。受美国制裁加严影响,2019年伊朗跌出我国出口前二十位国家,上半年对伊朗出口仅为567辆,同比下降99.6%,而2018年对伊朗出口超过19万辆,奇瑞、江淮、华晨等多数中国品牌企业均受不同程度的影响。

综合分析,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企业的战略定位和竞争力问题。

首先,中国品牌汽车与国际品牌汽车直面竞争的能力有待提升。中国品牌车企在技术研发、产品性能和质量、供应链管理、业务布局、盈利水平等各方面均落后于跨国车企,主要中国品牌汽车企业造车基础弱、发展时间短、技术和经验积累少,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管理理念、品牌文化等“软实力”,也未形成有较强影响力的汽车品牌。国际品牌咨询机构Interbrand发布的2019年全球品牌百强榜单,汽车行业有14个品牌上榜,没有一个中国汽车品牌。

其次,受制于跨国汽车公司对华战略,主要汽车合资企业仍定位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虽然我国已经具备全球一流的汽车供应链,合资企业也具备对欧美发达国家出口能力,但由于股比限制及在华产能布局等原因,跨国公司从商业利益角度考虑,其在华布局仍以本地化生产和销售为主。目前除少数合资企业实现批量出口外,大众、丰田、宝马、福特、PSA等跨国车企在华合资企业出口量都很少。

我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导向

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中指出,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要强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和业态创新,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大力优化贸易结构,推动进口与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贸易与双向投资、贸易与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这为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

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带一路”建设统领对外开放,保持汽车贸易规模稳定增长和质量提升,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和国际市场布局,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积极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结合汽车发达国家情况和我国汽车产业实际,我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1、迈入汽车贸易大国行列。汽车产品进出口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全球市场份额位居前列。进出口总额在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比进一步提升,对拉动外贸和经济增长发挥更重要作用。

2、进出口产品档次迈向中高端。高技术、高质量和高附加值汽车产品进出口占主体地位,中高端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若干家跨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集团,两家以上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产销及出口规模进入全球前列,关键零部件企业大范围进入全球跨国汽车及零部件配套體系。

3、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大幅提高。中国品牌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产业链实现安全可控和协同发展。骨干汽车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主流跨国汽车公司水平,新能源汽车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品牌认可度和产品美誉度显著增强,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汽车和零部件品牌。

4、出口市场布局进一步优化。传统市场集中度加快提升,在“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占比进一步提高,部分优势出口产品在重点国家细分市场占有率进入前列,中国品牌整车批量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5、海外本地化生产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主要中国品牌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实现全球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在欧美等汽车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在重点国家市场加大投资建厂力度,整车本地化生产及零部件本地化采购比率不断提高,在全球主要市场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

6、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深度参与全球汽车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充分利用技术、制造、配套、市场、人才等全球资源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实现汽车产品出口内规模化、资本运作国际化、海外经营本地化。中国成为主要跨国汽车公司全球重要的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中外企业合作水平和层次不断提高,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营销、配套、回收利用和再制造、金融服务等环节延伸。

我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潜力

中国正在推进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随着进口关税下降、外商投资股比限制放开、自贸区建设加快推进等一系列汽车领域开放措施的实施,汽车产业将面临更加公平、更加开放、竞争更加充分的市场环境,有望倒逼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与提质增效,培育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促进外资企业优化在华生产和市场布局。在国内市场需求低迷、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背景下,预计很多中外资车企将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加快全球市场布局。受宏观经济长期向好、国内市场消费升级、关税下降带动价格调整等有利因素影响,未来几 年进口汽车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1、中国已经形成了全球一流的汽车制造体系,具备大规模出口的产业基础

首先,当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快速发展的经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较强的零部件配套能力、富有竞争力的产业政策、广阔的国内市场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再加上外资长期投资所培育的产业基础,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汽车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从 产业基础看已经具备大规模出口实力。

其次,汽车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整车制造水平不断提升。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多年高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 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成为全球各主要车企的重要战略市场。2018年,通用在中国销售365万辆,占其全球销量的43.5%;大众在中国销售421万辆,占其全球销量的38.8%。中国品牌企业在产品快速更新迭代、质量升级的同时,也加快制造装备和工艺标准提升,制造水平不断向国际标准看齐。跨国品牌企业为满足不断增长市场需求,加快投放高质量产品,建设高水平制造工厂和引入新生产工艺,同步带动了中国汽车产业制造能力升级。

第三,供应链发展完备,配套能力不断增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和出口大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18年发布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10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1.3万家,2018年的总产值已突破4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3%。2019年6月美国《汽车新闻》 发布2019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国有7家企业入围,入围企业数量次于德国、日本、美国,居第四位,且呈逐年攀升态势。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的大多数国际知名企业均在中国建厂,如博世、电装、麦格纳、大陆等百强榜TOP10企业更是在中国全面布局,前10家企业在中国的生产工厂及研发机构总数量达到400多家。

2、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倒逼国内企业加快“走出去”

目前,我国加快推进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汽车产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将呈白热化态势,倒逼中国品牌企业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加快品牌培育和产品升级、增强自身竞争力。在未来的竞争中,只有更好地利用全球技术、制造、资本、人才、市场等资源的企业,才能真 正具备核心竞争力,唯有“走出去”实现汽车产品、技术、制造、服务 的国际化才能真正培育国际化的、有竞争力的中国汽车品牌。

第一,中国品牌汽车已具备一定竞争力。2018 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国内市场份额超过40%,其中产销超过百万辆规模的企业达到了6家,一汽、东风、重汽、北汽福田、宇通等商用车企业的产销规模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整车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得到认可,价格竞争优势明显。中国品牌汽车在某些细分市场已经能够和国际品牌同台竞争。

第二,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在国内市场需求低迷、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加快变革调整、国际营商环境改善等背景下,主要中国品牌车企纷纷将产品出口和国际化列入核心经营战略,国际化经营能力逐步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和服务网络日益完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目前,中国品牌车企在经济型乘用车、载货车、大中型客车等领域已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比亚迪、宇通等企业已实现新能源汽车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出口。

3、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重要汽车出口基地,外资品牌有望扩大出口规模

我国将在2022年全面取消外商投资汽车企业的股比限制和合资企业数量限制,主要跨国汽车企业必将调整在华企业的定位,加大在华生产布局,汽车出口规模将不断扩大,中国有望成为多个外资品牌的全球重要出口基地。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8年上汽通用、大庆沃尔沃、本田中国、东风神龙、长安福特等乘用车出口占我国乘用车出口总量比例达到37.5%,增长10.8个百分点。其中,沃尔沃轿车在中国已建成大庆、成都和路桥三大整车工厂以及张家口发动机工厂,S60L、S90、XC60等中高端车型不仅满足中国本土市场需求,还批量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在华建立了以上海、烟台、沈阳等为核心的多个生产基地,包括别克、雪佛兰两大品牌多款车型销往南美、北美、亚太等地区,2018年在华合资企业——上汽通用实现乘用车出口15.8万辆,增长48.7%,占我国乘用车出口总量比例超过20%,位列所有品牌第一。

中外汽车企业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合资合作,联手开拓国际市场。跨国汽车公司从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将调整在华投资 部署和发展战略,尤其是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等领域的投资布局。2018年7月,宝马与长城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光束汽车有限公司),采用宝马的全球研发和质量标准,发挥长城在本地化生产和采购等方面的优势,计划合资生产和出口MINI品牌电动车型,加快推进新能源汽 车战略合作和全球化布局。2018年10月,宝马集团宣布拟在2022年前收购华晨宝马25%的股权,其在华晨宝马股比将突破50%提升到75%。根据协议,华晨宝马将继续扩大投资和生产,未来将国产X5车型以及研发生产iX3等纯电动车型,并将出口到全球。

4、对外贸易环境持续改善,将为扩大汽车贸易规模创造更有利条件

“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汽车产品扩大出口规模和提升投资合作水平带来重大机遇。截至2019年7月底,已有136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国家人口总量约44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57%。GDP总规模达到2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1%。“一带一路”国家汽车消费处于初级阶段,需求层次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消费者更关注产品性价比。我国汽车产品性价比高,具备一定竞争优势。据OICA数据,2018年”一带一路”国家汽车产 销总量分别为5340万和4611万辆,分别占全球汽车产销量的55%和49%。相关国家汽车市场需求回升,将成为拉动我国汽车出口增长的有力支撑。2018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整车69万辆,占我国整车出口总量的69%,整车出口额102亿美元,占我国整车出口总额的68%。

我国正在积极推动自贸协定谈判,为汽车出口创造良好环境。目前,中国已签署自贸协定 17 个,涉及25个国家和地区;在谈自贸协定 12 个,在研自贸协定 8 个。未来将重点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中欧投资协定、中日韩自贸协定、中国—海合会自贸协定等对外贸易和投资协定,重点推进汽车产品关税减让,减少技术法规、投资等准入壁垒。随着我国与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汽车生产国家签署自贸协定,我国的汽车贸易规模将大幅增长。同时,我国正在积极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搭建国际产能合作平台。通过整车企业联合零部件企业及相关机构共建汽车产业园区、共建境外售后维修服务中心及备件生产基地和培训中心、推动中国品牌商用车与国际工程项目“协同出海”、组建海外发展联盟共享信息资源等各种举措,将有利于打造中国品牌竞争优势。

我国正在加快推动汽车产品多双边互认,促进优势汽车出口产品更好地进入海外市场。我国正在积极参与国际汽车标准法规的制修订与协调工作,推动新能源汽车等优势领域中国汽车技术标准、相关方案为国际标准法规采用,也积极布局推动中国汽车标准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工作,切实推动中国汽车标准走出去,扩大中国汽车标准国际影响力。如作为牵头国在联合国电动汽车安全(EVS)、电动汽车与环境(EVE)及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HFCV)全球性新技術法规制修订中发挥主要作用,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充电系统及接口标准等方面国际标准法规研究制定和协调工作。同时,加快推动汽车产品多双边互认工作,加强与“一带一路”重点国家的检测认证合作,支持当地认证、检测机构与我国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合作,推动汽车产品试验室互认工作。未来,根据形势的发展,有必要研究加入《关于采用统一条件批准机动车辆装备和部件并相互承认此批准的协定书》(《1958年协定书》),削减我国汽车出口产品认证壁垒,缩短认证周期,降低出口成本。

5、进口汽车市场长期向好,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和潜力

进口汽车是我国汽车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丰富和完善国内市场汽车供应品种,满足国内市场消费升级和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预期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进口汽车市场仍将有望持续增长。

宏观经济增长和扩大对外开放有助于扩大进口汽车消费。根据 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其汽车贸易均为“大进大出”状态,即汽车进口、汽车出口均维持在较高水平。2018年,我国汽车进口量占国内汽车消费量的比例仅为4.1%,而欧美国家一般都在2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超过40%。随着我国汽车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未来我国汽车进口规模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进口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市场中高端车型的主要来源渠道。目前,50万元甚至40万元以上汽车市场仍以进口品牌为主,中国品牌、合资品牌在高端市场份额很低。虽然不少中国品牌企业快速发展并积极推动产品高端化,但短期内这一状况很难有本质改变。

汽车消费和法规要求升级有助于进口汽车销售。我国汽车监管部门对汽车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消费者对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消费升级趋势下中高端市场的需求愈加旺盛。进口汽车定位中高端市场,利润空间更大,宝马、奔驰、丰田、大众等全球顶尖车企正在加快导入更先进的技术、更高端的产品。

综上所述,当前国际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国内发展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我国汽车贸易发展面临外部需求低迷、全球经贸规则调整、技术法规加严等各种挑战。另一方面,国内汽车产业和市场进入降速提质、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市场需求持续下滑,产能过剩压力加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将推动行业优胜劣汰,倒逼企业加快国际化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的集合当对中国汽车贸易的未来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更加充满信心,从而凝聚更多共识,形成更大合力,推动汽车贸易规模快速扩大、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为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做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出口汽车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
汽车的“出卖”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深入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关于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现状及产业政策的调整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3D 打印汽车等
Intertek2014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100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