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2020-07-27 15:41唐晶晶李晓堂
山东青年 2020年6期
关键词:健康体质培养

唐晶晶 李晓堂

摘 要:现代意义的“健康”有着丰富、深邃的内涵。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根本变革,肥胖症、高血压、心脏病等“文明病”对人们的威胁与日俱增,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高校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重智轻体”教育观念以及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削弱了大学体育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此,应从“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高度,深刻认识青年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秉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探索高校体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强化高校体育在培养大学生健康体质和健全人格过程中的特殊功能。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培养

国以民为本,民以体为基。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诉求,不仅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健康,关系一个家庭的命运,14亿中国人的健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与此同时,人民健康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超重与肥胖成为影响各年龄段国民体质的突出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完全健康的人只占全球人口的15%,其余70%的人属于亚健康人群。而我国将近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高达2亿人超标准体重,大约1.2亿脂肪肝患者,70% 的中国人有过劳死的风险, 20%的人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患者慢性病,且慢性疾病正在逐步年轻化。而慢性病在居民死因中占比最高,引发我国高度关注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有效应对日益突出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系列文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倡导和鼓励全民积极投身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促进国民身心健康。

一、现代意义的“健康”含义及其演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逐步走向科学化和系统化,现代意义的“健康”有着丰富、深邃的内涵。根据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四个健康层次构成了从简单到复杂依次递进的关系。其中,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身体健康是指人体的组织结构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是维持人的生命和其他健康层次的物质基础。身体存在缺陷、疾病等状况,容易引发焦躁或抑郁、偏激或狭隘、嫉妒或自卑、悲愤或无助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导致心理异常和人格障碍。而心理健康可以有效激发生理的潜在机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为身体健康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因此,心理疏导、心理保健越来越引起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发达国家的心理医生早已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职业。社会适应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适应,包括从学习者向职业人、从子女到父母、不同职业岗位之间等角色的转换以及人际关系的适应。它取决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状况。社会适应良好,不仅能胜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而且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反之,缺乏角色意识或角色错位是社会适应不良的表现。道德健康是指人的思想、情操和品行符合一定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道德健康的基本要求是“不损人利己”,即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最高标准是“无私奉献”。而“损人利已”、“假公济私”和“纯粹害人”等有悖于社会道德的行为,是道德不健康的表现。道德健康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良好的社会适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强大的扬善惩恶、舆论监督和精神感召作用,因而将道德修养纳入了人的健康范畴。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现代的健康观,自觉锻炼身体,努力提高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水平,达到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的和谐统一。

二、当代大学生的体质现状及其成因

(一 )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根本变革,“文明病”的威胁与日俱增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日益提升,加速了社会高效运行,大幅降低了人们体力活动的频率与强度,运动不足、营养过剩、精神紧张等,导致了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症、神经官能症等现代“文明病”、“富贵病”接踵而至。与此同时,现代工业污染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人们陷入了一种既追求更高生命质量,又难以摆脱不健康生活方式的矛盾之中。其中,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涉及身心状况、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西式快餐的兴起以及微信、支付宝、网购的普及,引发了社会生活与交往方式的根本变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购物和进行信息交流。于是,许多学生将大量业余时间和精力消耗在上网、游戏和看电视等方面,大大减少了户外活动的时间和运动量。据教育部2016 年高校体育工作专项调查(以下简称“专项调查”),大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包括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达到1小时以上的高校不到60%。缺乏运动和无规律的生活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呈上升趋势,近10年内增长了2倍,达到5300万。医学研究表明,2/3以上的肥胖儿童成年后体重依然超标,患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概率,高于普通人2到4倍。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影响个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关系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备受社会广泛关注与担忧。

人的体质健康除了受制于遗传、环境等客观因素外,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对其影响日益凸出。體育运动被普遍认为是增进健康成本最低、最有效的重要手段。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健康饮食与身体活动是遏制非传染病增长的有效手段,倡议各国制定相关政策和行动计划,鼓励民众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加强锻炼,以增进身体和精神健康。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较早重视体育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许多高校都设有体育、健康与娱乐学院或专门体质研究机构,对有关研究成果制订相应的实施计划,引导大学生增强健康意识,积极投身于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这些成功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体质健康的内在规律,探索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二)重智轻体的教育观念影响了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削弱了大学体育强身健体的育人功能

大学体育作为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然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国各类高校存在的 “重智轻体”、“重智轻情”现象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体育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存在运动意识弱、锻炼时间和运动量不足、体质持续下降等问题。自2000年开始,每5年一次的国民体质监测指标显示,我国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达到“合格”等级标准以上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但是,19—22岁年龄组的男生速度、爆发力、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指标却呈现下降。以广东省高校为例,2016届毕业生体质健康测试平均及格率仅为85%,低于教育部规定的95%的基本标准。其中,及格率达标的院校不到1/3。高校体育课程普遍存在教学时数缩减、体育活动场所不达标、体质测试工作专业机构建设不到位、经费投入差异大等诸多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各高校大规模扩招,学生数量急增,体育师资力量与场地设施、器材严重短缺, 成为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主要根源。

首先,我国高校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普遍存在数量短缺、质量不高的现象。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保障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专项调查”数据显示:“276所普通本科院校的兼职体育教师有954人,体育教师缺口达1955人;239所高职高专院校的兼职体育教师为939人,体育教师缺口达778人;508所高校中,体育教师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的高校占比仅为21.85%”。广东高校体育“平均师生比为1:499。其中,公办本科院校为1:449,民办本科院校为1:624;公办专科院校为1:601,民办专科院校为1:684。”“体育教师缺口达1万人左右。”此外,许多高校体育教师参加进修或培训的机会较少,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难以更新,教学过程侧重于技能训练,对于各类体育项目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缺乏必要的传授,忽视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运动能力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大多数学生对体育健身的目的与意义缺乏深刻认识,参加体育活动仅凭一时兴趣,体育锻炼的意志力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高校体育所具有的“强体铸魂”功能的发挥。

其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难以满足高校规模扩张的需求。高校招生规模与体育设施配备及场馆的生均面积存在巨大反差。在“专项调查”的523所高校中,部分高校没有设置体育专项经费预算,40%以上的高校对体育的经费投入占全校经费总支出低于1%,1/3以上的高校在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的配备上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生均数量和安全质量标准,不能满足学生展开体育活动的需要。超过1/2的高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不向本校师生和社会人员开放体育场馆和设施。每周组织学生参加不少于3次课外体育活动的高校,占比不到15%,“参与运动会的学生达到50%以上”的高校,占比仅为20%左右。仅凭体育课的运动量难以达到体质健康的目标。由于体育场地和设施严重短缺,不仅限制了体育教学内容的拓展,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效果,难以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再次,体育课教学时数未达标和教学项目常规化。根据《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规定,本科院校在一、二年级学生中开设的体育课须达到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专项调查”显示,分别有近1/2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的教学时数均未达到上述规定。其中,广东省只有31所高校的体育课学时数达标,达标率不到1/4。就教学内容而言,一些高校只开设了田径类、球类、跳操等常规类体育课程,远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对众多体育项目的广泛兴趣。迫于修满学分的无奈,在仅有的体育课程中随意选择,导致部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在动力不足,无法从亲身体验中感受体育运动的价值与意义,更谈不上终身体育观和运动专长的培养,从而使大学体育所具有的降低肥胖或疾病的发生率、“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与价值难以真正实现。

(三)体育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作为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实施情况与效果反馈的重要手段,监测、评价与管理机制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具有督导和激励的重要作用。多年来,我国高校普遍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规定的具体项目是否达标,作为衡量学生体育成绩和运动能力的评价标准,因而通过运动技术训练使学生达到测试的技术标准和成绩要求,就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这种只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能的差异,难以客观反映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及其进步的程度,容易挫伤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为此,应根据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在设置统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尊重大学生在体育兴趣、身体素质与体能等方面存在的不同优势,适当增加自选项目及其考核权重比例,强化过程性考评的激励作用。这样,既有利于丰富大学体育的学习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专长,实现体育评价标准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三、秉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化高校体育在培养大学生健康体质和健全人格过程中的特殊功能

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健康中国建设的整体推进,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我国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進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系列文件,充分显示了青少年体质健康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制度保障。我国高校应针对上述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大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为广泛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在培养大学生健康体质和健全人格过程中的职责与功能,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将趣味性、娱乐性融入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提升大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同度。

兴趣和爱好是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也是养成持之以恒锻炼习惯的前提。相对于体育技巧传授和体能训练,体育兴趣和观念的培养更为关键,难度也更大。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大多以体能(耐力)、跳跃(速度)和技能(力量)等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训练难度大,要求大学生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经过高强度的训练,比较熟练掌握运动技术,才能通过体能测试和体育成绩达标,从而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迫使大学生将体育运动视为任务去完成。如,常见的耐力跑训练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毅力,如果采用一圈接一圈地在跑道上重复同一周期动作,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运动耐力和体育成绩,却极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和厌烦情绪,难以体验到体育愉悦身心的价值。因此,体育教师除了运用讲授、示范等常规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选择有关实物、教具进行直观演示,或者借助项目训练或比赛的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体育训练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情感体验,掌握跑步的要领及正确的跑步姿势,帮助学生释放对跑步存在的畏难和抵触情绪,树立体育锻炼的信心与决心。并通过激励、鼓舞、督促等一系列策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与良性互动,让学生能从体育锻炼中感受关心、温暖和快乐,以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才能坚持完成训练,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体育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长期过程。现代体育秉承休闲、娱乐、健身的教学理念,要求高校体育应将学生终身体育的需求纳入教学目标,在已开设的篮球、排球、跑步等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可适当增设体育舞蹈、健美操、太极拳、冰雪运动、武术、游泳、女子防身术等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的体育项目,让学生在参与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中亲身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就感,使他们对体育的学习由模仿动作神态、追求健美的感性认识阶段升华为对体育意义与价值的理性认识阶段,体育锻炼行为源自于内心动力驱使而不是外在的约束和强制,良好体育运动习惯便会逐渐养成,进而形成稳固持久的运动爱好与专长。如果将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贯穿于生命的全部过程,就实现了终身体育的教育目标。

(二)科学训练人体机能,提高大学生的运动能力

人的体质是在遗传基础上通过外部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等相对稳定的特征。但是这些特征并不意味着固定不变。医学研究表明,从幼儿到成年,人的体质变化不仅表现为人体重量的增加和体型生长,伴随着人的生理机能也在发生从简单到复杂的质的飞跃。生理机能取决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及其功能的健全程度,表现为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走、跑、跳、投掷、攀爬、负重等运动能力。人体各生理系统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的统一体。人的运动水平和能力,如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等运动能力,虽然与技术、技能有关,其基础却是身体素质的反映,是整个机体高度协调发展的结果,也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高校体育通过传授生理和心理学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相关运动技术与行为训练,可以促进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强筋健骨,从而有效改善大学生生理机能,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研究显示,大学生进行耐力跑锻炼,明显增强呼吸系统、心肺功能;跳高、跳远、跨栏等训练,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弹跳力、爆发力和身体的协调性;长期进行太极拳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晨脉、动脉血压明显下降,减少体脂厚度;长期的体育舞蹈锻炼,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胸围、腰围、大腿围有明显下降,骨骼关节的柔韧度与灵活性、耐力和平衡力显著提高;登山、骑行等户外活动及游泳锻炼,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免疫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然而,体育运动引起人体器官构造和生理机能的显著变化不是短期就能见效的。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体育项目训练,熟练地掌握了有关运动技巧和技能,并持之以恒地长期锻炼,才能改善人的生理机能,提升健康的总体水平。此外,高校体育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还应传授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运动损伤救治方法、体育赛事的比赛规则等,尽可能降低高强度的体育运动给学生身体造成的损伤。

(三)体育运动可以磨砺人的意志品质,有效预防和缓解心理疾病

健康的机体是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生理基础,良好的运动习惯是预防和缓解心理疾病的重要途径。健康的心理是指人的意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处于良好或正常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性格健全、智力正常、态度积极、行为恰当以及适应良好等状态。体育运动集身体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于一体,具有磨砺人的意志品质、缓解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的效应,从而达到现代意义的“健康”标准。

首先,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大学生敢于挑战、不怕困难和挫折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指人所具有的果断、坚忍、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等特质。意志品质是在不断战胜困难、克服自身弱点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的。任何体育项目都具有一定的艰巨性和挑战性,需要不断克服气候环境变化、身体素质与能力的限制等各种困难,并伴随着呼吸困难、疲劳、疼痛等生理反应以及紧张、畏惧等心理压力,进而引起部分参与者临阵退缩、放弃的消极心理。如,中长跑、引力向上、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等运动项目的长期训练,可以激发人的运动潜能,使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运动力量逐渐经受“极限”的考验;跨栏、跳高可以锻炼人的果断与坚毅;跳马、滑冰、游泳有利于增强人的自信与勇敢。

其次,体育运动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取决于人的综合素质,是个体接纳社会、融入社会的表现。其中的人际关系反映着人與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体育运动是一种人人可以参与、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活动。其魅力在于使人们冲破隔阂和孤独,充分展示自己奋力拼搏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创造力,亲身获得进步与兴奋、快乐与感动等情感体验,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乐观向上、开朗豁达的个性心理。不仅如此,通过开展体育竞赛活动,还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相互尊重、公平竞争、团结协作意识,正确认识和面对团队的成功与挫折、机遇与失意,增强理解与沟通能力,改善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真诚相助、和谐亲密的友谊,塑造成熟、独立的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再次,体育运动可以有效调控人的情绪,预防心理疾病。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逐步趋于成熟,受家庭、社会和自身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他们在大学期间往往要承受来自学习、交友、择业、生活等实际困难和精神压力,引发诸如烦闷、迷茫、自卑、沮丧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会真实地表露出来。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课堂项目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球类、跑步、韵律操、练拳等体育运动,培养开朗乐观、坚毅果敢的个性品质和应急反应能力,改善消极的心理状态,从而有效预防不良情绪转化为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诚然,要使体育运动取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效应,除了充分发挥大学体育课“强身健体”的育人功能外,还必须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各类体育社团,鼓励大学生坚持每天锻炼,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运动心理定势,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论坛

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罗奇.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研究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高千里.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6):103-107.

[3]王晶.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2.

[4]王薇.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

[5]李红果,米战,李生民,徐志文.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02):305-307.

[6]马德浩.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使命、挑战与对策[J]体育学刊,2018(5):P5—12.

[项目基金1]: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商研究”专项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商培养中的实现路径研究(TS201803)

[项目基金2]: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點课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的高职院校学生“立德树人”研究(课题编号:SZ2018A008)

(作者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猜你喜欢
健康体质培养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