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风险防控与教育引导机制研究

2020-07-27 15:41杜志惠
山东青年 2020年6期
关键词:安全稳定校园贷教育引导

杜志惠

摘 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市场中越来越多的行业将其发展方向延伸到高校校园。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金融行业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诱导高校学生参与到“校园贷”中,由此引发的一些事件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质疑。本文通过对校园贷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相应的概述,对校园贷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针对校园贷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完善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的策略,以期能够为高校安全稳定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校园贷”;风险防控;教育引导;安全稳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逐渐兴起和繁荣,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借贷业务发展更为迅速,国内出现众多 P2P 网络贷款平台。随着 P2P 网络贷款的发展,它逐渐从传统的居间借贷业务发展到综合型业务模式,涉及的领域较多,业务全面。近些年,P2P网络贷款平台将顾客群定位在大学生身上,他们想通过庞大的学生群体来谋求经济上的利益,自此“校园贷”进入人们的视线, “校园贷”频频衍生恶性事件,将大学生推上风口浪尖,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地方,应积极建立网络贷款的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机制,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促进大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一、“校园贷”的兴起和发展

校园贷又称不良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近年来,部分不良网络贷款平台采取虚假的宣传,降低贷款门槛和隐藏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生活中常见的“高利贷、裸条贷、传销贷、培训贷”四种形式的贷款方式。201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2017年6月,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

二、“校园贷”的利弊分析

第一,延迟满足与即时满足的矛盾。“校园贷”短时间内在校园里盛行的最主要原因是它以低门槛、审核快的特点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今天,很多大学生在网络消费中不能把持自己,在即时满足和延迟满足中往往会选择即时满足。“校园贷”的方便、快捷让大学生在延迟满足和即时满足之间产生了矛盾,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选择。一部分学生认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从而为自己获得一个美好前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的这种行为选择更有利未来的职业发展。但是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这样的行为选择意义甚为遥远,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因而会选择今天的及时行乐。这两种观点的冲突,影响了当下很多大学生的人生选择,也使得很多大学生走入消费的误区,从而产生许多不和谐现象。

第二,发展性消费与过度消费矛盾。发展性消费是大学生以提高自身能力为目的,通过适当消费获得知识并陶冶自身情操,从而满足个人发展需求。发展性需要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可以理解为自我实现的需求,如大學生购买学习书籍、参加考证培训、参加职业培训等都是发展性消费,这些消费目的是为了满足将来发展需要而开展的消费,这样的消费方式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但过度消费是指不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超前消费和享受消费,是一种错误的、不可取的消费方式。大学生群体中部分同学盲目追求消费快乐,以过度消费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从而导致荒废学业,甚至最终陷入网络贷款的陷阱中,对家庭、学校、社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第三,诚实守信与债务违约矛盾。网络贷款相对于传统金融贷款在手续上更为便捷,审核条件更为宽松,它只需要申请人提供相关的证件以及个人相关信息,基本上都能贷到款。而“校园贷”是网络贷款平台专门对大学生群体而开展营销活动,其贷款程序更加快捷,甚至出现“裸贷”现象。“校园贷”要求学生按期还款,不然就得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从一方面来说其培养了大学生的信用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必须遵守相关约定的重要性。从另一方面来说,“校园贷”更多的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大学生是无固定收入群体,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父母,这样的收入形式使大学生经常面临经济上的危机,从而不能及时还款,这样就会产生相应的债务问题,以及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而这样的后果往往是大学生不能承受的。

三、建立健全“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

第一,做好校园网贷教育引导工作。开展主题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选树勤俭节约、自立自强方面的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崇尚节约的校园文化环境,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勤俭意识,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帮助学生制订消费计划,合理安排生活支出,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勤工俭学。加强日常排查,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高校宣传、网络、保卫等部门要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的拓展情况。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党员骨干队伍要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发现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对排查中发现的已经参与网络借贷的学生,要及时做好帮扶引导工作。

第二,做好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增强防范意识,将防范校园不良网贷作为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全方位向学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加强警示教育。提升防范能力,教育引导新生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对于推销的网贷产品,切勿盲目信任,尤其警惕熟人推销,增强学生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能力,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普及信贷知识,会同金融机构、网贷监管机构、网络安全等部门组织举办报告会、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普及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教育论坛

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理论内涵

第三,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帮扶工作。加强资助宣传,切实提高奖助学金及相关贷款政策宣传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使那些需要资助,特别是在学费、生活费等方面有保障性需求的学生,都能够明了政策、清楚办理流程。完善资助体系,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管理和制度支撑,建立健全既有共性需求、又能体现个体差异的资助体系,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筹集专项基金,满足学生拓展学习、创新创业等发展性需求。拓展资助渠道,积极探索建设和发展校园社区银行,为学生提供渠道畅通、手续便捷、利率合理的金融借贷服务,满足学生临时性需求。

第四,培养当代年轻人的信用意识,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各个参与主体的一致努力。政府的监管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净化校园金融环境。学校加强教育引导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校园金融环境。互联网金融行业能够加强信用信息的共享和开放,尽快建立统一、标准化的互联网金融征信系统,为行业发展打下信息和数据基础。因此,培养当代年轻人的信用意识,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各个参与主体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胥青.“校园贷”的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8).

[2]郑晓英、李力.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整治“校园贷”[J],人民论坛,2020(03).

[3]朱迪.当代大学生的信贷消费与“校园贷”风险[J],青年研究,2019(06).

[4]曹辉、潘悦.“校园贷”的违规乱象、规制体系与高校应对[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S1).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134)

猜你喜欢
安全稳定校园贷教育引导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家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老少边穷地区干部面临多重现实发展困境
高校港澳台学生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教育引导青少年严密防范宗教极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