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强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
2019 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坚持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下,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和检验标准,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我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建构基于寄宿制小、初、高相衔接的一以贯之的育人体系。坚持“五育”并举,遵循“六个下功夫”,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几年来,我们主要形成了以下四条品德培养的实施路径。
东北育才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多年来,我校传承红色育才基因,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围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校教育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极富仪式感、深入人心的系列化、课程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东北育才学校70 余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程。我校作为东北育才集团内最大的一个校区,坚持以入队教育、团课培训、青年党校等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如表1所示)。
表1 爱国主义理论教育活动
我校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班会等常规活动,有计划地对学生集中进行爱国主义专题教育。通过调整德育内容与角度,创新德育过程与方法,将常规活动做精做细,融通爱国教育与学生成长,让学生在活动中有真切的体验,引发真正的思考,将爱国主义浸润于学生心中。
在常规活动的基础上,我校丰富德育载体,拓展德育形式与途径,精心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我们坚持主题德育活动系列化,使德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克服传统德育活动的单一性,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了德育的实效性。
例如,我校小学部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阶段式爱国教育活动(如表2所示)。
表2 小学部爱国主义主题阶段活动
2019 年,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重大主题,我校小、初、高三个学段开展了持续性、多层面、多角度的爱国主题教育活动。小学部的“祖国·育才·我和你”系列活动,初中部“致敬70 年”系列活动,高中部“千秋一寸心”系列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个综合学习、探究、展示的项目化学习,将生硬的灌输说教变为学生自学自悟不断内化的过程,进而变成一个爱国情感抒发的展示过程。当学生的心灵被拨动、情感被点燃,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便落到实处。
我校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与功能,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悠久历史的认知与理解,提高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每年各学科开展的学科实践活动成为体现育人价值的重要平台,课前的学生学科能力展示等活动也在多维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如:语文课讲红军故事、演红色题材课本剧;音乐课唱国歌、红歌,编排爱国系列节目等,让红色基因走进课堂,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品德修养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我校从多个层面切入,着力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修养,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有意义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时代新人。
我校小学部开展学习雷锋“日行一善”活动,号召学生每天做一件好事并记录下来,每周以班级为单位讲述一周的善行,每月将突出事例汇总到学校进行宣传,在交流中弘扬美德,树正气,树楷模。高中部每年开展爱心书市义卖活动,筹集善款用于购买书包、文具、书籍等,通过“爱心手拉手”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贫困地区,资助给当地的贫困学生。在学善、思善、行善到扬善的过程中,我校学生逐渐养成行善的道德观念,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行为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个人的生活,是一个人修养的外在体现。我校从日常生活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抓手,使学生养成受益终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小学部在《沈阳市中小学生品行培养手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整合,使之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形成“做更好的自己”行为养成课程。课程分为行为有度、起居有常、饮食有节等七大方面,每个方面配以文字和图片,生动清晰,使学生易于了解、接受。学校还开展礼仪讲堂、光盘行动等活动,多方面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让良好的行为修养伴随终身。
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我校始终将学生的心理健康视为品行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学校打造了小、初、高一体化的大型学生心理成长中心——“心灵之家”。心理中心以个体咨询、团体辅导、沙龙等多种形式,面向全校学生和教职工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和各种团队训练活动,全力帮助每一位来访者解决心理困惑,调整心理状态,收获自我成长。
此外,学校还通过多种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问卷,对学生进行人格分析,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走向趋势,做到及时了解、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心语心晴”心理报,通过科普心理知识,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学;每周一期的心语广播,以生动的故事向孩子们介绍心理学的著名效应,预防与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心语信箱,让学生以一种别样的方式与心理教师建立联系,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多种的沟通渠道让学生的心声可以诉说、分享,为他们打开心灵之窗,让每一颗心灵洒满阳光。
寄宿制是一种特殊的学校管理模式,相对于走读制学校而言,将教育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学生全天24 小时身处校园环境,期间不仅要完成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且日常起居等个人生活也在学校进行,学校肩负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双重教育。基于这样的办学特点,学校进一步优化校区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不仅加强了课程体系的建设,还不断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渠道参与校园活动,乐于与同学交流,在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规划的过程中锤炼他们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过硬的知识见识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牢固根基,良好的综合素养则是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我校坚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小学部形成了全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课程的全面性与多样性得以凸显,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落实;初中部形成了多元化课程体系,坚持从每个学生的立场和未来发展需求出发,“授人以渔”,帮助学生在实践与探究中获得用之不竭的发展动力;高中部形成了国家课程打牢基础、校本课程培养增长、活动课程提升能力的总体课程理念。我校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多维知识结构,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具有国家情怀和全球视野的时代新人。
学习是增长见识的阶梯,实践是历练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校通过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打破有形课堂与无形课堂的壁垒,让变化的世界成为学生成长的课堂,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校小学部先后开展航空航天、茶、海洋为主题的全学科、联动性、项目化学习活动,超越学科领域的框架,以融合的视角重构综合实践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初中部的“1.1 创想科技节”系列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高中部每年一度的图书义卖公益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社团活动都成为学生历练综合素质的舞台。例如,学生走进新松机器人产业园,近距离体验智能科技的魅力;走进沈阳市气象台,了解气象天文方面的知识;走进检察院,体验检察官的一日工作;走进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盲校、贫困山区,进行献爱心活动等。
我校不仅鼓励学生“走出去”,还积极推动别人读过的书、行过的路、见到的世界“请进来”。在“请进来”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校邀请专家、学者、家长等社会人士为学生进行科技、军事、医疗等多方面的讲座。
“请进来”和“走出去”齐头并进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融入社会这个大课堂,博众家之长,广个人之学,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历练素质。请进来,阅读另一种人生;走出去,仰望校园外更广阔的蓝天。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昂扬的奋斗精神是青年应有的风貌,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品德培养中,我校坚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将奋斗精神融入学习、融入日常、融入活动,锤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格,培养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历练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始终以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
每年,我校初中部、高中部面向全体新生开展为期6 天的国防教育训练。新生国防教育以军姿、队列、内务训练为主,以军人的要求为标准,兼顾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在训练中培养学生敢打敢拼、吃苦耐劳、不屈不饶、顽强奋斗的精神,凝聚班集体和学校大集体的风貌。
宣誓可以调动个人的热情,鼓舞团队的士气,激励集体的奋斗精神。我校每年面向毕业班学生开展励志活动,在学生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在励志大会上,同学们分享学习经验,畅谈人生理想,共同许下奋斗的誓言。通过励志大会活动,培养学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激发学生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未来的舞台需要靠充满激情与拼搏的奋进者来打造。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折射国家和民族奋斗前进的历程。为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加快健设体育强国,我校深植体育文化,塑造体育情缘,开展了一系列体育活动。田径运动会、篮球联赛、足球联赛、乒乓球比赛、队列广播操比赛、花样跳绳比赛等丰富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齐心协力的团队意识、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超越极限的奋斗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竞技精神。
立德树人从本质上指明了培养人的方向,成为新时代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指向。而品德培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教育实践,亟需构建协同机制,对各教育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进行调节、引导,使之有效把握品行培养工作中的变化特征与运行规律。今后,我们会时刻了解、把握学生品德培养的实践现状,进一步完善我校德育课程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价值体认、文明礼仪、健全人格、沟通能力、自理自立等品质,为其他学校品行培养研究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