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义,郑名霞
(江苏省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实验学校)
教育扶贫的重要任务是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以下简称“留守儿童”)的数量较多,是教育扶贫的对象之一。留守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生活、学习、心理、行为等问题。他们的生活质量没有保障;学习自我效能感普遍偏低;教育教育内容狭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负性情绪比较多,等等。这是他们成长中的障碍,也是社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关注留守儿童,探索积极有效的方式改善他们的不良状况是当务之急。精准扶贫的根本是心理扶贫。而留守儿童确切的“贫困点”:各种生活、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缺乏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因此,准确定位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实现精准心理脱贫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
如何进行精准心理扶贫?这需要从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出发,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寻找思路。感恩和掌控感这两种积极心理品质对留守儿童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感恩是个体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希望回馈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当个体具备感恩这种积极心理品质,用感恩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事件,其思想就会积极向上,珍惜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并把这些看作是发展的动力和羽翼,从而真正受益;同时,感恩思想还能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增加个人主观幸福感,促使个体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产生回报的思想和行动。
掌控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影响和控制生活领域的一种信念。它是个体应对压力最有效的心理资源之一,也是衡量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的重要指标,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人格特质。当个体具备强烈的个人掌控感,他们就会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以积极的心态和方式面对困难,应对压力,面向发展,产生掌控自己人生的信念和信心,胜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提升个人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感恩面向个体内部思想,给人生以导航;掌控感面向个体外部能力,给人生以动力,两者内外结合,可使留守儿童的发展既有方向,又有动力。研究表明,感恩和掌控感是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两个不同的方面,而且它们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同时具备感恩和掌控感这两种积极心理品质的人,能使自身的感恩和掌控感水平发展更快,或者说更容易提高。
为了准确定位留守儿童的“贫困点”,我们从感恩和个人掌控感这两个方面来提升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对留守儿童感恩和掌控感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整群抽取L市802名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研究样本,运用问卷进行整群施测,以了解其感恩和掌控感水平。废除规律作答、缺失值过多、前后矛盾的问卷,获得有效数据787 份,其中留守儿童439份,非留守儿童348份。
本研究采用《初中生感恩问卷》和《生活掌控感问卷》。《初中生感恩问卷》由赵国祥和陈欣编制(2006 年),共有18 个项目,分为三个因子:人物取向、事物取向和道义取向。该问卷信效度较高,采用5点计分法,得分高表明感恩水平高。本研究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较高,为0.841。Pearlin 和Schooler 编制(1978 年)、余益兵等翻译的《生活掌控感问卷》由7个项目组成,5 个负向积分,2 个正向记分,是广泛用于测量个体整体掌控感的测量工具之一。该问卷采取5 点记分,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4。该问卷反向记分,分数越低表明个体的掌控感越高。
根据施测的数据结果,对留守儿童感恩和掌控感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分析。
1.感恩和掌控感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为了解留守儿童感恩和掌控感的水平,研究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2 所示。比较两份数据发现,从极大值、极小值、均值以及单个项目平均值上看,留守儿童掌控感及其各个维度感恩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
表1 留守儿童感恩和掌控感描述性统计
表2 非留守儿童感恩和掌控感描述性统计
2.感恩和掌控感在不同群体间的差异分析
为比较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感恩和掌控感是否有差异,研究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数据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感恩和掌控感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留守儿童在感恩总分以及感恩的三个维度即人物感恩、事物感恩、道义感恩上都极其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01);留守儿童的掌控感问卷卷面得分极其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01),说明其掌控感极其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
表3 感恩和掌控感在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t检验
研究结果显示,在掌控感、感恩总分以及感恩的三个因子(即人物感恩、事物感恩、道义感恩)上,留守儿童的得分低于非留守儿童,而且这种差异的显著性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为了探究导致这种状态的原因,我们做了如下分析。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感恩水平低,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1.家庭教育因素
留守儿童感恩水平低与家庭教育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首先,外出家长因工作原因没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孩子,缺少必要的亲子陪伴,往往采用单向度的物质上的满足来弥补家长角色缺失的遗憾。这种只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忽视孩子心理需要的过度溺爱做法,会让孩子养成“只求回报、不愿付出;只图享受、不愿尽责”的不良习惯,失去学习、理解感恩的机会,不利于感恩品质的发展。其次,由于身处外地,大部分家长不能及时发现留守孩子身上所出现的诸如自私、懒惰、依赖等消极行为,缺乏及时的引导和教育。而且,有些家长因缺乏准确了解孩子心理特点的知识和教育引导的耐心,倾向于使用简单粗暴的应对方式。这些因素会加剧亲子之间的矛
盾,更加不利于孩子感恩品质的形成与发展。2.学校教育因素
留守儿童身心发育迅速,具有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缺乏一定的心理稳定性,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面对负面的事件,如果学校没有正面及时的引导,留守儿童的感恩品质容易受到不良影响。然而,受传统观念和评价体系的影响,有些学校为追求升学率而过于注重成绩,相对忽视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3.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是教育的开放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效应,它一方面因改革发展会激发个人的创新精神和成长智慧;另一方面也因转型发展而带来观念冲突和价值困惑。同时,经济发展、文化转型导致人口变迁频繁,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的束缚被打破,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逐渐减少。这些都会给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留守儿童带来影响。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掌控感水平低,与家庭环境、学习支持、心理行为具有密切的关系。
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儿童的掌控感。在心理学意义上,社会经济地位是经济资本(如父母职业地位、家庭经济收入)、人力资本(如父母受教育程度、工作能力)和社会资本(如单亲家庭)的结合,这三者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拥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能为子女提供大量的社会支持和辅助性条件,如富足的生活、亲人的关照、优越的学习条件等,而较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在以上这些资源上的欠缺使他们处于发展的贫弱状况中。这种家庭环境因素方面的相对贫乏首先影响了部分父母,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自信或信念面对生活,父母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留守儿童,使得他们意识到自己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别,掌控自己生活领域的信念受到影响。
2.学习支持因素
留守儿童的掌控感低,与他们的学习支持不足有很大关系。留守儿童面临着和非留守儿童一样的学习任务,但他们却没有同等的学习保障条件。若是父母单方或者亲戚监护,因家庭琐事繁忙,监护人缺乏充足的精力照顾孩子的学习;若是祖辈监护,因受到知识文化和教育水平的限制,监护人在教育留守儿童方面面临着更多困难和挑战;还有极少数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困难更是巨大。因此,很数留守儿童难以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更难以得到课外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学业上的提高。留守儿童因无人监护、无力监护、无法监护等原因学习成绩不佳,甚至有一部分留守学生无心学习。长此以往,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他们学习方面信心不足,压力增大,自我效能感普遍偏低,对未来期望渺茫,从而导致掌控感低下。
3.心理行为因素
留守儿童的掌控感低与其心理行为因素有关。掌控感与主观幸福感、乐观呈正相关显著,与人格五因素中的外向型、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呈正相关显著,与消极情感呈负相关显著。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亲子关系疏远和放任环境,从而出现生活适应性降低、生活满意度缺乏、消极情绪较多、社会交往不良等现象。他们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缺乏积极的自我认知,难以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有效的应对方式,对自己、他人、环境的控制能力下降。还有的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人生信念和生活信心,缺乏个人主观幸福感,降低生活满意度,不能胜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进而产生人格缺陷,最终导致其放弃努力,缺乏对生活和学习的掌控。
留守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大量的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改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个层面的参与、合作。留守儿童的精准扶贫要对其进行积极心理品质教育,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可以从感恩和掌控感教育入手。
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设感恩和掌控感团体辅导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感恩和掌控感团体辅导课程方案,编印成册,作为校本课程,通过连贯性、系统性和有效性课程,加强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策略的培养,增强感恩意识,提升掌控感。同时,感恩和掌控感辅导还可以通过融入学科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把感恩和掌控感等积极心理品质的挖掘作为两者渗透的结合点,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积极开发,学习效能得到提高,达到双赢的效果。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要练就一颗善于感恩乐观的心,一颗坚韧能掌控的心,积极关注学生生活、学习的细节,以此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首先,教师自身需加强政治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多阅读与积极心理品质相关的书籍,学会用感恩和掌控的心来主动工作,拾起激情,获得乐趣,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潜移默化地带动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从而积极向上,锐意进取,努力拼搏,创造人生价值。其次,教师要把自身的感恩与掌控感等积极心理品质与学生互相分享,做到以身作则,用人格的魅力吸引学生,唤醒学生向师性的自觉,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掌控行为。如此,感恩和掌控感教育会更有实效,学生也会越来越有信心。
掌控感的形成需要有大量的成功经验去铺垫。留守儿童看重的是来自学习中的成功经验,担忧的是多次的失败体验,这就需要教师给他们创造成长的条件。首先,教师要对留守儿童进行一般学习策略即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目标规划策略的指导和训练,重点培养留守儿童的反思意识、识别策略的能力,以及写学习日记的习惯,等等。其次,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科目和不同层次的留守儿童提供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指导。如根据留守儿童的个别差异、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指导其制定合理可行的学习目标,并对如何实现目标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及时的鼓励;将策略训练融入课堂教学,使留守儿童在具体学科中学会使用,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教师只有用具体的实质性的帮助,才能更好地使留守儿童获得成功,增强自信心,提升掌控感,使其更加勇敢地面对未来的学业和生活。
教育不仅要抓孩子,也要对其父母甚至祖辈提要求,指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教育观,实现良好的家校合作。首先,学校应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校联系手册、家访、通讯网络等途径,着重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即引导家长树立“成长重于成绩、经历重于名次、付出重于给予、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发展孩子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克服高期望、全包办、重物质、轻情感的现象。其次,教师和家长沟通时,需要结合孩子的在校表现,对家长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让家长学会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激发孩子的心理潜能,重塑孩子学习的信心,并在孩子感恩、掌控感的行为训练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积极地与家长联络,充当学校与家庭的纽带,掌握学生的综合表现,分析家长的困惑与需求,并对其进行专业指导,便能改善家长的思想,优化其教育观念。
教育与社会相互影响又紧密相连。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更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社会应积极关注感恩教育,创造感恩的社会环境。首先,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措施,引导全社会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关怀和帮助,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遏制不良思想和低俗文化的影响,敦促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水平。其次,利用媒体的力量,在全社会倡导正直、公平、感恩、掌控等积极心理品质,大力宣传典型事例,营造培养积极心理的土壤。最后,社会机构应积极参与留守儿童教育的管理和服务,为其成长创设良好的条件,如设立留守儿童专项活动资金和援助物资;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依法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服务机构和专门研究机构等,为留守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
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创设感恩和掌控感教育环境,让留守儿童主动进取,勇于挑战,接受锤炼,成就自己,完美蜕变,从而实现精准的心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