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红
“教育界对女童教育定义的普遍理解是,女童教育是指对18岁以下女孩子所进行的最基础的学校教育,这种教育不但是每个现代人都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而且是使女孩子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基础。”[1]女童教育作为女性教育的起点,其素质的高低及教育发展的快慢,关系到整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而关注民族地区的女童教育是女童自我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对于弘扬民族地区文化、振兴民族经济、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将女童教育的关注点逐渐从创建女童教育的外部环境转向女童自身终生教育发展,通过教育来提高哈萨克族女童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1949年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各项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哈萨克地区女童教育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哈萨克族是我国历史悠久、人口超过百万的古老游牧民族之一。整体来看,我国的哈萨克族一直保持着相对聚居的特点,主要居住在新疆北部广大地区,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最为集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统计局发布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2015年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4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有哈萨克族1 257 627人,约占全国哈萨克族人口总数的80%。伊犁州直地区哈萨克族有472 242人,占全州总人口的37.6%。深入调查,探究教育的本真追求与本体价值最终如何在哈萨克族女童教育中得以体现。
21世纪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哈萨克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投入,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得这些地区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为了扶持牧区普及中小学教育,政府按规定给寄宿制中小学增设助学金、困难补贴等优惠政策。伊犁州直地区每年有3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公用经费补助和免费教科书,有5万余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学杂费补助,尼勒克、昭苏等哈萨克族聚居的4个县5万余名学生享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得益于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哈萨克地区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哈萨克族女童的学习环境持续优化,哈萨克民族整体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哈萨克族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可以作为衡量哈萨克族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指标,能直观反映哈萨克族各教育类别中人口受教育状况。调查可知,哈萨克族女童接受义务教育机会得到充分保障,男女受教育程度几乎没有太大差异,小学阶段女童受教育人数甚至略高于男童,如表1所示。
表1 2010年伊犁州直哈萨克族6岁及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状况(人)
数据来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统计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伊犁州直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Z].新疆统计印刷厂,2012.507-509.
在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和支持下,哈萨克族地区的女童和其他各民族女童一起接受现代学校教育,其在教育方面的权利进一步实现。同时,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多元文化特质明显的哈萨克地区正处于巨大的文化转型与社会变革的浪潮之中。地处西北边陲的哈萨克地区受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诸多制约因素使哈萨克女童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而需要在新的形势下研究新的情况和问题,不断推动和促进哈萨克女童教育持续健康地全面发展。
对照哈萨克民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女童教育的发展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哈萨克民族聚居地多为偏远的农牧山区,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地域条件较为艰苦。历史上的哈萨克族社会经济以游牧经济为主,生产方式简单,经济类型单一,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迟缓,经济不发达是造成当地女童教育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容易造成人口居住分散及交通不便,地域上的封闭和信息传递的闭塞都增加了教育投入的成本,不利于形成哈萨克族女童接受教育的外部有利环境。长期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哈萨克地区女童的教育起点低、发展较为缓慢。
教育在文化传统的传递、选择和创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教育又常常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哈萨克地区位于民族文化多元、城乡差异加剧、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的区域,在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的过程中,哈萨克族女童必须面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现代学校教育之间关系的问题,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要受到传统文化的式微、去性别化的制度以及身份焦虑、职业生涯阻隔等现实因素的束缚,学校教育中的学业期待、教材内容、教师教学以及学校设施又不可避免地复制和延续着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人们对两性不同的价值认识和角色期待等诸多传统观念,都不利于哈萨克族女童教育的持续发展。
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环境以及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女童发展的最直接因素。家庭贫困,家庭成员的教育水平往往相对低下,这样的家庭通常很难承担教育所需的各类成本,势必会影响哈萨克族女童的入学和学业进步。社会生产力不高、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贫困家庭一般对女童教育的需求不高。教育是一项长期投资,短时间内看不到回报,一些农牧区的家长受眼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认为子女通过上学出人头地的希望不大。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也无形中减少了哈萨克族女童父母希望子女通过受教育改变命运的预期想象,并打击了他们送子女持续接受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受自然地理环境及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哈萨克地区学前教育资源总体不足,布局不尽合理,发展不够稳定,影响到了地区整体办学水平。这些地区大多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仍有相当数量的学前哈萨克族女童无缘接受早期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还存在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尽管国家一直在大力推进教育的统筹规划和均衡发展,极力解决“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问题,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边远农牧区女童仍然是优质教育的最大需求群体。当地教育部门对非正规教育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专业建设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学生所学未必有用,职业教育不能解决哈萨克族女童后续自身职业发展需求。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偏远地区学校教师教学形式单一、方法陈旧,一味追求应试教育的现状使学校缺乏多样化办学形式,活力不足,吸引力下降。这使得高中阶段免费教育进展较慢,女童教育缺乏相应发展动力。
伊犁地处“一带一路”经济建设带的重点地区,政府应充分利用这一良好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本地区的特色经济发展之路,一方面加大经济投入,另一方面立足本土,发展生态旅游业、民族文化产业,以招商引资、项目投入等方式,大力发展哈萨克地区经济。通过校企合作推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引导农牧区经济多元化发展,利用当地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促进内源式发展是哈萨克族女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改善哈萨克女童整体受教育的环境,并从根本上改善农牧区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一个民族的传统、风俗、文化总是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深处,往往难以改变,因而要通过教育帮助哈萨克地区家庭获益,以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一要发展地区经济,改善农牧民生活质量,从而改变家庭教育环境和父母教育观念,确保哈萨克女童受教育的资金和投入。二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转变公众话语,挑战现有社会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男女平等的良好氛围,增强女童个体积极争取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意识,为哈萨克族女童的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终促进整个民族教育质量的提高。
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益、本土化的路径和方法,推进农牧区学前教育均衡快速发展。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及上级部门投入。继续新建、改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或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与义务教育阶段相适应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包括残疾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二是巩固完善城乡幼儿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大力推广“顶岗培训”“结对帮扶”等行之有效的举措;进一步办好州职业中专(师范)幼师班,不断提高幼师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以州级培训中心为平台,统筹“五级”培训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对学前教师,特别是农牧区学前教师培训工作,提升培训质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积极争取江苏对口援疆对幼教师资的培训和派遣支教,缓解学前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三是将义务教育延伸至学前教育阶段。优先配置农牧区早期教育资源,建立公立和私立机构的合作,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尝试非正规形式的学前教育,在较为贫困地区灵活举办一年制、半年制或短期学前班,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学前教育要求。
一是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加大经济投入。推动教育体制和文化模式的结构性变革,继续创新农牧区教师补充机制。加强教学实践改革,改进教学质量管理考核制度,增强教材内容与课程设置的适切性,通过教育自身的改革,提高哈萨克族女童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牧区薄弱学校倾斜,配齐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及附属设施,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保障弱势群体公平接受教育。三是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构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扩大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的覆盖面;加强内涵建设,积极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办学与多样化发展,建设一批基础学科、科技、外语、艺术和体育等见长的特色高中,满足各族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四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整合现有的中、高等教育资源,以伊犁州职业教育园区为基地,壮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以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加强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国家的政治意愿是推进深层次改革的先决条件。国家应在立法、财政投入、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等方面给予女童教育更多关注。在立法中,政府必须完备法律体系,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异质而多样的社会现实中,针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政策,特别是把入学和教育成就相对滞后的边远农牧区教育作为实现全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认识和调整教育体制的缺陷和公共政策的取向是促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成就机会的关键。在决策中,政府要重视扫除社会性别盲点,尤其在教育政策和行动上充分体现性别视角及其相关指标。政府实施的有关教育的优惠和补偿政策应该向最边缘化和处境最不利的群体倾斜,针对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制定包括时间、地点、课程、教育、语言和传授方式等在内的灵活可行的计划方案和经济有效的措施,避免“一刀切”或单纯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路径。
农牧区女童教育的发展重点已从确保入学和教育机会上的平等,逐步转向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积极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对于哈萨克地区女童教育的发展所能起到的引导和帮扶作用。新时期,政府需要考虑采取弹性策略,与利益相关者通力合作,将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社会团体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使决策者、执行者、目标群体、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影响,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中达到价值和利益的平衡,从而有效促进哈萨克地区女童教育的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做好哈萨克地区女童教育,政府应专门设立女童教育研究机构,长期跟进哈萨克地区女童教育,进行参与式观察与了解,使本土力量承担起通过形成本土化方法推进教育变革的角色。教育行政部门可组织各级各类学校或相关研究机构开展一些项目研究,将国际理念和学术话语以及地方政策密切联系在一起,唤醒人们的社会性别意识,推动当地性别主流化进程。研究部门开展的研究项目包括:适合哈萨克族地区女童教育的内容、方式和途径研究;女童接受怎样的教育才能更好适应未来就业形势的需要;关注留守女童、流动女童教育及其发展中的性别问题以及女童义务教育之后的后续发展问题;研究女童教育的性别敏感意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硬件设施对女童教育的影响等。通过深入、系统的项目研究,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可将贫困边远农牧区女童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及时合理解决女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将项目研究成果及发展策略应用于本土情境,转化为教育改革行动,最终融入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政策体系。
女童的教育问题超出教育本身,既是地区性问题,也是国家、国际性的问题,需要采取系统、创新的解决方案,更需要社会各阶层的通力合作,体现多元利益的表达。只有通过多方合力促进教育范式的整体变革,才能为哈萨克族女童教育可持续发展创设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