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情投入·勇担使命再出发
——贵州省习水县着力“两全一强”改革建设现代林业闻思录

2020-07-27 05:08艾前进文流刚王佳佳
中国林业产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习水习水县林场

文/艾前进 文流刚 王佳佳

脱贫摘帽后保持频道不换、靶心不散。习水县委、县政府在过渡期内,坚持政策措施不刹车,不撤驻村工作队,确保内生动力巩固提升,实现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林业部门把关爱山区林农稳定脱贫视为自身职责,加大力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精准发力集体林业的经济质效,坚决把最后的山头攻下来,确保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习国故里,绿洲红城。森林资源基础好的贵州省习水县,是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的发轫地和主战场,曾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出了“自强不息、不折不挠、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四渡赤水精神。奋进在新时代的习水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贵州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收”,让“百姓富、生态美”的嘱托,经济增长速度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稳居全省全国前列,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全省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整体脱贫摘帽。

习水林业助推精准脱贫的成果扎实,山区农民稳定脱贫更需林业经济勇猛攻坚。2019年春天,以向承强书记、陈钊县长为代表的县委县政府,顺应百姓新期待,提出了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创中国西部经济百强县的“两全一强”新目标。将基层乡镇工作经验丰富、县委机关和政府民生情怀深厚的改革者和实干家罗小勇,任命为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希望他带领全县务林人,通过林业产业建设“百亩户、千亩村、万亩镇”,用高质量的林业经济巩固脱贫成果,推动绿色发展。

做实做细做精准,绿化美化珍贵化。近两年来,习水县林业局党委班子成员,团结带领机关、基层和万千林农着力“两全一强”,勇担使命再出发,用“两山理念”检验管林护绿的初心使命,在敢闯敢试中树立了体系治理的改革旗帜;组织全县人民绿化山川,在使命履行中树起了生态林业的时代标高;深度开发蜜柚、花椒、方竹经济,在迎难而上中拓展出了产业富民的攻坚方向。森林覆盖率从2018年的57.39%提升到了2020年的60%。习水县在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林业改革、湿地公园建设、林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新作为,获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度认可,多项经验被国家和省市林业部门推广。2019年,国家10部委联合授予习水县“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上篇敢闯敢试 树立体系治理的改革旗帜

林业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资源就是发展生产力。习水林业自觉担负起森林生态建设保护的责任,生怕优美但脆弱的生态资源受损,但又坚决不走“守着绿水青山苦熬”的穷路,新一届领导班子坚持用体系治理的思维和行动,敢闯敢试,全面推行行业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改革后的国有林场建设生态文明的先锋作用,强化制度执行,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擦亮了绿洲红城的底色,打造出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习水。

用“两山理念”检验初心使命

管护习水生态,责任重于泰山。去年初夏,一场声势浩大的现代林业生产力标准大讨论在习水林业部门全面展开。从县局机关到基层林业站所和国有林场,从局场领导到普通职工,人人对照“两山理念”检验初心使命,找差距、查不足、定措施。确立的林业生产力的标准成为引领各级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的航标。

“领导机关心往哪儿想、劲往哪儿使,是最实际、最鲜明的导向。”局领导告诉我们,在转型跨越的思想洗礼中,局机关以上率下带头参加,边抓边带,边带边抓,引领带动各乡镇林业站和国有林场迅速掀起林业改革和建设新热潮,更让林业生产力标准进一步融入生态建设领域。

九龙山林场场长李远超告诉我们,新任局长罗小勇作风务实,上任不到半月,足迹踏遍了全县各地。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机关带头讨论,查找自身问题,为基层林业立起学习标准、树起改革导向。

局党委把党的政治建设与落实“两山理念”摆在首位,把“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化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工作抓手,全面推进基层林业自身整体改革,对照自查问题和巡视问题逐一破解,系统修订管理制度,强化体系治理现代化。党委担当改革重任,理论中心组学习与干部职工学习有机结合,累计组织常态化、制度化集中学习35次,开展新时代绿色大讲堂36期。

思想认识纠偏校正,改革行动归位正道。习水林业心向生态林业上想,劲朝民生林业上使,力往产业林业上用,钱向生态管护上投。习水县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林业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权限,理清权力清单36项;兑现退耕还林政策补助6263万元、生态效益补偿金1200万元、天然商品林补助资金740万元、产业帮扶资金500万元。

改革勇气开出新路子,群众智慧开辟新天地。习水林业组织骨干力量,会同林业科技专家,研究制定的“十四五”林业发展课题研究报告,改革意识强,规划定位准,实践创新多,有利于林业生态修复、林业产业、森林质量大提升。用改革推动工作创作,也培养锻炼了干部职工,机关相继有4名年轻干部走上中层领导岗位,10多名基层林场和林业站职工受到重用。

深化集体林改助力乡村振兴

脱贫摘帽后保持频道不换、靶心不散。县委、县政府在过渡期内,坚持政策措施不刹车,不撤驻村工作队,确保内生动力巩固提升,实现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林业部门把关爱山区林农稳定脱贫视为自身职责,加大力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精准发力集体林业的经济质效,坚决把最后的山头攻下来,确保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生态优先、产业富民”。12年前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使山区农民吃下了分山到户的“定心丸”,经营管理能力和收益逐年有提升。为了稳住部分山区林农的“靠山吃山”路,保住林地经营的“钱袋子”,习水县在贵州省和遵义市林业局的支持下,林业部门联合各乡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结合产业发展、林下经济等工作统筹推进,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近年来,习水林业以生态扶贫统揽工作,组建林下经济产业专班,深入基层培训林农,编制林下经济实施方案,推广实施的效果很好。

全面消除绝对贫困,靠前服务的林业有为有位。虽然林业部门自身的经济条件弱,但山区农民特别是林农长期依靠林业,把林业当作“娘家人”。全局共派出结对帮扶干部77人,包组干部22人,包村领导3人,结对帮扶贫困户407户。面对繁重的帮扶任务,局党委和局领导要求帮扶人员下到村组,服务群众全心全意,不搞虚情假意,真心实意为帮扶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帮扶干部职工一心一意化解难题,让帮扶群众始终感到自己在“服务区”,他们急帮扶群众之所急,解帮扶群众之所困,以良好作风温暖帮扶群众的“心窝子”,历经几年的努力,407家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不少家庭成了乡村林果产业致富的好样板。

绿色习水

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全县活用生态护林员聘用政策,2019年录用1665人,大多是连续聘用人员,2020年还增加了500名生态护林员。近年来,全县通过林业项目和产业资金扶贫累计800多万元。在退耕还林产业发展中,优先满足贫困村组和贫困户,对异地搬迁户根据农户意愿,全部纳入退耕还林范围,优先安排经营主体实施退耕还林培育特色产业基地,林业建设用工,优先满足贫困户和已脱贫户。

引导国有林场融入镇村谋发展

国家解难题,林场当回报。习水县3个国有林场守护森林资源22万多亩,曾经很困难,在新一轮国有林场改革中,县委政府用好用活国家和省、市政策,实施“山定权、树定根、场定性、人定编”的体制机制大改革,视场情定性为独立法人的公益事业单位、事企合一、企业单位,179名干部职工全部落实事业编制,退休职工妥善安置,财政保障林场运转和职工工资及“五险一金”等费用,基本民生无忧愁。2019年,县林业局引导林场跳出林场建林场,“不做林中原始人,要做林中社会人”。副局长王林波对林场职工说,改革的效能怎么样,林场所在地的乡村组织和百姓大众最有“打分权”,能否守好用活森林资源,对接乡村振兴需求则是最根本的“打分标准”。近几年来,3个国有林场大开山门,融入地方镇村大开寨门,场镇场村融合,共建美丽生态、美丽生活、美丽经济,“三美融合”使林场管护的森林生态资源变得更美了,乡村精准扶贫使务林农民变得更富了,提供林业技术助推林场周边的一村一品产业更强了。

管护森林资源,建设美丽生态。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九龙山林场,管护林地3万多亩,其中公益林超过90%,全都确权颁证。林场联合林场周边林农共同守护森林资源,一名护林职工说,他在山林值守了20多年,改革使自己在深山老林中端上了“铁饭碗”,他表示要把责任扛在肩上,保证自己守护的山林不进火源,树木不被盗伐损毁。

开发乡村生态资源,旅游提升美丽经济。改革为国有企业性质的飞鸽林场,森林覆盖率高达95.8%,林场带领林场内和周边农民,一如既往地深度开发森林旅游,形成春赏百花、夏享清凉、秋观红叶、冬踏瑞雪的四季游。近年来,林场结合县全域旅游开发总体规划,调整树种结构,大力营造景观林,使林场和周边农村的森林康养功能大大提升,被省林业局命名为康养休闲型林场,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将其列入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场村共建消“痛点”,共建美丽新生活。定性企事合一单位的土河林场,针对驻地良村镇大安村农民增收难,返乡创业缺少场地、融资等“痛点”,运用林场灵活的开发建设机制,带领林农着力市场联营苗木和森林旅游服务,帮助农民就业、创业、增收,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中篇勇担使命 树起生态林业的时代标高

“山为锦屏何须画,水作琴声不用弦”。面向重庆,背靠遵义、贵阳的毓秀习水县,依托习水、赤水两条“美酒河”扩大“酒”天地,生态地位非常重要。习水林业结合林业职责和地方经济要求迎难而上,以做好森林资源建设保护的志气、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气、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朝气,绿化山川补短板,美化城乡造景观,珍贵化扩绿提质,每年造林超过10万亩,在筑牢生态屏障的使命担当中,树起了生态林业建设的时代标高。

绿化山川补短板

改革添动力,创新增活力。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考验面前,往往偏向“金山银山”,通道不畅在于林业资源管护制度有“短板”。近年来,习水县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制”,制定出了一整套符合习水林情、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并全方位实施,使一山一坡、一园一木专人专管,加快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对无保护价值的错划区域予以剔除调整,对交叉重叠的自然保护地进行合并管理,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

习水县东风湖国家湿地公园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习水县并不缺林少绿,但距离“美酒河”生态保护还有一定距离。习水林业着力提升森林质量,以经济林、防护林和大径材培育为主体,全面推进国土绿化特别是习水河、赤水河的县域内森林生态防护工作。近几年来,全县启动习水河畔还绿于河建设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对习水河流经的寨坝镇、大坡镇、三岔河镇和程寨镇50余多公里的河段流域山林补植补种,生态修复废旧矿山。同时,绿化乡村公路56公里、河道两岸84.3公里、村镇节点120个,累计造林3万亩,建成了习水河绿色经济带。贵州、四川、云南学习联动,用生态林业保护“美酒河”,感动的茅台、习酒、宋窖等6家酒业公司筹资重新崖刻“美酒河”。

林长制补“短板”,“林长治”谋作为。陈钊县长走到哪里都不忘身上的县级林长职责,先后深入到各个林场和乡镇实地调研,帮助解决监管队伍和工作机制建设的现实问题。林长制带动全民义务植树,2020年春天,全县设立义务植树点26个,各级干部和职工义务造林近千亩,植树5万多株。森林资源保护成为全民共识,近两年来,全县加大森林资源“六个严禁”专项行动,涉林案件减少,实现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以内,无公害防治率控制在95%以上、实现森林火灾“零”目标。

美化城乡造景观

公园生态秀,湿地风光美。美丽森林生态为林草兼具的习水县,装扮出了最美的“颜值”。林业主导的箐山森林公园、东风湖湿地公园、文昌公园、习部森林小火车等项目陆续建成,将县城周边20万亩森林、天鹅湖等8个环城水体串联起来。近年来,林业着力城乡美化造景观,重点打造各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景观带,突出抓好适生优质珍贵树种、彩叶树种的新造和补植补造,让景区景点焕发“青春态”,变身森林生态旅游“优势股”,增强山水生金的持续发展“动力源”。森林生态景观美化,完成了草莲坝至土河景观提升绿化工程、大水至三岔河美化绿化工程、湿地公园科普馆建设项目、土城至醒民赤水河沿岸三角梅基地建设项目,带动城区发展,多个房地产项目落户习水,县城面积拓展至30多平方公里。

夕阳西下,森林小火车轨道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笔直延伸,穿越城北一线。习部森林小火车是习水重点森林生态旅游项目,是推动习水发展的核心之举。林业部门配合承建单位倒排工期,注重景区细节,对廊道修建、荒坡治理和边坡绿化并举,花、果、树种植并行,打造出了小火车轨道的沿线景观,释放出了小火车项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山依水而妩,水依山而媚。习水林业探索湿地保护与利用双赢之路,打造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创建的东风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24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82公顷。公园内建有一个大花海,飘带桥是观景、赏花和休闲的最佳地。近年来,县林业在试运行的情况下,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提升景观质量,改善公园水质净化和生态环境,高标准新建人工浮岛和宣教馆。2019年12月25日,一次性通过国家林草局的国家湿地公园验收工作,成为习水又一张城市生态“金”名片。

生态优先把保护摆在首位,水清岸绿还湿地生态之美,共生共荣让城市融入自然。习水县立足森林生态,全力做活“兴旅”文章,仅2019年,林业系统申报的森林旅游和康养基地项目中,荣获2个国家级基地,2个省级森林村寨、13个森林人家,北部片区的森林旅游红红火火。

珍贵化扩绿提质

习国故里出好材,老树精灵天地秀。习水县曾是历代朝廷的“皇家木场”,自然保护区的深山里还有很多古树级的珍贵楠木。今天的美丽习水,好林子、大径级林木主要集中在国有林场和偏远乡镇的深山里。

优质大径材资源是市场的急缺资源,也是务林人义不容辞的重大职责。近一个时期,国家重视大径材培育,实施了一项国家储备林建设战略。近年来,习水县林业局抢抓机遇迅速启动项目建设,不仅在2019年投资2.5亿元先期完成了3万亩,而且将其纳入到“十四五”的总体规划中,确立了再筹资金53亿元,建设项目55.6万亩的大目标。

扩绿提质建设国储林,引领木材培育走向珍贵化。原飞鸽林场场长周业华对我们说,县委政府和局领导班子对国储林建设项目很重视,遵义市林业融资专班和贵州省林业局、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对习水的支持力度大,使这一重大项目在去年7月份就落地并展开建设,加上前期的苗木准备工作到位,确保了市场化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实施的3万亩一期项目受到省市肯定,被县政府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

习水县林业局分析认为,贵州可退耕还林地将已经用完,“十四五”期间不会再有退耕还林项目,必须顺应国家林业转型发展大势,把建设国家储备林二期项目作为全县未来五年的重大任务。他们联合各适宜乡镇、国有林场和市场主体的集体力量,着力河谷地带的生态修复,重点对赤水河、桐梓河沿岸已实施的退耕还林地,进行有效的扩绿提质,精心培育千年秀林,从根本上改变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

习水林业结合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对现有人工纯林逐渐采取措施修复,建设以乡土树种、珍贵树种、深根系树种为主体的阔阔混交、阔叶混交林,科学管理建设大径级珍贵用材林,拓展生态习水的绿色崛起之路。

下篇迎难而上 树好林业产业的攻坚方向

习水县的“两全一强”与兴林富民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消除这片土地上的绝对贫困,让人民群众富裕稳定,美丽生活。地处娄山山脉的习水,地势海拔高差大,东、中高,西、南低,决定林业产业、林果经济不能搞“一县一业”的“步调一致”,也不搞“一村一品”的分散经营,必须“因区兴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品质提升,科技助推“育主体”,利益联结“带农户”,确保“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通道转换下的产业增长。全县在保留古树茶、林下菌、中药材等传统林下经济的同时,集中精力、财力、智力,在低山区改良扩种蜜柚,中山区集约发展花椒,高山区大师引种方竹产业。近两年来,全县围绕三大产业迎难而上,新建、扩建、低改16万亩,树立了林业产业的攻坚方向,让新时代的习水大地绿起来了、富起来了、美起来了。

低山改良扩种蜜柚结硕果

最早引种蜜柚的隆兴镇淋滩村,位于“四渡赤水”渡口旁的河谷地带,结出的蜜柚甘甜可口,被当地群众誉为“红军柚”,过去主要靠林农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小规模种植。县林业局将其纳入新时期的三大产业统一规划,在南部乡镇和其他乡镇的局部河谷800米以下的低山区重点推广,涉及12个乡镇。

长征青杠坡战斗遗址被绿色青山围绕

产业发展30多年来,存在着规模小、低质低产等问题。习水县成立蜜柚发展专班,林业局组织专家对产区种植户,分片区、分批次进行技术培训,在果树下面设课堂,根据林农的问题逐一解答。仅2019年5月至今年5月,就对12个乡镇培训21场,参训人数520人,引导种植主体对柚园进行低产技术改造,并分散到一家一户进行技术督导,使果农们掌握了种植和抚育技术。去年全县建设蜜柚基地2.05万亩、补植完善1万亩,今年春天新建了2万多亩,历年来的种植面积已经接近“十四五”预规划的10万亩,目标是将蜜柚培育成习水地域标志品牌。全县现有蜜柚经营主体121个,其中专业合作社26个,大户95个,平均每个经营主体经营规模近120亩。

修剪不能误,一误误两年。土城镇、同民镇、二郎镇、醒民镇是传统的蜜柚产业镇,涌现出了幸福村、胜利村、钢铁村等蜜柚种植专业村。今年春节刚过,县林业局党委委员袁刚带领6名高工,巡回到这些镇村,组织32名护林员和376果农中“匠人”,给果树修枝、防虫,运用“两撒两壅”新技术施肥,让每一个村组、每一片果园、每一户果农都享受到先进技术的“福佑”,赢得一个丰收年。

中山花椒开启幸福新生活

种植林果产业高山、低山比较明显,容易确立主导产业,中山产业是林业经济领域中的一道难题。而习水总体呈现中山峡谷地貌,海拔800~1200米的面积共有121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9%,产业制约了山林开发和林农致富。前些年有些林农集中种植花椒9000多亩,每亩近万元的效益,撬动了全县的荒山开发与利用。县林业局从中看到前景,向县委政府申报,在中部和东南的中山区大力发展花椒主导产业。

县领导十分重视这一意见,成立花椒产业指挥部,任命县政协主席王仲勇任指挥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松任常务副指挥长、县委办副主任冯弢、县林业局局长罗小勇任花椒办公室主任。2019年在桑木、二郎等乡镇栽种花椒3000多亩,2020春天扩种45000亩。县委书记向承强率工作组深入到二郎镇调研,赞誉花椒产业质效双佳,发展迅速,是习水发展的主导产业,林业和中山区的乡镇村组要统筹利用土地资源,将其转化为产业发展的资产和资本,让农民变股东、变股民。

二郎镇按照向承强书记“变资本、变股东、变股民”的发展方向,打响了花椒产业擂台赛。资源“先天不足”的二郎村产业零散,一颗花椒成为招商引资的聚焦点,形成了“公司+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一天签订了建设1000亩示范点的合作协议,创造了惊人的“二郎速度”。青峰沙坝联村党总支探索“公司+支部+带头人+农户”的四方合作模式,让有资金储备、有致富能力的农村党员积极参与花椒产业,30多名党员率先在花椒基地除草、整地,将党旗插上了花椒山的地头上,展示出一种特别的精气神。大桥村土地资源稀缺,曾有过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的“硬伤”,他们在县、镇林业技术扶持下,村“两委”主动担当,反复比对地块,走访询问群众,盘活荒山荒坡、撂荒地、田地边角,建成了花椒基地300多亩,其中160亩连成一片。

在扩大种植的同时,县林业局协同种植主力公司,会同专家研究开发附加值高的花椒高科技保健养生产品,通过功能化产品撬动市场,带动整个中山区的产业转型。

高山方竹未来定有大天地

山山有竹,四季有笋。方竹分布在南方地区的高山上,竹笋肉丰味美,成林后具有较强的观赏康养功能。方竹产业加工在周边的桐梓县早成气候。习水县仙源镇、官店镇和桃林镇拥有原生方竹资源,组织引导可以在全县占有“半壁江山”的相对高山区集中发展,打造一条新的林业产业链。

2019年,在仙源、官店两个镇成功实施方竹笋栽植1139亩的基础上,县林业局组织扶贫、农业、产投集团和桃林、官店、仙源、温水、双龙等乡镇领导到或分管领导,深入到遵义市桐梓县、四川省峨眉市,专题考察方竹产业的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模式和产品加工、产销对接等经验,并向县政府专题报告,成立竹产业工作机构,给予政策支持,提前做好优质种苗繁育,力争3年内在北部高山区发展方竹林10万亩。县委县政府支持林业作为,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新建方竹基地2万亩、改造低产方竹林3万亩、改培方竹1万亩。

仙源镇是习水县海拔最高的乡镇,境内山脉纵横、层峦叠嶂,优美的自然环境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毛坪村驻村流动党支部书记张启国,在县林业局和镇政府支持下,带领村民种植管理方竹笋1万多亩,直接带动群众100多户,惠及村民600多人。

结构调整美生态,栽种方竹富百姓。今年春节期间,县林业局配合官店镇政府,对返乡民工宣传方竹产业,调整种植结构,培训管理技术,使800多户种植方竹5000多亩,带动3000多人在家乡就业增收。先期发展户已经尝到甜头,村民刘永怀说,在林业的技术支持下,一亩地采摘1000多斤,收入3000多元。帮扶何村折第一书记段明禹在产业主推中,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公司和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撑和产销对接,让种植农户有好销路。

县林业局从镇村大户和农民的种植经营行动中,看到了产业发展的新未来。他们整合资金和科技力量,进一步精深打造样板基地,协调县政府加快建设加工厂、研发产品、拓展销路,做到一年四季有上市产品,最大限度地实现方竹笋的价值。

有抱负的人干有抱负的事。通过“两全一强”目标下的林业改革创新观察,我们欣喜地看到,习水县把兴林富民当作最大的政绩,县镇村组爱护森林生态资源,把提高林业生产力视为“寂寞的长跑”,从现在到“十四五”的接力跨越和拼争,必然赢得决定性胜利,打造出更加美丽中国的“习水篇章”!

猜你喜欢
习水习水县林场
习水县关工委受习水县委表扬通报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中国建筑(三章)
习水县关工委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
习水县离退局举行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工作宣讲会
习水探索
贵州省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