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明
摘 要:在中职院校实施德育与就业导师制,积极探索中职德育的工作模式,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因此践行就业导师制,注重德育与就业工作的相互结合,有效实现中职院校育人队伍的发展。
一、中职学校实施德育与就业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就业导师制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根据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认知水平,帮助学生解决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同时在思想上给予相应的引导。因此,就业导师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势以及制定個性化的教育,能够将学生的就业状况与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相互的引导,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将就业导师制加入中职学校育人队伍的过程当中,能够调动教职工与育人的积极性,提高就业工作在德育内容方面的发挥,从而在培养学生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三全育人的新局面。因此跟踪就业导师制,不仅能够加强班级的管理,同时针对于学生的就业工作展开,提供了有效的德育理念,能够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二)形成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对于就业导师制能够产生一定的认同感,实现师生之间的指导和沟通,可以增加学生的安全感以及归属感。在学生成长或者就业问题上,通过就业导师能够加强学生在就业工作当中的指导。这种育人模式可以提高师生之间的关系,有效促进师生之间实现良好的和谐关系。
(三)就业导师制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就业导师制,是为学生解决就业工作开展就业平台的重要模式,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就业导师工作绩效的考核以及研究,提高学生的求职理论水平和素养。在学生学习工作过程中,通过就业导师能够制定合理的计划,关注学生的成长状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导师的指导和建议,对于学生加强思想引导以及职业规划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职业素养。实现德育工作的示范作用和有效作用,为探讨中职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因此,就业导师制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形成长效的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品质。
二、中职学校实施德育就业导师制的对策
(一)提高作业导师制的综合考评体制
在中职学校的学生思想以及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需要解决德育工作中教师队伍的融合,建立相应的制度,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实现中职学校育人的基本模式,就需要综合考评和跟踪导师制的基本现状,从制度政策以及导师制对接的重点班级、学生名单具体化,将工作纳入到每年党建创新争优的活动考核范围,并实施一定的考评,跟踪学生就业状态。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工作和学习进行关注的方式,同时也是为了提高中职学生学生就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的对策。
(二)建立家校联合的导师联系制度
实施德育与就业导师制度,不仅是中职院校德育的创新工具,同时也是实现就业工作的重要措施。为了促进中职学校的学生能够健康成长,需要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工作中。因此,建立沟通的有效机制,促进家长与就业导师之间的相互联系,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建立与家长的联系,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有效地提高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建立和整合中职学校就业导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中职学校为就业导师提供一定的工作平台以及途径,需要学校能够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充分利用就业课堂以及网络平台,对关于就业知识进行运用以及实践操作,为学生和教师搭建不同的专业训练平台,构建导师对于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指导。这就需要建立和整合就业导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四)加强就业导师制的保障机制
完善中职学校就业导师制的保障机制,需要对学生的人才培养以及就业导师的工作环境进行相应的改变。这不仅加强就业导师制运行经费的支持,同时也能够充分地利用学校的硬件以及软件设施开发有利于学校以及企业构建的合作平台,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平台和机会,从而加强技术性条件设施建设以及工作的保障机制。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就业导师制队伍的建设,需要在专业成长的基础之上,针对学生提供一定的就业指导,充分利用企业以及学校的资源完善就业导师队伍建设,从而为培养中职学校的人才提供有效的指导,加强在就业过程中的重要理念问题,将德育工作与就业导师制相互结合起来,全方位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学校的就业导师制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相互融合,在注重学生满意程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这不仅仅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坚持三全育人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就中职学校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有效调整中职学校教育人才的基本概念。
参考文献:
[1]许雍容.就业视角下中职德育教学策略探究[J].才智,2019(09).
[2]郭芸芳.浅谈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实践德育工作的育人模式[J].才智,2019(05).
[3]刘晓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中职德育教育模式[J].才智,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