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根
【摘 要】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探索潜能,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主要从创设情境、互动交流、开展探究、展示作品等角度阐述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法;策略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创设明确的任务情境,让学生通过一个个任务的解决,促进知识的习得、技能的提升。教师以任务贯穿课堂,让学生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进行问题的探究、任务的完成。教师要激活学生的认知储备,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任务,引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让他们自主选择内容、设计探究任务,其主体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使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是要发挥主导作用,要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的帮助者,要依据学习内容营造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探求欲望。教师要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内容,要营造出真实的氛围,促进学生对内容的感知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能主动查找资源、分析信息,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寻找多样的解决方法,能形成创新思考的能力。任务是主线,教师要合理把握重难点知识点的比例,任务有真实性、开放性、操作性、适当性,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發展。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力求真实,贴近学生的生活,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任务的感知。教师提出的任务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他们讨论学习主题、讨论完成任务的方式与步骤,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索提供指导、监督,向他们明确学习重点,在他们小组讨论遇到困难时予以点拨,帮助他们完成任务。教师要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了解学生从课堂中获得的收获,也发现存在的不足。通过有效的评价,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也能促进他们评价能力的发展、信息素养的提升。
审视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部分教师情境的创设变得模块化,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学生的认知兴趣不太契合,学生难以获得真实的体验,只是为了凑合一个教学过程,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干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任务的设计具有封闭性,学生选模仿实例,再去自由设计自己的作品,任务驱动被异化为练习,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他们的思维能力难以得到真正的发挥。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不够重视,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任务往往交给能力强的学生完成,其他成员不去思考。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如何提高任务驱动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教学情境建立学习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实践性的任务驱动学生去探索、思考,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思维,促进信息素养的提升。教师创设情境要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能驱使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学科的优势,以图片、视频等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也可以呈现学生的作品,这样远比语言的叙述更有吸引力。如在《动画基础知识》一课教学中,教师播放视频《哪吒之魔童降世》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说说哪些画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让学生说说小男孩画的是什么?视频最后展示的画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画的内容前后有什么关系?在情境创设后,学生要明确学习任务,产生学习动机,学生在解决任务中实现有意义的建构,形成探索求知的能力。
二、互动交流,分析任务
每个学生的认知背景、学习能力有差异,他们对学习任务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在学生分析时,教师要予以必要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教师要将学生异质分组,明确学习主题,将大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能促进他们对任务的解决。如在《体验交互动画的制作》一课教学中,教者明确一系列任务,先出示任务:在“新丝绸之路”的动画中,列车要先停留在重庆站装载货物,通过第一帧的代码要停止播放。接着,在动画中通过按钮添加代码让列车从重庆出发,学生针对按钮外观、鼠标操作、动画的播放状态展开讨论。最后,让学生比较关键帧和按钮分别添加“stop”代码的动画效果有何不同?学生在任务交流中学会主动思考、积极分析,掌握了添加代码的知识与技能。
三、开展探究,解决任务
教师要将任务加以分解,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让他们积极地探索问题。在学习新知时,教师可尝试让学生去摸索、模仿,通过沟通交流解决难题,必要时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的帮助不是全盘地将解决方案告诉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支架。如在学习美化表格内容时,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表格包括哪些内容?哪些地方可以进行修饰?哪个操作可以进行修饰?教师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提出不同学习任务,能力不足的学生可以完成基础任务,而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完成拓展任务。
四、展示作品,多元评价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在作品展示中增强动机、提升学习自信,帮助学生调整后续的学习,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评价量表,提出合理的评价内容。评价的方式要多元,要从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能力等方面引导学生评价。学生在自评与他评中掌握评价的标准,能从学习态度、任务计划、合作精神、独立探索、作品展示、创新性等角度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能清晰地认识自己存在的闪光之处与不足。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采用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明确的任务,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去获取、加工、表达信息,形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占宣.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2).
[2]刘增厚.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
[3]张保霞,梁显丽,媛媛.任务驱动法在预料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