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质性研究方法

2020-07-26 14:22梁莹
新闻传播 2020年2期
关键词:质性研究理论基础困境

【摘要】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与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相对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近年来,质性研究方法在新闻传播学领域有了更多的应用,本文将尝试在总结国内有关质性研究的方法论文章基础上,对其定义、理论基础,以及特点和局限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质性研究;理论基础;困境;特点

一、质性研究的定义及主要方法

质性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国内学界(陈向明,2008),但对其定义和具体学术名称却无统一定论,有学者译“定性研究”(如沃野,2005),也有学者译“质化研究”(叶浩生,2008;秦金亮,2002)。国内质性研究最初介绍者之一的陈向明在《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一书中对定性研究和质性研究进行了区分,她认为,“定性研究更多是研究者个人观点和感受的阐发,通常结合社会当下的时弊和需要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说或提供建议”(陈向明,2000:23)。因此,将Qualitative Research译为“质性研究”更为合适。而对于这种研究范式的定义,本文认为可采取陈向明的归纳,即“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理性探究,使用归纳方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行为”(陈向明,2000:12)。质性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综合了人文类、社科类甚至一些物理科学的特征。在具体研究方式上包含广泛,民族志、实地调查、扎根理论、焦点小组、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都可以结合实际的研究对象及研究问题在质性研究中进行运用。在实际操作阶段,质性资料的收集方式可归纳为访谈与观察两种类型,而根据具体的研究展开形式,又可将访谈归为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式访谈,将观察分为参与式观察及非参与式观察。质性资料的分析方式可根据其最终取向,归纳为描述性和理论性两类,其中描述性通常追求对研究对象进行解释和深描,而理论性则追求通过质性资料分析归纳出相关理论。

二、質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跨学科特征也反映在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多重研究传统与理论思潮曾对它产生影响。沃野(2005)认为,在哲学、社会理论上,现象学、诠释学、本土方法论、符号互动主义、个性基因学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对质性研究产生了影响。张汉(2016)认为质性研究在本体论上是反基础主义的,但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既受到了阐释主义的影响,也受到了实证主义的影响。叶浩生(2011)认为质性研究是建立在现象学、释义学和建构论的基础上。陈向明(2000)认为质性研究的理论渊源包括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从理论取向而言,这些学科传统能大致归为三个类型。其一为自然主义传统,对研究对象的考察和分析注重后实证、经验主义,对研究结果则强调“可靠”与“真实”。其二为阐释主义传统,强调以研究者自身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解释性理解,关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和共情。其三为后现代的批判意识,关注研究本身所嵌入的文化、政治和权力等社会关系,强调知识对社会的建构作用。

三、质性研究的特点

叶浩生(2011)认为质性研究具有重视整体和综合分析,同时关注个别代表案例,强调扎根于社会情境,注重研究中的关系取向等几个特点。秦金亮(2002)提出质性研究在研究态度、策略和书写等层面都具有人文精神特征。陈向明(2000)认为,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逐渐演化发展的研究过程、归纳式的方法、研究关系的重视是质性研究的五个特点。本文在整理前人研究精粹的基础上,结合质性研究具体实践过程,认为质性研究的特点可归纳为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开放式的研究过程、人文主义的研究精神。首先,质性研究强调在自然情境之下探究社会现象,将研究对象置于社会现实环境中进行全面考察,同时注重对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相关性进行全面探究,这些本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其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其次,区别于量化研究提出理论假设到验证假设的严密过程,质性研究的整个过程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它并不要求研究者一开始就提出具体的理论假设,而且允许研究者结合自己经验材料不断地修正研究问题,根据新的问题再不断修正研究设计,具有更多灵活性。最后,质性研究强调研究者的体验、观察和感受,以自身的“在场”深描研究对象的故事和意义,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关系的建立,尊重被研究者的主体性,与“人”的日常生活更加接近,具有相当人文精神特征。

四、质性研究的困境

郑庆杰(2011)指出,质性研究困境在理论上表现为主体间性和表述政治,在行为上则体现为参与行动,它们会贯穿于研究者的整个研究过程。社会学者应星(2016)则聚焦我国质性研究实践指出,“朴素经验论”与理论素养、“家乡社会学”与样本选取、修辞术与想象力、民粹主义想象与“理智的正直诚实”之间的矛盾是质性研究的四个困境,可能导致最终的研究成果缺乏真正的科学价值。这些困境正是由质性研究人文精神特征所带来,反映了质性研究操作者在“社会人”与科学工作者之间的博弈。

不过,任何研究范式都无法做到万能,聚焦于深描社会现象的质性研究自然不会有量化研究统计数据体现的样本代表性,而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自然无法回避主体间性问题,因此,对于质性研究的困境而言,更加值得讨论的是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尽力回避或做得不够成熟之处。因此,本文认为质性研究首先需解决的第一困境即是经验描述与理论抽绎的博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若过分迷恋经验实践,而忽视从中层甚至宏观理论层面去思考经验问题,最终导致研究丧失学术价值。其次,个人学术场域与客观学术取向之间的博弈是质性研究的另一个困境。正如布尔迪厄和华康德(1998)所指出,研究者自身所处的学术场域会对其学术惯习产生影响,研究者需要不断去反思和克服这些性情倾向,尽力在研究过程中做到客观。最后,泛化材料与问题提炼也是质性研究的一个困境。质性研究者通常需要在海量的经验材料里不断归纳总结,修正研究问题,找寻到自己的研究价值,同时还要利用学术叙事手段将这些故事讲述出来,在这些泛化的材料之中,必须要不断依凭“社会学的想象力”,发掘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结语

在质性研究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很多理论问题及实践操作仍在摸索之中。陈向明将质性研究比喻为一把容纳多样学科的“大伞”,有时甚至延伸至反学科领域(陈向明,2000:6)。正是因为质性研究方法包含内容的庞杂,及其不断追求扎根社会现实,对日常生活进行解释与生描的特性,很好地体现了社会科学的“人”性。

参考文献: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2]徐沛,张放,张艳.传播研究方法基础[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

[3]陈向明.从“范式”的视角看质的研究之定位[J].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4]陈向明.定性研究方法评介[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3期.

[5]陈向明.质性研究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J].教育科研与实验,2008年第2期.

[6]沃野.关于社会科学定量、定性研究的三个相关问题[J],学术研究,2005年第4期.

[7]赵鼎新.社会科学研究的困境:从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谈起[J].社会学评论,2015年第3卷第4期.

[8]张汉.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是截然对立的吗?——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辨析[J].国外理论动态,2016年第5期.

[9]郑庆杰.“主体间性——干预行动”框架:质性研究的反思谱系[J].社会,2011年第3期.

[10]叶浩生.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对立及其超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9期.

[11]秦金亮.论质化研究的人文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7期.

[12]应星.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再反思[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8卷第4期.

【作者简介】梁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7级研究生。

猜你喜欢
质性研究理论基础困境
跟踪导练(一)
关于高职学生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的质性研究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沙盘游戏疗法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质性研究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