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守伟
那一年,我担任平行班的班主任。班上有两个女孩:谦谦和婷婷。两个人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而且座位是前后排,所以,她们上课难免会窃窃私语。
我找她们谈心,告诉她们上课的时候不要讲悄悄话,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听讲上。她们嘴上答应得很好,但上课还是忍不住说上两句。于是,我调整了她们的座位,一个在前面,一个在后面,中间隔几个小组。我想:这下看你们怎么讲话。
谁知,她们讲话不成,便传起了纸条。我又找她们谈话,她们向我保证:老师,我们上课不讲话,也不传纸条了,请您相信我们。
事后,谦谦和婷婷的确不在课堂上讲话和传纸条了,但是,她们改用眼神了,时不时互望,有时会意一笑。我气急了,当着全班同学批评了她们。
于是,课堂上也看不到她们以眼传神了。
后来,她们分别给我写了一封信。
婷婷在给我的信中这样写道:
“老师,我的成绩下降了,但请不要将原因归咎于两个人坐在一起。两个朋友坐在一起也有好处。比如,可以取长补短,互相监督,一起进步。我们有时候在课堂上讲话是探讨问题,只是您太留心观察我们,就觉得我们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您说的问题,有的确实存在的,但您不能只看到我们不足的地方。我们信任您,才会与您好好谈心,可是越谈结果越糟糕。最后,请求您把我们的座位换回来吧。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不会再在课堂上讲与学习无关的话了,求求您了!”
这封信的背面,是谦谦的信,她这样写道:
“老师,我换了座位后,就和小欣那个瞧不起我的人坐到一起了,他是不会教我题目的,所以,我的成绩说不定会下降得更快。那不是适得其反么?我知道,我给您添了许多麻烦,但是我会努力的。请您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好吗?”
从她们的来信可以看出,座位分开了固然能使她们不再上课讲话,但也使她们失去了情感依靠与寄托。她们虽然明白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对老师的做法仍然不满。
唉,座位虽小,引发的问题却不小。反思过后,我认为问题可能出在我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上,因为沟通不当,我的举措没有得到她们的理解,反而造成误会,让他们无心向学。
我决定调整工作重点:一是提升婷婷和谦谦的学习动力,二是培养她们良好的学习品格,重点培养适应能力和自控能力。
要提升她们的学习动力,首先要建立共同愿景。我找来了谦谦和婷婷,和她们开始新一轮的谈话。这一次谈话,没有指责,没有批评,只有心平气和,只有敞开心扉,只有平等交谈。通过交谈,我们明确了共同愿景。关于座位,我让她们自己选择,她们决定先分开试试看,但新的同桌得由她们挑,既保证上课不讲话,又能帮助她们。
建立了共同愿景,情况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还要推动师生对话。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不能高高在上,俯视学生,而应该与学生共同成长,在对话中一起提升。只有师生双方平等对话,才能让学生敢于表达,相互合作,勇于探索,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从而产生成长的愉悦感。对话还需建立稳定的对话机制,我向谦谦和婷婷公布了我的手機号、QQ和电子信箱,她们可以给我写信,可以当面对话,可以QQ对话。这样,我就可以及时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解决她们的实际问题。她们也乐于和我交流,探讨问题。
经过我和谦谦、婷婷的共同努力,她们对我的做法已不再反感,甚至能够愉快接受,并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我和她们成了好朋友,她们的学习更加积极了,情绪控制能力也显著提高了,学习也更加有毅力了。
座位引发的风波就这样结束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