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兴建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401120)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实现教育现代化,关乎国计牵动民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然而,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和学生学习侧在结构、质量和水平上尚未完全匹配,“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
问题的关键因素是体制和机制。深化虚拟网络促进中职工业机器人“交互式”学习的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
中职工业机器人网络与学习方式改革的不完善,使得学校和教师、学生之间教与学缺乏有效约束力;中职职业教育与新形势下发展规划不同步,致使虚拟网络与机器人“交互式”学习普遍难以深入,流于形式。一方面,虚拟网络与机器人“交互式”学习推进缺乏专业人才支撑,推行掣肘;另一方面,学生对虚拟网络与机器人“交互式”学习不能很好适应,效果欠佳。主要表现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三大方面问题:见图1。
图1 问题表现示意图
政府部门、中职学校、教师、学生等对接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不明确。缺乏对参与主体的权利,进行必要的监管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中职机器人学校、教师和学生得不到充分保障,师生参与缺乏积极性。
虚拟网络促进中职机器人“交互式”学习监督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中职机器人“交互式”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表现在三个方面:中职学校机器人人才培养质量与机器人“交互式”学习需求的契合度;中职学校机器人专业设置与机器人“交互式”学习需求的适应度;中职学校机器人教学过程与机器人“交互式”学习过程的结合度。
虚拟网络促进中职机器人“交互式”学习尚未建立技能认证。中职学生通过机器人“交互式”学习,学习效果、技能掌握情况有待通过认证,造成机器人“交互式”学习尚未建立技能认证。
虚拟网络促进中职机器人“交互式”学习过程中,一是学校把机器人“交互式”学习安排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二是学生把机器人“交互式”学习当作提供一种形式,没有把机器人“交互式”学习作为人才培养的长远计划。
虚拟网络促进机器人“交互式”学习才开始起步,培养机器人技能人才的经验不足,“交互式”学习推行力度不够。机器人“交互式”学习,出现了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关键要素与环节无法获得有力的资金支持等问题。
工业机器人“交互式”学习技能共享平台,是将拥有的资源共享以获得更多资源的平台,主要实现机器人基地、设备、师资、技术等资源共享。目前,实训基地规模小,实训设备数量少,实训师资力量弱。
以上六大问题,严重制约着虚拟网络促进中职机器人“交互式”学习的顺利开展,影响网络与学习方式的改革发展,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策略。
政府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度是学校持续参与“交互式”学习的保障。政府为机器人“交互式”学习建立制度,落实有关政策,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教师和学生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是保障和引导机器人“交互式”学习健康发展的首要环节。
做实“1+X”证书和“双师”工作。落实学生技能“1+X”证书项目初中高等级评价;推进教师工业机器人技能培训认证,促进教师“双师”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师生工业机器人技能。
实施教育部工业机器人“1+X”证书认证。通过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认证中“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教育部第三批“1+X”证书认证中“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开展中职机器人“交互式”学习技能等级认证的初中高级认证。
采取“332”人才培养措施,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职机器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32”是指:三个培训,三个交融,双导师。(图2)
图2 人才培养措施图
建议政府设立机器人“交互式”学习贷款及创新资金。给予积极实行机器人“交互式”学习的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融资便利,鼓励向教育型企业转型,培育具有机器人产业化前景的创新集成项目。
充分发挥机器人技能未来共享平台作用,拓宽未来共享平台的应用范围,引导社会团体学习工业机器人新技术,提供中小学生机器人职业体验中心。
1.机器人基地共享
未来共享平台尚待扩充基地,实训基地标准面积1500m2,可以容纳300人同时进行机器人技能培训。
2.机器人设备共享
未来共享平台急需扩充机器人设备:广数机器人,新松机器人,德国KUKA机器人,ABB机器人柔性生产线,三菱机器人生产线。共享全国技能大赛专用训练设备,ABB-1410工业机器人,广州数控机器人关节拆装设备,仿真实训电脑。
3.机器人师资共享
未来共享平台亟待扩充机器人师资:机器人企业高级工程师、技能工匠大师,机器人研究生、博士生。
4.机器人技术共享
未来共享平台有待扩充机器人技术:引进著名机器人企业高新前沿技术,融入机器人现代理念,应用现代生产新技术于教学。机器人共享技术,能够满足机器人理论实训教学、技能大赛训练、科研课题研究,进行教师和企业员工机器人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