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四参数法坐标转换的实例应用探讨

2020-07-25 08:13谢伟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13期
关键词:重合残差基准

谢伟杰

(汕头市潮南区规划测绘大队,广东 汕头515144)

1 背景介绍

坐标转换的途径较多,最核心的是经典七参数法,与之相对应的数学模型类型丰富,如Bursa 模型等,各类模型均对坐标精度、高程系统等提出较高的要求。但从实际工程状况来看,资料缺失的问题尤为普遍,致使计算结果缺乏可靠性。相较之下,平面四参数法的限制性条件偏少,在坐标转换中有着更强的适用性。

1954 北京坐标系对于我国测绘行业而言具有引导性意义,后续多数城市则创建了独立坐标系,但多数成果均是在传统坐标系技术的基础上而衍生出的全新形式。社会持续发展之下,传统坐标系的适用性逐步下降,因此,我国对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应用力度不断加大,此时则存在新旧坐标系的数据转换问题【1】。为解决该问题,测绘行业中应用最为典型的有坐标转换方式,本文引入平面四参数模型,分析其在坐标转换中的应用效果。从转换公式与算例计算2个角度切入,分析四参数模型下实现数据转换的具体操作机制。

2 坐标转换的基本内容

坐标转换可细分为以下2 类:

1)相同基准下的坐标转换,即建立在同一坐标参照系的基础上。此时,坐标表现形式可细分3 类,即空间直角坐标(X,Y,Z),经纬度+高程(B,L,H),平面坐标+高程(x,y,h)。根据此特点,若要实现坐标转换,最为关键的是完成三相坐标系之间的灵活转换。

2)不同基准下的坐标转换,其基本特点在于各自对应的坐标参考系存在差异。从该特点来看,坐标转换的流程更为复杂,统一坐标表现形式是最为基础的环节,随后再实现坐标间的转换,其核心在于确定与各基准相适应的转换参数。

由于基准的不同,坐标表示形式也存在差异,因此,要达到坐标表示形式统一的效果,创建相同的基准条件,最终实现坐标转换。应根据待转换区域的特点,挑选与之相适应的转换模型,而根据等级的不同,所对应的模型选择结果也存在差异:针对全国及省级的坐标转换,较为合适的是七参数转换模型;针对省级以下的坐标转换,如平面四参数模型则具有可行性,其在应用中限制条件相对较少。具体到本文的坐标转换分析工作中,选择了平面四参数模型。

3 坐标转换过程

3.1 技术路线

坐标转换应严格遵循特定的流程依次执行,最为基础的是挑选转换模型,再通过对坐标重合点的分析,明确可行的模型转换参数,通过对模型残差的分析,可掌握其精度水平。根据实际结果,若精度评估未达到设计标准,表明所选择的模型缺乏可行性,需再次挑选模型,重复执行此流程直至满足精度要求,最后再完成成果的转换。

3.2 模型选择

本文选择的是平面四参数模型,选取某一P 点,为实现该点在O1、O2坐标系中的转换,提出了转换模型公式,坐标转换示意图如图1 所示。具体分析如下。

图1 坐标转换示意图

将P 点对应至O1坐标系中,将其表示为P1(x1,y2);类似的,对应至O2坐标系中,可得到P2(x2,y2)。根据2 坐标系的特点,提出尺度变化因子,即1+m。分析P1向P2转换的具体流程:

经过转换后产生的坐标可按式(1)、式(2)计算:

式中,x2、y2为经过转换后产生的坐标;x0、y0为平移量;m 为尺度参数;x1、y1为转换前的坐标;α 为旋转参数(因旋转方向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即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将式(1)、式(2)转变为矩阵形式,则有:

选取O1坐标系,将其进行旋转操作,采取顺时针转α 的方式,使其与O2坐标系保持相平行的关系,得到平面四参数计算公式,即为式(3)。

可以得知,该转换适应的是二维平面条件;若要实现三维坐标的转换,则要创建同一基准,在此条件下获得平面坐标,再确定合适的转换参数。换言之,如坐标转换发生在不同基准的条件下,此时必须做到转换条件的一致性,而关键方法在于创建相同的基准。

3.3 重合点的选取

坐标转换过程中,应对比分析2个坐标系的特点,确定的坐标成果点应同时分布在各坐标系中,将满足此条件的点视为重合点。但该点并非绝对,需选择转换参数,根据该值求得重合点坐标残差,通过所得结果分析残差值与中误差的关系,若出现了残差值超过3 倍中误差的情况,表明该转换参数缺乏可行性,需分析后重新确定【2】。同时,转换区域大小将直接决定重合点数量,为提升转换结果精确性,要求该点数量至少为5个。

3.4 计算转换参数

经上述流程后可得到重合点坐标,在此基础上引入平面四参数模型,经分析后求得模型参数,此处选择的是最小二乘法。

3.5 精度评估与检核

数据准确性是坐标转换最为基础的目标,因此要确保数据精度,坐标转换时必须加大力度做好精度评估工作。确定模型参数后需进一步验证,评定其准确性,此处需引入重合点残差的误差这一指标,并选择适量的外部检验点,根据转换参数求得各点的实际坐标情况,并将其与已知坐标对比,实现外部检核。此时,重合点的选择尤为关键,要求点数至少达6个,且彼此间具备分布均匀的特点,否则将对外部检核结果的可靠性造成影响【3】。若精度满足要求,进一步完成坐标成果的改算处理;若精度偏低,则需要在原坐标转换方案的基础上做出调整,选择更为合适的模型,并改进重合点的选择方式,此后再计算转换参数,分析其与精度要求的差异,满足要求后才可用于坐标转换工作中。

3.6 坐标成果改算

根据外部重合点计算精度情况,若满足要求,此时计算所得的4 项参数具有可行性,可用于待定点的坐标转换。此处需全面检查数据,确保无误后方可提交。根据数据转换需求,利用VB 编写程序,将其作为数据转换的基本工具。

4 算例

确定公共点坐标A1、A2、A3的信息,详细内容见表1。

表1 公共点坐标

根据式(1)、式(2),经计算后可求得4 项参数,具体有:x0=40.986,y0=-95.817,α=0°0′0.2″,m=1.000。

在待转换的O1与O2坐标系中,若得知其中的任意坐标,在本文所提出的四参数模型的支持下,即可实现在2 坐标系间的转换。举例而言,若O1坐标系中存在某点,其坐标为x1=4056960.835,y1=536443.590,根据上述提到的程序,运行后即可获得其在O2下的坐标,具体结果为x2=4056920.168,y2=536499.498。

5 结语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科学的方式实现数据的改算,可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支持,于测绘行业而言亦是如此。当前,基于坐标的转换模型类型较为丰富,但各自在实际应用中均具有局限性。坐标转换可分为同一基准和不同基准2 种条件,彼此间的坐标转换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关联紧密、相辅相成。因此,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相关人员可从算法模型的角度入手,实现二者的统一。此外,影响转化成果精度的因素较多,如椭球的扁率等,而现阶段的模型尚未在此方面实现统一的整合,缺乏固定算法模型的支持,因此,在此方面的研究较为空白。鉴于此,希望学者在后续研究中可深化算法模型,使其融合各项影响因素,提升算法模型的适用性,为坐标转换提供可靠的指导。

猜你喜欢
重合残差基准
基于双向GRU与残差拟合的车辆跟驰建模
基于残差学习的自适应无人机目标跟踪算法
下期要目
基于递归残差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应如何确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电力系统单回线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
综合电离层残差和超宽巷探测和修复北斗周跳
滑落还是攀爬
燃气轮机燃烧基准温度估算方法
浅析重合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