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友利 张 伟 姜新峰 李丽丽 邓斌菊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临床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我国逐渐蔓延开来,学生无法正常到校上课。为此,习总书记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1]。随后,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同时,要求按时开设网课。网课即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的一种教学方式[2]。网课解决了无法正常开学上课的燃眉之急,但因有“网”相隔,师生不能直接面对面交流、互动,在上网课期间学生相继出现了情绪低落、上课迟到以及边听网课边打游戏等现象。这些现象反映的正是对网课学习的倦怠。网课学习倦怠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甚至会形成不良的认知,进而影响到学生毕业与就业。为此,有必要进行网课学习倦怠研究,为减轻或消除网课学习倦怠提供依据。
1.1研究对象 以某卫生职业学院在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发放2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2035份,有效回收率为78.3%。在有效问卷中,其中男生563人,女生1472人;被试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其中大一学生1054人,大二学生981人;学生专业主要涉及到临床医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以及其他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居多,为616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最少,为140人。在调查中,网课学习环境好的学生有515人,学习环境较好的为931人,学习环境较差的占少数为66人;其中有92.8%的学生使用手机进行网课学习。另外被试的人口统计学变量还涉及到年龄、生源地、身体状况、父母职业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具体信息见表1。
表1 学生基本信息表
1.2测量工具 测量学习倦怠的方法最初有3种:访谈法、观察法以及自陈式量表[3],其中研究者测量学习倦怠采用最多的测量方法是自陈式量表。目前测量学习倦怠的量表主要是在Maslach的倦怠量表基础上加以修改形成的[4]。针对研究对象,并结合COVID-19疫情下的医学教育现状,本研究采用连榕和杨丽娴编制的适合测量我国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量表[5]。该量表分为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及成就感低3个维度,共计20个条目。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后发现问卷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71,说明该问卷信度较高。研究者也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了相关检验[6],分维度相关系数介于0.628到0.676之间,结构效度良好。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问卷收集利用第三方网络问卷平台收集,剔除无效问卷后,运用SPSS 26.0进行数据录入和相关数据处理。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采用百分比统计;在网课学习倦怠的差异上,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单因素ANOVA检验。
2.1网课学习倦怠的整体状况 本研究对线上学习倦怠各维度以及总体进行了数据分析,此外,在问卷的20个条目上根据学院医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做了数据统计,并对样本总和、极小值、极大值以及均值等指标进行了分析,以便更清楚和更深入地去了解学生网课学习倦怠现状。由于网课学习倦怠问卷3个维度条目都不相同,因此在均值等指标上使用5点平均值的方法来衡量,以使问卷的各个维度有可比性。从表2可见:①从整体层面来看,某院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的整体均值得分为2.5422分,低于中等临界值;②从问卷的分维度上来看,分维度的均值得分按高低依次为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以及行为不当,其中情绪低落的均值得分最高为2.6980分,行为不当的均值得分最低为2.3663分,成就感低的均值得分略低为2.5622分,均低于中等临界值;③从分维度中的各条目来看,在情绪低落维度中,均值得分最高的为T3(网课学习时我很难保持长久的热情),其得分为2.9867分,接近中等临界值,与整体均值得分相比,呈现较高的倦怠;在行为不当维度中,条目均值得分最高的为T14(只有网课考试时我才会学习),其得分为3.0550分,略高于中等临界值,可见网课学习期间,医学生学习时间较少;在成就感低维度中,其中T18(通过网课掌握知识对我来说是容易的),其得分为2.9199分,可见医学生在网上听课时,掌握知识有一定难度。另外,根据量表得分对是否有倦怠进行判定:得分≤40分无学习倦怠;40~60分难以确定;≥60分为学习倦怠。通过表3可知,某院医学生网课学习无倦怠的占22.7%;难以确定的占49.6%;学习倦怠的占27.7%。
表2 2035名医学生线上学习倦怠各条目状况统计表
表3 网课学习倦怠情况表
2.2不同性别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的差异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男生与女生在学习倦怠整体上明显存在差异(F=13.152,P=0.000),从整体上来看,男生的网课学习倦怠水平得分为(2.6243±0.6649)分,女生为(2.5108±0.6182)分,事后检验男生>女生。
2.3不同年龄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的差异 不同年龄的医学生在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以及总体学习倦怠中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行为不当维度中不存在差异(P=0.77)。网课学习倦怠均值最高的是年龄为19~22岁的医学生,22岁以上的医学生均值最低。情绪低落维度均值最高者为<16岁的医学生,均值最低者为22岁以上的医学生;成就感低维度年龄为16~18岁的医学生均值最高,22岁以上的医学生均值最低,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差异分析分)
2.4不同年级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的差异 不同年级医学生的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3个维度均明显存在差异(P<0.05)。此外,大二医学生在网课学习倦怠的总体均值得分均高于大一医学生。大一医学生情绪低落维度的均值最高,行为不当维度均值最低,大二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各维度均值得分按高低依次是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以及行为不当,见表5。
表5 不同年级学生的网课学习倦怠的差异分析分)
2.5不同生源地及父母职业的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的差异 在单因素ANOVA检验中,发现不同生源地以及不同父母职业的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均无差异(P>0.05)。不同生源地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均值按高低排列依次是生源地为乡镇、县级以上城市、县级或县级市的医学生;父母职业不同的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均值高低依次是商人、普通工人、务农、其他职业以及公务员。见表6。
表6 不同生源地、不同父母职业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差异分析分)
2.6不同专业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差异 不同专业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整体上不存在差异(P=0.059),在分维度情绪低落(P=0.005)以及行为不当(P=0.013)存在差异。在情绪低落维度学习倦怠的均值高低依次是其他专业、助产专业、护理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以及临床医学专业;在行为不当维度学习倦怠均值高低依次是其他专业、护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以及助产专业,见表7。
表7 不同专业学生网课学习倦怠的差异分析分)
2.7不同身体状况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差异 不同身体状况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以及整体网课学习倦怠中明显存在差异(P<0.05)。在整体学生网课学习倦怠中,其中身体较差、一般、良好、优秀的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均值分别为3.0069±0.3347、2.8171±0.6851、2.5941±0.5775、2.4732±0.6579。说明身体状况差易发生倦怠,而身体状况良好则不易发生倦怠。同样的,身体状况越差,情绪低落维度、成就感低维度与行为不当维度得分越高,见表8。
表8 不同身体状况学生网课学习倦怠差异分析分)
2.8不同听课环境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差异 不同听课环境医学生的网课学习倦怠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以及整体学习倦怠上均明显存在差异(P<0.05)。学习网课环境优质、良好、一般、较差分别对应学习倦怠均值为2.1588±0.6376、2.5193±0.5415、2.8513±0.5063、3.4078±0.6165,且高于中等临界值,说明网课学习环境会影响学生网课学习倦怠水平。另外,听课环境的优劣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以及成就感低维度的表现也是如此,这也说明网课学习环境会对学生的情绪、行为与成就感造成影响,见表9。
表9 不同听课环境学生的网课学习倦怠的差异分析分)
2.9不同听课设备的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的差异 统计分析可知,网课学习采用不同设备对学习倦怠无影响(F=0.353,P=0.787)。用电脑、平板、手机及其他网络终端上网课的比例分别为4.3%、2.6%、92.8%、0.3%,其学习倦怠的均值分别为2.5720±0.6519、2.4810±0.7978、2.5420±0.6867、2.7014±0.9471。绝大多数的学生使用手机听课学习,借助手机、平板、电脑之外的其他设备听课的学生相对最少。
2035名医学生COVID-19疫情期间网课学习倦怠分析:有27.7%存在学习倦怠,有49.6%是否存在学习倦怠难以确定,有22.7%不存在网课学习倦怠,属于相对较高的倦怠水平,这不仅反映了网课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和发挥,也说明疫情下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生活学习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另外在分维度的均值得分上,其中情绪低落维度均值得分较高,行为不当均值得分次之,成就感低均值得分最低。情绪低落的均值得分较高引起了研究者的反思,原因有:①环境因素:疫情期间学生学习缺乏控制、时间压力增大、缺乏适宜的人际关系等都会使学生产生倦怠,随着疫情的长期影响,甚至个别同学还会出现个体倦怠综合征,与Barnko Slivar的研究相契合[7]。②人格因素: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内心焦虑以及内外控信念也会使学生产生网课学习倦怠[8],在与学生的访谈中也发现,多数学生心理呈现焦虑状态,这更能使其产生学习倦怠。③个体因素:网课学习倦怠的水平受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等影响。在性别差异上,其中男生的倦怠水平比女生高,在网课学习期间,男生更易出现迟到、旷课、开小差等;在年龄和年级差异上,19~22岁的医学生以及大二医学生学习倦怠水平较高,首先是该年龄段的医学生人数较多为1170人,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医学生频繁接触外界事物,其学习兴趣分散和学习热情下降,反观大一学生,其对生活和学习保持着新鲜感,仍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其网课学习倦怠水平较大二医学生而言较低;在身体状况差异上,身体状况越是优秀的医学生其网课学习倦怠水平越低,反之则越高。研究者认为身体状况优秀的人其自我控制能力以及情绪状态都比较好,从而在网课学习上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在网课学习环境差异上,网课学习环境越是优质的医学生其网课学习倦怠均值得分越低,反观听课环境越差的医学生其网课学习倦怠越高。在调查中显示有71%的医学生处于良好及或是优质的听课学习环境,其网络课程资源、网络环境、教师信息素养等都处于良好的状态[9],有29%的医学生处于听课环境较差及一般的状态,其网络信号不佳、网课设备落后等对学生的网课学习倦怠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COVID-19疫情期间医学生整体网课学习倦怠均值得分处于中等临界值以下,且情绪低落维度均值得分较高。27.7%的医学生有学习倦怠,49.6%的医学生是否倦怠无法确定,22.7%的医学生未出现学习倦怠。此外,医学生网课学习倦怠水平分别在性别、年龄、年级、专业、听课环境以及身体状况上明显存在差异。由于本次COVID-19突发性流行,学生不得不在家隔离状态下坚持网课学习,而且是全天候面对一种网课学习形式,而教学管理者与教师面对全新的网课形式也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对学生学习倦怠的产生等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对网课学习倦怠的研究尚处于初期,以及本研究条件的局限性,所得结论有待于验证,反映的仅仅是以某院为例对学生网课学习的一个缩影。建议更多的研究者能改善研究条件并深入进行研究,以揭示疫情下学生网课学习的全貌,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以更快、更好地推动网课学习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