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医院3800 例发热病人描述性调查分析

2020-07-25 05:40:34姜海燕佘会元张聪会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门诊量疑似病例核酸

姜海燕, 佘会元, 赵 丽, 曹 锋, 商 勇, 张聪会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上海 200135)

2020 年1 月20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19,COVID-19)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 月11 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此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2,SARS-Cov-2)[1]。同日,WHO 将 SARS-Cov-2 感染引起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2]。截至2 月29日,上海市累计确诊COVID-19 病例337 例,其中浦东新区60 例,位居各区县之首。公利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上海市首批公布的区域性医疗中心之一,辖区服务人口83 万,近几年门急诊量平均约190 万人次,它位于浦东新区的中心城区,服务人口多、半径大,既有老城区的本地居民,亦有金桥出口加工区、陆家嘴金融区、自贸区等大量外来人口,极具人群代表性。本文就公利医院3800 例发热病人的流行病学史及COVID-19 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为浦东乃至全市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收集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2020 年1 月1 日至2 月29 日的发热门诊就诊人数3801 例、发热留观疑似病例74 例和核酸阳性确诊病例10 例。

1.2 诊断依据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至六版)的通知,作为疑似/确诊病例的诊断依据。

1.3 方法

所有患者首诊发热门诊,接诊医师考虑疑似患者,启动院内专家会诊,会诊后仍考虑疑似患者,启动区内专家会诊,不能排除疑似患者,则上报区CDC 进行痰(如有)、鼻、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疑似患者核酸阳性为确诊病例。启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Microsoft Excel 整理,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公利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变化情况

公利医院自2020 年1 月1 日起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呈上升趋势,于1 月22 日达到峰值168人,且当天医院发现第1 例确诊病例,之后发热门诊就诊人次逐渐下降,2 月27 日达最低为26人。期间另有3 个小高峰,分别为1 月29 日(96人)、2 月 10 日(87 人)、2 月 13 日(90 人)。自 1月22 日起收治发热留观病人,呈逐渐上升趋势,至2 月 9 日(24 人)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图 1)。

2.2 公利医院 2018、2019、2020 年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对比

公利医院2018 和2019 年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分析可见,1 和2 月份为每年最高峰,其次是12 月份(图 2)。2018、2019 和 2020 年 1 和 2 月份的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对比可见,3 年同期的发热门诊就诊人数递增,2020 年达3801 人,是2018年同期的 12.5 倍,2019 年同期的 2.7 倍(图 3)。

2.3 公利医院COVID-19 疑似病例分析

公利医院自1 月1 日至2 月29 日,累计上报COVID-19 疑似病例共74 例。按性别分,男性35 例(47%),女性 39 例(53%)。按不同年龄组分,0~岁的有 5 例(7%,最小 3 岁),15~岁的有 24 例(32%),41~岁的有 25 例(34%),61 岁以上的 20例(27%,最大92 岁)。按户籍所在地分,外省市25 例(34%),本市 49 例(66%)。按不同职业分,退休 24 例(33%),职员 28 例(38%),学生 5 例(7%)(图 4)。

2.4 公利医院COVID-19 确诊病例分析

2020 年 1 月 1 日—2 月 29 日,公利医院接诊的COVID-19 疑似病例中确诊的共10 例。按性别分,男性4 例,女性6 例;年龄最大88 岁,最小50 岁,平均66 岁;按户籍所在地分,7 例患者为湖北籍(武汉4 例,十堰3 例),1 例黑龙江籍,1 例江苏籍,1 例上海籍;按职业分,除1 例餐饮业,1 例职员外,其余8 例皆为退休。10 例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涉及家庭聚集性发病8 例,共两个家庭,每个家庭4 例,家庭聚集现象明显;9例有发热、咳嗽症状,1 例无不适主诉;10 例CT均显示不同程度肺炎表现。

公利医院第1 例新冠肺炎病毒核酸阳性确诊病例为88 岁男性患者(上海市首例死亡病例),于1 月21 日来院就诊,并合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当晚入住重症医学科负压病房,诊断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重症)。核酸阳性确诊后于1 月22 日转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继续治疗,1 月25 日死亡。该患者的亲属于2020 年1 月15 日乘高铁到达上海,在患者家中居住。其亲属于2020 年1 月20 日晚出现发热,余无其他症状,与该患者同时就诊,并同时于发热留观病房留观及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而确诊。

3 讨论

公利医院自2020 年1 月1 日起发热门诊就诊人次呈上升趋势,1 月22 日发生第1 例确诊病例,且当天门诊量达到最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期间有 3 个小高峰,分别为 1 月 29 日、2 月10 日和2 月13 日。1 月开始发热门诊就诊人次上升符合历年规律,至1 月20 日上海市发生第1 例确诊病例后,全市加强了对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管理,所有发热病人均至发热门诊就诊,是导致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量骤升的原因。1 月29 日出现的小高峰与上海市及浦东新区确诊病例的峰值大致相同(上海市1 月30 日确诊27 例,浦东区 1 月 31 日确诊 10 例)[3]。1 月 24 日上海市宣布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严格管控各类入沪通道。医院发热门诊量和发热留观人数明显下降,说明上海市采取的该项防治措施积极有效。2 月10 日第一个返工日,一批外省市在沪工作的人员陆续返沪,2 月10 日和2 月13 日出现小高峰可能与返工潮有关[4-7]。

本文结果显示,2018 和 2019 年 1 月和 2 月为每年发热门诊量最高峰,其次是12 月,这符合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规律。2018、2019 和2020 年1 和2 月份的发热门诊总量对比可见,3年同期的发热门诊量,逐年递增,今年疫情爆发使得医院发热门诊量明显增加。但2018 和2019年的发热门诊量并不能全部代表接诊呼吸道传染病工作量,部分发热患者会于急诊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门诊就诊,而2020 年因疫情管控需要,所有发热病人全部于发热门诊就诊,故门诊量上升。

本文资料显示,男女性别比例接近(男47%、女 53%),所有疑似病例中,年龄最大者92 岁,最小3 岁,提示人群普遍易感染,儿童也有发病,但中老年人占多数(61%)[8-9];退休和职员占大多数(71%),可能与退休人群和职员的出行轨迹及接触人群范围较广有关。本文10 例COVID-19 病例显示,男女性别差距不大,年龄多为中老年患者,多数发病与湖北省有关,且家庭聚集性发病明显。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不断更新,第二版流行病学史中只提及武汉市,第三版提出聚集性发病,第四版提及老年人患基础疾病的病情较重,第五版将武汉市扩展到武汉及周边,本文公利医院确诊COVID-19 病例情况反映上述流行病学史的变更发展。

本研究为公利医院发热门诊近2 月数据分析,随着上海市逐步返工的压力,是否有新的流行病学特征出现,需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门诊量疑似病例核酸
COVID-19疫情对一家三级医院儿内科门诊量和比例的影响
测核酸
中华诗词(2022年9期)2022-07-29 08:33:50
全员核酸
中国慈善家(2022年3期)2022-06-14 22:21:55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快乐语文(2021年34期)2022-01-18 06:04:14
遗传编程在医院日门诊量预测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例临床分析
柴胡达原饮合三仁汤、六君子汤加减早期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效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核酸检测
中国(俄文)(2020年8期)2020-11-23 03:37:13
答一位征集抗疫诗的朋友
长江丛刊(2020年13期)2020-11-19 02: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