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文
天冷脚发凉正常,天热脚发凉就要小心是否血管出了问题。
76岁的李大爷,不仅在30多摄氏度的炎炎夏日觉得双脚发冷,而且走路没多久就体力不支,腿也痛。更糟心的是,脚上的一个小伤口让整个脚趾都变黑了。幸好,李大爷的伤情被家人发现后,及时去医院治疗并得到了成功救治,保住了脚趾。
在30多攝氏度高温下为何却觉得双脚发凉?
李大爷近半年来反复出现双脚冰凉,慢慢出现了下肢乏力,行走一段路后就要停下来休息,不时还会出现腿痛,行走距离也越来越短,从以前每次200米甚至缩短到20米。不过,李大爷觉得应该是上了年纪体力差所致,并没有予以重视。
最近一周,李大爷的右下肢疼痛突然加重,足趾已经发黑、溃烂了。李大爷的儿子赶紧送他到医院就诊,北京协和医院专家经详细检查后发现,长期困扰李大爷双腿的原因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需要进行介入手术治疗。
双脚发凉是何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下肢动脉狭窄、闭塞,会导致肢体慢性缺血,从而引起双脚、双腿发冷。
该病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在15%~20%,其中5%~10%的患者可发展为严重下肢缺血,甚至出现需要截肢的情况。
患者的症状大多是由轻到重的表现:下肢冰凉、下肢乏力、下肢疼痛、下肢溃烂。当家里的老人表示下肢出现冰凉、麻木甚至疼痛等症状时,很多人会掉以轻心,以为不是什么大病,所以这类患者总是到最后出现烂脚才到医院就诊。专家指出,这已经成为很多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例的共性问题,让人非常痛惜。
双脚发凉要警惕
事实上,很多患者在出现下肢缺血症状时往往心脑血管也存在严重缺血的危险,如果能提前、足够重视一些血管疾病的危险信号,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就可以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李大爷就是因为常年的高血压导致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那么,下肢缺血的危险信号有哪些呢?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由轻到重可分为四期,这个病的病程简单来说就是发凉—麻木—无力—跛行—疼痛—溃疡—坏疽。
Ⅰ期:轻微症状期,例如患肢怕冷、感觉麻木、行走易疲劳等。
Ⅱ期:间歇性跛行期。间歇性跛行是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特征性表现。跛行时间越长,行走距离越短,则动脉病变程度越重。
Ⅲ期:静息痛期。病变进一步加重,休息时也有缺血性疼痛,即静息痛。静息痛是患肢趋于坏疽的前兆。
Ⅳ期:即溃疡和坏疽期。患肢缺血加重出现肢端溃疡,严重者发生肢体坏疽,合并感染加速坏疽。
最后提醒大家一点,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坏疽。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选药物治疗,症状较重的间歇性跛行患者应以手术或血管腔内治疗为主。“目前利用血管腔内成形术(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患者都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人们要想更好地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疾病,首先应该控制易患因子,当自己有糖尿病时,必须积极地控制血糖,比如说饮食控制、锻炼及降糖药的使用;如果胆固醇增高,那么也应该适当地控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取;有高血压疾病时,也必须要积极规范地服用降压药。
患者平常饮食热量不能太高,应该尽可能避免吃太多富含胆固醇的食物。适当参加一定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预防肥胖,调整血脂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