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理疗贴穴位敷贴联合声治疗干预特发性耳鸣临床观察*

2020-07-24 06:30程启翔纪波波
光明中医 2020年14期
关键词:理疗穴位疗法

程启翔 纪波波 李 明△

耳鸣是指在周围环境中无相应声源或电刺激存在的情况下,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一种主观症状;常伴有睡眠障碍、心烦、恼怒、注意力无法集中、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在临床常称为主观性耳鸣[1]。耳鸣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其发生、发展原因非常复杂,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仍不明确。目前耳鸣的治疗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声治疗(掩蔽疗法、耳鸣习服疗法)、心理学治疗、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手术治疗等等,方法众多,但目前还没有针对耳鸣的特效药物及疗法。穴位敷贴是在中医经络穴位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中药对穴位的刺激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用远红外理疗贴进行穴位敷贴联合声治疗干预特发性耳鸣,旨在探索治疗耳鸣的新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月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鸣耳聋专科就诊的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患者9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52例;左耳27例,右耳33例,双耳30例;平均年龄(49.06±12.48)岁,皆完成为期5周的治疗,未出现脱落、失访患者。参加临床观察的患者都签署知情同意书。相关基础资料也完整记录。 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远红外理疗贴穴位敷贴组、远红外理疗贴内衬王不留行籽组(即联合组)及单纯声治疗组。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耳鸣侧别、听力情况、耳鸣频率、响度、伴随症状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参考《2012耳鸣专家共识及解读》[2]中特发性耳鸣定义:临床上一类原因不明的主观性耳鸣,即通过目前的检查手段(包括耳和全身的体格检查、听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或异常检查结果与耳鸣之间缺少明确的因果关系,可称之为特发性耳鸣。可伴有或不伴有听力障碍,伴有或不伴有不良心理反应,可以急性或慢性起病,病情可以是进展或静止。

1.3 纳入标准①第一主诉是耳鸣的患者;②年龄:18~65岁;③同意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①基础治疗:全部耳鸣患者都由同一专家给予耳鸣咨询,并进行声治疗。②分组治疗:远红外理疗贴穴位敷贴组:将制备好的远红外理疗贴敷贴于患者颈部左右两侧人迎穴、扶突穴,并且叮嘱患者用指尖轻轻按揉此处2个穴位,敷贴12 h后,将穴位贴片取下,间隔12 h后继续贴敷。联合治疗组:远红外穴位敷贴加王不留行籽,将王不留行籽放置于制备好的远红外贴片中央,其余操作步骤同第一组。声治疗组:即只进行声治疗。各组治疗时间为5周。

1.4.2 观察指标于入组第1天、治疗5周后应用耳鸣问诊及疗效评估表[3]进行评价,耳鸣疗效评价标准如下。痊愈:耳鸣消失,且伴随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无复发;显效:耳鸣程度降低2个级别及以上(包括2个级别);有效:耳鸣程度降低1个级别。无效:耳鸣程度分级无改变。

1.4.3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运用方差分析(资料呈正态性分布且满足方差齐性)或者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或者非参数秩和检验。检验水平以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耳鸣问诊及疗效评估表评分改善情况治疗前3组患者耳鸣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5周后,3组前后对照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P<0.01)。联合组与声治疗组之间的差异显现出统计学意义(P<0.01);远红外敷贴组与声治疗组相对比后也显现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远红外敷贴组和联合组之间的差异并未显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耳鸣问诊及疗效评估表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例,

2.2 总有效率在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后,敷贴组的总有效率达到73.3%、联合组的达到76.7%、声治疗组的达到63.3%,远红外敷贴组与声治疗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意义(Z=-1.803,P=0.033<0.05),联合组与声治疗组之间的差异也显现出统计学意义(Z=-1.712,P=0.010<0.05),然而远红外敷贴组和联合组之间未在统计学上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3组耳鸣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例,%)

3 讨论

3.1 穴位对耳鸣的作用本次研究选择了人迎穴和扶突穴,从中医经络角度看,人迎穴隶属于足阳明胃经,《灵枢·经脉》有云:“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上耳前,过客主人……”。扶突穴隶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而大小肠相表里,《灵枢·经脉》又云:“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却入耳中……”。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刺激人迎穴和扶突穴,能改善某些耳科疾病。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人迎穴和扶突穴深层有迷走神经,刺激人迎穴和扶突穴,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迷走神经,国外已有学者将迷走神经刺激应用于耳鸣的治疗,Lehtim ki等[4]2013年报道了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慢性耳鸣,结果明显改善了耳鸣患者不良心理反应。但目前的迷走神经刺激术多有更换电池、价格昂贵、有创伤[5]等不足之处。刺激人迎穴和扶突穴不仅有其本身的经络腧穴的治疗作用,还能有一定的作用施加于迷走神经上,达到对耳鸣的抑制作用。

3.2 远红外贴机理远红外线可以令微细血管扩张,增加组织血流量,增强代谢修复,调节机体失衡等多种生物学作用[6]。国内医疗领域对远红外的研究应用还是凤毛麟角。综合近十年文献,吕晓宁等[7]总结远红外线的临床应用可分为:辅助诊断、缓解肌肉痉挛、消炎作用、镇痛作用、促进组织再生、消毒灭菌、抑制肿瘤、低温复温。远红外理疗贴成分为远红外陶瓷粉,陶瓷颗粒吸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后将其转化为远红外线,对人体产生作用。远红外贴无需固定设备即可对患处进行长时间红外线治疗,操作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方便。

3.3 声治疗对耳鸣的作用本研究中选用声治疗作为基础治疗。在临床上耳鸣治疗方法中,声音疗法是一种常用的手段,习服疗法(TRT)与掩蔽疗法在临床应用中效果较为彰显。对于大脑而言耳鸣是一种声音或者类似声音的刺激,而增加背景声音刺激则可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和边缘系统的兴奋,将那些本来参与耳鸣的中枢神经元分散吸引到背景声音的处理中来,从而分化瓦解耳鸣在中枢与边缘系统中建立起的病态的循环通路。如此即为声治疗的精髓,它虽不能抑制耳鸣有关的神经兴奋,却可以削弱耳鸣引起的不良心理反应,并促进病态反射弧的消亡。总而言之,声治疗通过长时间的习服适应,强化外界的声音,弱化耳鸣患者对耳鸣声音的心理聚焦,使得患者移情转志,斩断病态的反射弧,减轻或消除不良影响,使患者携带耳鸣正常健康的生活。

3.4 展望远红外理疗贴穴位敷贴作为一种无创、操作较简便、疗效较好的辅助治疗方法,用于耳鸣治疗的研究尚属于初步阶段,可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替代疗法,虽然作为一种新生技术,难免有不足之处,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深入了解,但是其作为中医外治法和现代医学相交叉的产物,结合了二者的优点。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远红外理疗贴穴位敷贴治疗耳鸣的作用机理及其远期疗效。

猜你喜欢
理疗穴位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石墨烯理疗U型枕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理疗鞋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