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明,孙心悦,郝 磊,赵舒南,周 薇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肛周脓肿与肛瘘均是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疾病,肛周脓肿属于炎症急性发作性疾病;而肛瘘是由于肛周脓肿失治误治而形成的慢性炎性瘘道,二者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前者为急性,后者为慢性,而两者发病的主要病因是患者肛腺出现感染后,炎症蔓延至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而引发的一种化脓性疾病[1]。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不仅要明确脓肿的部位、深度和范围,更要准确找到感染腺体所在时位,也就是明确内口的位置,才能更好的提供诊断结果。经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应用于肛周脓肿、肛瘘诊断,为提高内口诊断准确率,提供了有力方法。
本次研究实验对象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入院的所有肛周脓肿、肛瘘患者,对我院数据库该时间段来进行分析。其中肛周脓肿80例,肛瘘60例,进行两组均分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70,单组中肛周脓肿、肛瘘患者各包括40、30例。实验组入选患者的性别比例数据为(男:女=36:34),年龄介于36~75(53.8±5.8)岁;对照组中入选患者的性别比例数据为(男:女=35:35),年龄介于30~73(52.9±5.4)岁之间。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不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或相关器质性疾病,可耐受本次实验中各项操作以及后续随访,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两组患者均采用经直肠超声进行诊断,探头频率设置为5.0~10 MHz,患者在检查前应保持膀胱充盈态,采用高频探头直接环绕对患者的肛门进行检查,充分暴露肛周部位,坚持多角度并加压进行检查,了解患者肛周皮下软组织以及脓肿状况大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检查完成后,应用高频超声进行检查,探头频率调整为7~10 MHz。扫描方式与常规超声完全相同。
根据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应用本院自制表格对检出率和误诊率等指标进行记录。
本次研究中实验数据选择SPSS 22.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收集校正。本次研究统计操作由同组检验人员开展,计量资料(年龄、评分值)选择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治愈率、有效率、满意度)选择x2值进行检验,以P<0.05作为数据差异界限,说明统计学差异存在。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62.86%,而肛周脓肿、肛瘘的确诊率分别为70.00%、53.33%,而实验组总检出率为91.43%,肛周脓肿、肛瘘的确诊率分别为95.00%、86.67%,两组对比实验组明显更优,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对比[n(%)]
相较于低频超声来说,高频超声具有分辨率高且不受腹腔气体干扰的特点,对于患者肛周组织以及脓肿状况结构显示来说更为清晰,能够有助于明确患者的脓肿、肛瘘症状,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高频超声扫查时,若患者的腹壁脂肪层较厚,高频超声就会受到探查深度的影响而提高确诊难度[4]。所以在诊断时配合两种扫查方式开展,能够有助于提高穿透力的同时,保证分辨率对于患者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在对肛周脓肿、肛瘘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时,选择经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较好的诊断效果。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