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与X线腹部平片的对比应用

2020-07-24 08:47蔡望洲潘美宇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4期
关键词:平片后处理肠梗阻

陈 亮,蔡望洲,文 劲,潘美宇,王 娟

(琼海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海南 琼海 571400)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其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如不及时提供治疗,将造成肠坏死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肠梗阻最常见的诊断方法是腹部X线平片,然而根据文献报道平片对20%~52%的肠梗阻病例无法确认,对梗阻病因,有无闭袢和绞窄的诊断十分有限,而这却是临床治疗非常必要的。为此,文章尝试对两种诊断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帮助患者早日确诊,做好治疗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在手术之前分别对患者实施多排螺旋CT和X线腹部平片诊断,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在5~75岁,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腹部肿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或者是排气等,16例患者在此前没有手术史,14例患者有手术史,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自愿参加。患者排除标准:一是增强及CTA扫描需注射对比剂,存在过敏史患者不予参加;二是在辐射剂量方面,如果短时间内多次照射以达到实时监测、追踪患者治疗效果,应慎用[1]。

1.2 方法

在手术之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多排螺CT和X线腹部平片检查,其具体操作措施如下:多排螺旋CT检查:本次检查所选用的设备为GE公司64排螺旋CT机,3.0 mm的扫描层厚,从隔顶部到耻骨对患者实施全腹扫描,1.35:1的螺距对患者实施增强性扫描,造影剂则使用碘有机碘溶液,速率为3.0~4.5 ml/s,所用剂量为80~110 ml,扫描结束之后将所得到的图像送到CT工作站,然后安排专业的医师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对患者梗阻病变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与分析,通过双能成像激素观察患者腹部血流情况。

X线腹部平片检查:安排患者以仰卧和站立的姿势面对仪器做好准备工作,然后使用相应设备进行X线全腹部检查,安排专业的医务工作者对各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判断患者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和字数资料分别使用t和x2进行减压,(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多排螺旋CT和X线腹部平片检查分析,30例患者中,梗阻类型分为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其中小肠梗阻21例,结肠则为9例,在此基础之上出现肠绞窄症状的患者有13例。患者肠阻梗原因主要为肠粘连、肿瘤、疝气、肠扭转及寄生虫感染等。在使用多排螺旋CT和X线腹部平片对患者的梗阻部位、肠梗阻以及肠绞窄等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

表1 多排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肠梗阻检查结果对比[n(%)]

3 讨 论

肠梗阻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的疾病病理与生理过程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患者可能会由单纯的肠梗阻转变为绞窄性肠梗阻,病情的加重使得患者不得不进行手术。肠梗阻诊断时,腹部X线平片,因其费用低廉、操作简单而成为检查常规,其在多个医院中应用,但是该检查方式对于患者梗阻病因,有无闭袢和绞窄的诊断十分有限,而这些内容是确定患者病情严重及是否要进行手术的重要指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多排螺旋CT被应用到了肠梗阻诊断检查中,该检查方式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更快的扫描速度以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加之血管造影及多种后处理功能的使用,使其对肠梗阻的诊断更加快速、无创和便捷,64排螺旋CT通过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技术(MPR)以及增强扫描技术,使图像质量明显提高,更容易辨别病变与正常组织,再配合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T)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直观的显示病变空间形态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有效显示肠壁血供情况,在明确肠梗阻的病因、梗阻部位及病变程度等方面的优势明显。结合上文的分析可发现,在梗阻部位、梗阻诊断、肠绞窄以及梗阻原因检查等方面多排螺旋CT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X线腹部平片,由此可见该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在检查中也需注意CT血管造影所使用的对比剂是有机碘溶液,部分患者对该对比剂有过敏反应,在应用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各类不良情况出现。

猜你喜欢
平片后处理肠梗阻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乏燃料后处理困局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