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临床研究

2020-07-24 02:07石志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8期
关键词:骶髂平片强直性

孙 蕊,石志钢

(淄博博山万杰康复医院,山东 淄博 255200)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中青年为主要发病人群,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残疾[1]。因此对于该疾病早期的诊断治疗是处理关键,临床影像学诊断方式可包括CT、X线平片以及MRI扫描,而何种检查方式更具有优势为本次研究重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45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无放射学检查禁忌;本次检查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患者;造影剂禁忌;精神异常无法开展检查患者。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3~55岁,平均(40.0±2.1)岁,病程5~28个月,平均(17.5±2.3)个月。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CT、X线平片以及MRI扫描,具体检查方式如下:(1)螺旋CT检查。CT型号选择Simens64排,叮嘱患者检查过程中为仰卧体位,扫描范围:骶髂关节以及全脊柱,设置层厚5 mm,3 ms间隔,1.5 mm的螺旋距,扫描完毕后建立层厚和间隔,后续重建应根据图中所见等方式选择最后形成3D图像。(2)X线平片。仪器为Simens X线机进行检查,检查患者的脊柱正侧、骨盆正位片。(3)MRI扫描。MRI类型为1.5T超导型,骶髂关节成像,进行常规T1W1、T2W1以及STIR序列观察横断位以及斜冠状位。

1.3 强直性脊柱炎分级

分级采取1984年制定的相关标准:正常情况下定义为0级;脊柱怀疑为硬化或者受侵蚀定义为Ⅰ级;脊柱出现轻微病变为Ⅱ级;脊柱受侵蚀及硬化明显定义为Ⅲ级;明显强脊柱炎,并且出现病变为Ⅳ级。

1.4 数据分析

数据配对比较后进入SPSS 20.0中分析,检验标准为α=0.05。

2 结 果

对于0级患者CT、X线平片诊出率低于MRI扫描;对于Ⅰ、Ⅱ级患者CT及MRI诊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式检出率[n=45(%)]

3 讨 论

目前临床普遍认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诱发因素与遗传、环境等密切相关相关,会导致患者残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可以利用成像技术对疾病进行判断,具有较高的诊出率。在本次的临床研究结果中,对于0级患者CT、X线平片诊出率低于MRI扫描;对于Ⅰ、Ⅱ级患者CT及MRI诊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结果与前人报道基本一致[2],虽然结果具有差异,但每一种检查方式均具有其特点。首先螺旋CT检查具有诊断快并且可连续采集数据等优点,在CT诊断中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患者可直接显示为关节间隙模糊变窄,关节面骨质破坏等术后,因此敏感性较高。CT与X线平片比较,疾病的病变部位情况显示更加明了,包括细微的病变,对于早期的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X线平片检查技术诊断是首选方式,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以及辐射少等优点,可进行观察脊柱炎的状况。但是该种检查方式可使得边缘模糊,软骨下骨质密度有所上升,影响病变部位的观察。MRI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清晰显示软组织病变程度,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检出效果显著。该种检查方式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图像,因此病变部位分析更加具有证据,但是该种检查方式比较昂贵。

综上所述,层螺旋C T 和X 线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均有较高的诊出率,且各自具有优缺点,临床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大程度作出正确的判断,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骶髂平片强直性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MRI和X线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骶髂关节疼痛治疗进展
螺旋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