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琼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北京 102600)
择取2017.6~2019.6本组内188例脑梗死病患开展研究。按照顺序,分为对照、观察2组,各94名患者经对比,两组病患基本资料不存在差异,P>0.05。
对照组受试者入院后使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疾病。详细内方式为静滴。剂量为20~50ml/次,1次/日。经口服用阿托伐他汀,1次/日。在此同时联合肢体康复练习。
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受试者接受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详细为:
取用地龙、当归尾、桃仁、川芎、赤芍、红花、黄芪。加减方:薤白、绞股蓝、威灵仙、水蛭、瓜蒌,1日1付,分为2次服用。
针灸方法为:本实验利用华佗牌毫针,规格为20.25 mm×25 mm。对受试者的三阴交、昆仑、足三里、风市、阳陵泉、合谷、曲池、四神聪、百会穴开展针刺治疗。详细操作方式为:利用泻法处理阳陵泉穴;利用补法处理三阴交穴;在此之后处理合谷穴、曲池穴。以局部有胀麻感为准,剩余穴位依照虚补实泻法完成操作,1次/日,留存时间为半小时。治疗时间为半年。
分析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情况。
(2)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基本治愈:患者经治疗之后,原有临床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病残程度为0级,肌力达到IV-V级。
临床显效:患者经治疗之后,原有生命体征以及正常症状显著好转。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与以往相比,患者肌力水平提升2度以上,伤残程度为I-III级。
有效:患者经相关治疗之后,原有临床体征以及症状有好转趋势。肌力水平提升I级以上,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他人协助。
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者,视为临床无效。
本实验使用SPSS 21.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使用t值计算,计数资料使用x2计算,当P<0.05。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表1 两组受试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水平、颈动脉斑块面积改变详情(±s)
表1 两组受试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水平、颈动脉斑块面积改变详情(±s)
注:和干预前相比,*P<0.05.和干预后对照组相比,**P<0.05.
小组类别 时间段 颈动脉斑块面积改变(cm2)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mm)观察组 干预前 1.78±0.44 0.77±0.09(n=94) 干预后 1.44±0.42** 0.55±0.14**对照组 干预前 1.77±0.43 0.76±0.10(n=94) 干预后 1.55±0.39* 0.70±0.12*
观察组内,治愈42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为68.09%。
对照组内,治愈22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46例。总有效率为51.06%。
两组相比,P<0.05.
西医在治疗脑梗死方面,主要通过钙通道阻滞药物血管扩张制剂、抗血小板凝集药物等等进行治疗。但值得说明的是,经过常规西医治疗,患者致残率依旧有20%左右。
由此能够看出,利用有效方式积极治疗缺血性卒中已然成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中医里,中风”病范畴之中,该疾病的发生和淤、痰、火、虚等等诸多因素存在关联性[2]。疾病本质为本虚标实,且以气血亏虚为本。火、风、痰、瘀为标,血瘀气虚。气可生血、行血以及摄血。因此,也有气为血之帅之称。血可以为气的活动提供基础。即血能载气。因此中医称血为气之母。若气虚会引起人体血行缓慢,进而导致瘀滞不畅、血行不畅,患者的元神就此损伤。其为此类疾病的重要病理变化。所以说,临床上多利用益气活血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加味补阳还五汤为其中的代表方剂。
补阳还五汤中的黄芪能够起到补血益气的效果。赤芍、川芎、桃仁以及红花可以祛瘀活血;地龙力专善走,可搜风逐淤,畅通全身道路。在此同时,联合针灸对患者完成治疗,可全面巩固通畅经络之效。令临床治疗所取得的疗效更具确切性;百会、四神聪健脑调神,有助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合谷、曲池穴,能够起到调节气血的作用,有效刺激足三里、三阴交、风市以及阳陵泉,可补充机体正气,加强血液运行之力。有效预防淤血形成。
本实验相关研究结果证实: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治疗之后,颈动脉斑块面积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改善情况明显更好,P<0.05。并且观察组受试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可见,针对于脑梗死病患,实施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此法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可取得较为满意的预后效果,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