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静,汪 菲,徐 堃
(芜湖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0)
当盆底支持结构发生功能障碍、损伤和缺陷时,会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如慢性疼痛、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统称为盆底功能障碍。孕期增大的子宫、孕激素和松弛素的作用以及分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产妇的盆底功能下降,若不能及时通过相应治疗恢复产妇的盆底肌功能,会对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形成双重影响,甚至会导致产生抑郁的心理疾病,严重时有轻生的念头,所以必须予以重视,为产妇实施一定的康复治疗[1]。现今的康复治疗方式较为多样,如盆底训练操、生物反馈、电刺激等,但是使用单一方式的恢复效果并不理想,局限性较大,因此本文对产妇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时选择生物反馈与电刺激结合的方式,分析疗效,详情见下文。
随机选取88例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行产后42天常规体检的产妇,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年龄:22到35岁,平均(28.56±5.31)岁;对照组年龄:23到34岁,平均(28.57±5.62)岁。对比两组基础资料,数据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对照组:凯格尔运动:平躺,将双膝弯曲,进行盆底肌的收缩,持续2~3 s,放松2~3 s,持续此方式,每天训练3组,每组10次;后续根据实际情况,将收缩和放松的时间延长至5~10 s,每组可增加次数至25次。
观察组:排空膀胱,在阴道中置入阴道电极,通过阴道电极对生物反馈的电流进行收集,电流的强度从0逐渐增加,有刺激感但是没有疼痛感为宜,根据个体化差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每周进行1~2次治疗;指导产妇在阴道中放置阴道哑铃,进行缩阴训练,每次的时间为15 min,每周3~5次。两种治疗方式交替进行,共持续治疗12周的时间[2]。
比较两组恢复效果,显效:盆底功能恢复至分娩前;有效:盆底功能有一定的恢复;无效:盆底功能无任何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现象。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之和。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盆底静息压力和收缩压力。
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常见:肠胃不适、会阴肿痛以及肌肉酸痛等,总发生率为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之和[3]。
将所有产妇的基础资料输入到SPSS 19.0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静息压力和收缩压力)通过t检验,以(±s)为表示形式;计数资料(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通过x2检验,以n%为表示形式。P<0.05代表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具有分析价值。
观察组恢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恢复效果对比
治疗前,两组静息压力和收缩压力数据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静息压力和收缩压力均好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盆底静息压力和收缩压力比较[(±s),cmH2O]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盆底静息压力和收缩压力比较[(±s),cmH2O]
组别 例数 静息压力 收缩压力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4 34.23±1.2256.32±2.2538.15±2.7361.37±3.72对照组 44 34.26±1.2242.15±2.1538.24±2.2545.67±1.35 t - 0.1153 30.2027 0.1687 26.3158 P - 0.9084 0.0000 0.8664 0.0000
观察组出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
盆底功能障碍一般发生于产后女性,产妇因盆底功能损伤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失禁、阴道壁膨出和子宫脱垂等症状和体征。因此产妇在生产后6周至1年内进行适当的盆底肌康复训练,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盆底功能因康复训练治疗有一定恢复,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通过改善盆底肌的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形成有效的盆底肌主动锻炼,从而改善盆底功能障碍以提升神经肌肉功能,进而起到产后盆底康复的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本文研究可知:观察组恢复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恢复总有效率为77.2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恢复效果更好(P<0.05)。该结果与黄珊珊[4]的研究结果相近,在她的研究报告中,电刺激生物反馈组的产妇的恢复有效率达97.44%(38/39),说明实施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妇的恢复效果更好,同时也说明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可参考价值。治疗前,观察组静息压力和收缩压力数据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静息压力(56.32±2.25)cmH2O和收缩压力(61.37±3.72)cmH2O均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4.54%,对照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5.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更低(P<0.05),
综上所述,将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应用于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可以有效促进产妇盆底功能恢复,改善静息压力和收缩压力,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