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璇璇
(新沂市铁路医院麻醉科,江苏 徐州 221400)
对我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行腹腔镜手术的96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根据接受不同麻醉方法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研究组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3.50±5.19)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4.39±5.23)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故具可比性。
研究组采用全静脉麻醉,术前30 min给予患者常规肌肉注射苯巴比妥纳0.1 mg、阿托品0.3 mg。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药物使用剂量标准为(芬太尼3 μg+丙泊酚2 mg)×体重(kg),同时,右美托咪定以1 μg/kg剂量缓慢静注,输注时间超过10分钟。麻醉维持:药物持续微泵泵入,标准为(瑞芬太尼10 μg+丙泊酚5 mg+右美托咪定0.5 μg)×小时(h)×体重(kg),气管插管后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参数调节为吸呼比为1:2,氧浓度100%、呼气末二氧化碳保持在30~40 mmHg之间,呼吸频率12~15次/min,麻醉机参数设定潮气量8~12 ml/kg,二氧化碳气腹压力控制在14~15 mmHg。
对照组予静吸复合麻醉,麻醉诱导时静脉推注咪达唑仑2 mg,待患者入睡后使用瑞芬太尼0.2 μg/(kg·min)+丙泊酚1.5 mg/kg+阿曲库铵5 mg/kg进行麻醉,待肌松完全起效时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设置机械通气模式。手术中保证双频脑电谱仪值为50~60。
比较两组在手术前(T0)、气管插管后(T1)、建立气腹后(T2)、及手术后(T3)Glu和Cor的浓度水平。
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
两组患者在T 0 的G l u 以及C o r 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在T1~T3时段所表现出的波动幅度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Cor以及Glu浓度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Cor以及Glu浓度对比(±s)
?
腹腔镜手术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等优点,但是在建立气腹时腹腔气压增高会使机体受到强烈刺激,从而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致机体交感神经兴奋。强烈的应激反应会对人体产生消极的影响,使机体合成激素减少,分解激素增多,导致心跳加快,血糖增高,血压增高,同时会影响患者疾病的预后。手术中建立的二氧化碳气腹是导致应激反应的首要原因,对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均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选取适当的麻醉方法抑制应激反应对患者术后恢复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究显示,采用全静脉麻醉方法的研究组患者在T1~T3的Glu以及Cor浓度比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的对照组患者波动幅度更低,对机体影响较小,对患者的应激反应抑制起到更为有效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