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备战,占据地利,在124 万的人口大县,东海县人民医院院内、院外一盘棋,全面赢得战“疫”胜利!
2020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院长孙润锋迎来了他自农历春节以来第一个与家人一起度过的休息日。接受《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采访的时间也在周末,视频中孙润锋精神饱满,他笑着表示,从战时步入常态,面对复工复产等诸多新的课题与挑战,“作为院长,数月无休已经习惯了!”
在孙润锋的讲述中,东海县人民医院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至春节前,“院内人员、物资、设施等组织调度已全部到位!”
“我们院内第一次召开疫情防控大会是在1月20日。”孙润锋回顾,当时的主题定为“关于不明原因肺炎的防控会议”,“与每年春节前例行的‘安全生产大会’分上、下半场进行,会议达成密切观察疫情发展、采购医用防护物资两大共识!”
次日,东海县人民医院关于疫情防控的部署自上而下全面展开:物资、人员紧急调配的同时,医院着手腾空了城南分院(同时挂牌“东海县传染病医院”)。“将在院患者转移安置到一家设施齐全的乡镇卫生院;并按照非典SARS期间的院感要求,在分院改造出16个单间病房,从院本部抽调4名医生与9名护士驻守。”孙润锋表示,“这等于在没有1例患者哪怕是疑似患者入住的同时,该院区医务人员已提前到位,并进入工作状态!”
驰援湖北战“疫”前线此时也已提上日程,孙润锋表示,“1月21日开始,我们陆续收到医护人员的请战书共100多封;至2月1日傍晚六七点,我们看到省卫生健康委发的‘援鄂’集结令,意识到这项工作已‘箭在弦上’!”
医院领导班子随即召开碰头会,确定了“写请战书者优先、党员优先以及业务骨干优先”的人员调遣原则。
当晚9点,连云港市卫生健康委正式通知,“从东海县人民医院抽调4名重症医学护理人员驰援湖北。”孙润锋回忆,“通知被转发到护理群,10分钟后,分管护理的副院长就给出了援鄂人员名单。”
她们是东海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护士长刘舒以及两名主管护师、一名骨干护士。
“拿到名单,我随即一一打电话落实,询问是否有后顾之忧,家里是否都同意、支持……我也告诉她们,按照疫情形势,应该很快就要出发!”但孙润锋感慨,“‘快’得有些超乎想象,当天晚上11点我们得到通知,援鄂人员第二天一早出发!”
2月2日早上,在医院为驰援人员举行的简单送行仪式上,护士长刘舒将前一日晚电话中未讲的“秘密”告诉了院长。“她告诉我父母还不知道,没来得及说,也不想让老人担心!”孙润锋向记者讲述,“面对我带些询问意味的眼神,她回应说,‘我就认为我应该去!’”
同样作为医者,孙润锋太理解刘舒此刻的心情;但他也同时为人子女、为人父母……面对未知的疫情,“我眼泪禁不住涌上眼眶”,孙润锋明白出发前这一刻无需太多言语,于是他简单嘱咐刘舒,“将队伍带好,安全回来!”
不同于送别援鄂同事的百感交集,1月30日东海县人民医院正式收治第1例确诊患者时,孙润锋向记者坦陈,当时的心情是紧张且目标明确的。他详细说道,“我们此前已有收治数例疑似患者的经历,但为了确保为患者提供检测检验、向市级定点机构转运患者过程中万无一失,医务人员零感染,我与院领导班子成员24小时驻守医院,以便任何突发情况下都能做好指挥调度!”
东海县总人口124万,第1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由县疾控中心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作为人口大县的龙头医院,东海县人民医院于2017年整体搬迁至城郊;与县中心城区相距3公里,医院占地19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床位数1406张。孙润锋总结,“搬迁新院区让医院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新院区采取了当时最新的建设标准,符合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的建设规范,设相对独立的手足口、肠道、发热门诊,有较好的区隔与流线设置。”他进而介绍,医院自1月22日即在门诊入口启动预检分诊,同时开展流调与初筛工作,“当天我们的发热门诊严格24小时值守与排班;急诊与儿科诊区进行了重新划分!”
提前备战,占据地利,让医院作为东海县体量最大的医院有效规避了院内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而构筑结实的初筛网络,东海县则更是具备“先天”优势。
东海县人民医院为应对疫情,提前开辟出专门的院区。
东海县人民医院是江苏省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也是2011年原卫生部在全国明确的300家县级医院推进综合改革试点之一。2014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选择东海县作为试点,创新性地提出了适宜东海县的协作医疗服务模式。
“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借助国家级智库力量,医院探索了不同病种上下转诊的技术标准;在此前新农合费用分解支付的推动下,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形成了较好的协作模式,并日益成熟。”孙润锋进而介绍,此次疫情中,东海县21个乡、镇、场上规模的中心卫生院均按二级医院标准强化了发热门诊设置,其他基层机构均设发热观察哨所,并在已经成熟的人员交流、培训网络中与县医院保持实时的信息分享与联动。
在协作医疗服务的模式下,如孙润锋所言,东海县的乡镇卫生院,一二级的基层医疗机构,“改革以来一直‘活’得比较好,技术能力以及对患者吸引力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这同时意味着,东海县防“疫”抗“疫”的网底具备“先天”的紧实度!
和全国绝大多数的医疗机构一样,进入防“疫”抗“疫”新常态,孙润锋坦言,复工复产、恢复发展等各项工作构成医院管理新的课题与挑战。
迎接挑战,“蓄能”的工作在东海县人民医院已全面展开,孙润锋列举其中几大重点包括:让全员认识到重要性,并做到知识贯通的“院感强化培训”;“比此前频度更高、更扎实的内部业务培训”;以及比照2019年三级医院创建中明确的病历、台账、质控、技术能力等环节待提升空间,作出相应的改进,“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
医院产科与儿科的相关能力提升已经启动,“我院年分娩量接近7000,但在产后康复和产前保健方面还未形成特色与品牌,所以我们提出向做得好的民营机构学习……采购设备、培训人员,目前已基本完成。”孙润锋还介绍了儿科受疫情影响,业务量下降较大,“我们儿童保健医生的培训即将完成,接下来会推出一系列的儿童特色门诊。”
对于院内的学科建设,当前背景下,孙润锋还特别强调“自我造血能力以及学科间互促互长的效应”,围绕这一核心与宗旨,他表示,“哪些是需要上级支持的,哪些是需要硬件投入的,哪些交叉业务亟须开展起来,目前院内各科室正静心反思并提出有益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