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

2020-07-24 03:29马国锋王华川
医药前沿 2020年11期
关键词:肺叶胸腔镜出血量

马国锋 王华川

(达州市中心医院 胸外科 四川 达州 635000)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最为常见类型,约占肺癌患者的80%,临床表现为咳痰、胸痛、低热等,因早期症状不显著易被忽略,导致肺癌发现时大多已进展至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机会[1]。而随着肺癌诊断技术的进步,早期检出率大大提高,因此早期治疗方案的选择成为临床关注重点。既往,开胸肺叶切除术是临床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常用手术,可有效切除病变肺叶,充分清扫淋巴结,提高患者存活率。但该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且疼痛感严重,患者耐受性差[2]。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先进的诊疗手段,借助高科技器械及电视摄像技术,仅需2~3个3cm左右切口即可进行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3]。鉴于此,本研究观察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258例于我院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29例。对照组男75例,女54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0.74±4.21)岁;临床分期:59例Ⅰb、39例Ⅱa、31例Ⅱb;病理类型:42例腺癌、51例鳞癌、36例腺鳞癌。观察组男73例,女56例;年龄37~64岁,平均年龄(50.69±4.22)岁;临床分期:57例Ⅰb、40例Ⅱa、32例Ⅱb;病理类型:43例腺癌、50例鳞癌、36例腺鳞癌。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取患者侧卧位,行气管插管全麻操作,于患者胸外侧开30cm左右切口,之后逐层分离各组织,并切断第6肋进入胸腔。将病变肺叶切除,并实施淋巴结清扫术,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后,逐层缝合各组织,原路退回。观察组使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麻醉方法同对照组,取患者侧卧位,在第7肋与第8肋间作一切口,便于胸腔镜进入探测胸腔内环境。取患者第4肋与第5肋间切4cm左右小口作为主操作孔,并于第9肋与第10肋间作一2cm左右切口,作为副操作孔,。手术全程借助胸腔镜视野操作,无需撑开肋间,仔细观察病灶处有无粘连后,进行快速切片送检,证实恶性肿瘤后,切除病变肺叶,之后实施淋巴清扫术,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后,自操作孔退出器械,并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1)围术期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给予0~10刻度尺,对应0~10分,由患者主观判断,分数越高越疼痛。(2)术后并发症:记录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皮下气肿、肺不张、慢性疼痛等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围术期相关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短,术后疼痛评分低,淋巴结清扫数目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后疼痛评分(分)淋巴结清扫数目(个)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术后引流时间(d)观察组 129 147.62±25.38 4.18±1.29 13.25±2.95 103.25±20.56 5.67±2.04 2.15±0.42对照组 129 159.91±30.25 6.43±1.97 12.14±2.52 153.84±35.71 7.59±2.37 2.67±0.63 t 3.535 10.852 3.249 13.944 6.974 7.800 0.001 0.000 0.001 0.000 0.000 0.000 P

2.2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肺癌根据生物学行为可分为两大类,即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生长相较于小细胞肺癌而言,扩散转移慢、生长分裂慢,但对放化疗敏感性欠佳,外科治疗成为该病的首选方案[4]。手术是外科治疗的常用方式,通过切除病变肺叶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手术创伤较大,疼痛强烈,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心肺功能,致使术后身体素质差[5]。而随着早期肺癌检出率的升高,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亦逐渐增加,故选取高效安全、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尤为重要。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n(%)]

开胸肺叶切除术是临床传统手术,应用较早,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率。但该手术开腹范围大,术中需撑开肋骨并切断胸壁肌肉,且术后疼痛感明显,部分老年患者难以耐受,易出现肌肉僵直、皮下气肿等并发症[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短,术后疼痛评分低,淋巴结清扫数目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表明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疗效优于开胸肺叶切除术,可降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减少术中出血量,预防术后并发症,安全性更高。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术式,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发展,相关设备的更新,该手术已逐渐趋于成熟,并积累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开胸肺叶切除术相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仅需2~3个小切口即可进行手术,且术中借助胸腔镜视野无需撑开肋间骨,对患者造成创伤小,利于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患者康复。同时在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更加便捷,可更完整的清扫淋巴结,且对周围组织刺激较小,耐受性更佳,适用于体质欠佳的老年患者,临床应用范围更广。

综上所述,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肺叶胸腔镜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
帕瑞昔布钠用于肺叶切除术病人超前镇痛的效果
两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三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