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必要性及实践路径问题研究

2020-07-23 16:13熊俊刚
大经贸 2020年5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生态文明必要性

【摘 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国际许多场合上都阐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思想,并建立了生态文明理论基础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治国理念。这一理念的精神实质就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据此,本文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出发,探究“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的必要性以及实践路径问题。

【关键词】 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必要性 实践路径 生态文明

一:“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必要性

(一)“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党在发布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不断创造出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满足人民对于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众所周知,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会对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想要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的,过去的毁林毁草填湖等现象已经造成,倘若我们不再采取行动,企业仍旧会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政府也就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如果绿水青山无法变成金山银山,将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二)“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经之路

绿水青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而不是相互对立的。我们应该在尊重自然以及顺应自然的同时,学会如何保护自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須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在立足于资源和环境相统一关系的基础上,人人纷纷探索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成财富的路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生态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好,生态文明的理念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得到社会各界的持久拥护。

(三)“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是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论的应有之义

在不断付诸努力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过程中,一步步确立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论是当代社会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基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现实需求。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的内容一方面是要保障人体健康,因为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并且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中,人体才能获得一个健康的保证,相反,倘若生态环境下降、生态功能衰退、生态平衡失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将会受到直接的威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的内容另一方面是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冲突的决策权衡,经济社会的发展带给人物质财富的提升是直接的,而环境所产生的利益往往是间接的甚至是被人们所忽略的。这样一来,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天平就失去了平衡,且生态利益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因此,我们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与生态利益以适当的政策倾斜,优先考虑生态利益,从而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

二:“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

(一)践行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理念

绿色技术不仅仅是单指某一项技术,而是一系列技术的整合。据此,它的内涵可以被概括为:根据环境价值并利用现代科技的全部潜力的无污染技术。拥有这样的绿色技术可以造福众多企业,为了能够实现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和改善生态的目的,企业可以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采取对环境无害的技术,从而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政府在大力倡导企业在实现绿色技术和绿色生产的同时,也应该宣传绿色消费的理念,一方面,应践行“可持续消费”,即一种既满足当代又不危机后代的消费;另一方面,推进“新领域消费”,即不断拓展低碳消费的新领域,推广一系列低碳产品。

(二)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提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即“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众所周知,良好且健康的消费习惯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消费行为则无益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人人不仅应该懂得节制,明白节约优先的道理;更应该将这些思想观念付诸实践,逐渐将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义务。在营造出人人会节约、人人懂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自然生态是有它自己的一套固有的生态系统的,我们人为地过分干预可能会背离我们希望改善环境的初衷,从而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我们也需要坚持自然恢复的方针政策。

(三)构建环境制度、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的体系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其中一员,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经济转型时期,在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同步性的需要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严格控制政府以及环境监管部门在立法以及执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当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违法行政行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不断完善环境立法,持续强化环境执法,切实加强环境司法。一是要确立环境基准的法律地位,在制定以及修订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时,应该把环境基准作为基本条款,积极推动构建科学的环境诉讼制度体系,创新发展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确保能够全方面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二是加强重点环境资源案件审理制度建设,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许许多多的环境资源已经遭到破坏,并且破坏的严重程度不一。然而,情况已经造成,我们除了应该正视现实之外,更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其中更应该把重点资源案件作为重点审理对象,分析其中原因、总结其中道理,以避重蹈覆辙。三是不断提升环境资源审判能力和水平制度建设,环境监管部门执法要严,但审判机关也要得到相应的重视,审判机关的审判程序要不断优化,审判人员的综合素质要不断提高,审判的方式要紧跟时代,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最大程度的挖掘和应用海量案例资源,从而为环境资源的审判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支持。

(四)采取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方法

2020 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一实现过程中,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为了打破环境“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恶性循环,首先我们应该采取源头预防的技术手段,这一技术手段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辅助以更多高新科技,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却不能忽视“保护红利”存在的可能,并且只要我们方法运用得当,这个“保护红利”可以是巨大的,在过往的案例中,洱海和东江湖的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其次,我们也要注重过程控制,实现完完全全的源头控制只是我们的一个愿景而已,出于各种信息资源的不对称性和其他因素的干扰,源头防控难免会出现疏漏,这时过程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治理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各种形式主义,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将生态污染控制紧密与生产过程控制相结合,推进企业生产全过程控制,这样既可以减少污染排放,又可以遏制污染反弹;最后,末端治理仍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能够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末端治理应该消除污染事件的发生,因为在治理过程中,各种遗留问题总是存在的,因此在治理后期,我们应该通过治理手段减缓生产过程中生产活动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趋势,最终达到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总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继恒.论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5-6期:79-85.,2018年第四期:29-36.

[2] 王金南,苏洁琼,万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内涵及其实现机制创新[J].聚焦,2017(11):13-17.

[3] 杜雯翠,江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重大命题、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J].观察,2017(19):34-38.

[4] 刘乃刚.新时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研究[J].鄱阳湖学刊

作者简介:熊俊刚(1996—),男,汉族,江西省抚州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会计专硕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生态文明必要性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