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似云
【摘 要】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以八项规定为切入点,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改变工作作风,把控制各级政府部门三公经费提升到反腐倡廉的新高度。国家审计机关在三公经费控制与管理监督中起了关键性作用,怎样深入审计,是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根据开展三公经费审计,简要对审计发现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措施。
【关键词】 三公经费 审计 有效措施
国家政府部门三公经费是指因公临时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的总和。自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来,虽然政府部门中三公经费的使用规模有相当大程度的削减,但是审计发现仍存在部分单位支出金额较大、未厉行勤俭节约的规定。在审计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的支出,督促各部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一、“三公”经费审计应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公务接待费的审计内容。审计人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审查:一是审查预算管理情况,如有无编制预算、超预算支出等;二是审查管理情况,如有无简化接待,有无严格审批流程,有无安排参观旅游景点及娱乐,赠送礼品、礼金等;三是审查费用开支情况,如有无超标准、超规格列支,有无挤占挪用其他资金用于公务接待等。除以上几点外,还应对单位差旅费、会议费、职工教育经费、食堂经费等可能变相列支公务接待费的情况予以重点关注。
(二)因公临时出国(境)费的审计内容。审计人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审查:一是审查预算管理情况,如有无编制预算、超预算支出等;二是审查管理情况,如有无严格按规定编制年度出行计划,有无安排与本部门业务工作无关的出国(境)考察或者培训,有无擅自改变出国(境)线路、增加访问国家、延长停留时间,有无公款旅游等;三是审查费用开支情况,如有无超标准列支,有无向其他单位或下属单位转嫁、摊派出国(境)费用等。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的审计内容。审计人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审查:一是审查预算管理情况,如有无编制预算、超预算支出等;二是审查管理情况,如有无严格执行公务用车、执法用车配置和使用管理规定,有无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车,有无超标准租用车辆,借用、占用下级单位或其他单位车辆,接受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车辆,有无违反规定公车私用等;三是审查费用开支情况,如有无超标准列支,有无变相发放公车补贴等。
二、怎样把“三公”经费审计工作做深、做透
(一)在审计项目中把“三公”经费审计作为必审内容。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及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项目,将三公经费审计列为审计内容,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深入:一要将三公经费报表数与实际统计数相比较,分析存在不一致的原因。有的预算单位将实际发生的接待费列入非接待费科目进行核算,例如,会议费或者培训费以及下属单位中包含了应计入接待费的金额;培训费中包含了应计入因公临时出国(境)费的金额,这都不能真实反映本单位的三公经费情况。二要在对三公经费支出进行一定效益评价。在经责审计中,衡量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职情况时,应把三公经费审计列入审计内容。通过审计从机制体制上着手,找出风险点并分析深层次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促进各预算单位加强内控管理。
(二)促进实行预算绩效管理问责制。审计署在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全面推行绩效审计”的要求,从监督层面上加强了各部门预算管理。财政主管部门应推进实行预算绩效管理问责制,强化部门的绩效理念和支出责任,应进一步将绩效管理与年度预算工作相结合,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编制以及项目安排时充分考虑绩效评价结果,对一些重点领域绩效实行较好的部门给予预算倾斜,对于结余较多、绩效较低的项目给予取消。政府部门将部门主要负责人列为预算绩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出台预算管理问责制度,健全完善绩效问责机制。在预算执行管理过程中,特别关注由于故意或者过失导致的绩效未达目标要求的问题,对所涉及的单位及其责任人员,按绩效问责制度予以追责。通过细化编制、加强管理等措施,来建立完善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
(三)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增强审计时效性。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审计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从传统的审计方法向数据化审计转变。审计部门在审计项目中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从税务部门取得数据,按部门分类汇总有关三公经费事项的发票,分析其是否合理,从中筛选问题,并确定重点。从财政部门取得国库支付数据,按部门及科目分类汇总出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从中筛查出大笔金额等不合理的数据,可以实现较多部门的覆盖。审计部门应加快建立大数据平台,加强数据收集,从而实现财政、税务、国库、银行等部门数据的互通互联,实现对三公经费的审计由事后监督转移到事中监督。同时建立财政资金审计的预警体系进行实时监督,对三公问题能及早发现及时纠正,提高审计的时效性。
(四)联合相关监督部门,强化监督合力。各政府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增强部门责任意识。首先财政部门要按职责,对每一笔三公经费的预算、支出内容等按规定加强审核,形成联动机制,确保每一道程序都能严格把关,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严格规范三公经费的报销流程,保证其真实性、完整性,严控超标准、超范围等不合理的支出。其次纪检部门应定期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加大违规违纪问题的通报力度,将发现问题与问题线索处理与警示教育结合起来,邊查处、边通报,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各单位乡镇纪委要坚决聚焦监督责任,纪检监察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大责任追究。最后审计部门要结合项目实施,重点有效开展三公经费审计。发现问题线索,及时移交纪检部门,做到联动监督。对查出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制度,逐步跟踪落实进行销号整改。同时根据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针对异常支出提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
【参考文献】
[1] 杨海涛,姚云敏,郑敏,陈元旭.“三公”经费审计的风险点和防控措施[J].经济师,2017(12):118-119+122.
[2] 后鸿燕.谈“三公经费”审计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1):159-160.
[3] 李晓玲.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审计的几点思考[J].审计&理财,2014(0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