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修影?吴彧頔?Ladan Abouali
摘要:电影发展到了今天,电影的画面风格已经跟百年之前的模样天差地别。最初为了让观众在观看时能够深度融入故事情境当中,场景要做到最大程度的贴近现实;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大众精神娱乐需求的层级的提高,电影创作的追求已不再局限于功能性和真实性,开始追求戏剧性和舞台化、追求超现实主义效果。于场景而言,无论是室外还是室内,它们都担负着塑造人物性格、渲染故事氛围、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大作用;因此电影场景设计也是电影创作的核心环节,它极大地影响了电影的整体视觉风格。电影场景值得单独进行美学研究,尤其是场景中涵盖许多美学元素,尤其在色彩的使用、镜头的运动和环境塑造的形式主义三个方面一直追求着极致和考究,这里举三部经典电影进行论述。
关键词:视觉风格;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形式主义;色彩;镜头运动
1.走向场景美学的现代主义
早期,电影场景美学大多偏向现实主义的场景风格,根据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客观情景来为创作进行铺陈,使观众获得极具生活力的沉浸式观影体验,呈现出绝佳的艺术及创作表现力。而后随着时代变迁,自19世纪开始社会各层次都大幅跨越与发展后,艺术创作的脚步亦从不曾停下、人对于精神享受需求也永不满足,因此既现实主义之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这是20世纪以来社会变革的结果。现代主义,是一种与传统现实主义截然不同的风格,是时代价值、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新鲜血液的集合。现代主义出现后,不免也应声出现了问题—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升级后的福利并没有惠及所有人,社会边缘人群生存仍然艰难,而社会环境的平稳发展的维系也面临了一定程度的崩坏,此时就出现了赛博朋克。与赛博朋克相关联的的创作大多围绕黑客、人工智能以及庞大社会系统或国家机器间的矛盾展开,早期创作背景大多聚焦在外太空,后来创作背景和对象演变为反乌托邦地球,故此从这个阶段开始,此类型的电影场景的要求独独依靠实拍已经无法满足,场景设计师开始运用计算机做出只存在于脑海的场景,技术风格独当一面。
科幻艺术赛博朋克—《银翼杀手2049》
科技的发展让电影实现了更多的可能性,不过大众思维认知的转变速度难免跟不上机械和想象力的步伐,新类型电影在诞生初期,也会因为概念和艺术性的超前而受到冷遇。正如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之旅》上映之时,也只引起了一小部分人的讨论,最后被人遗忘,直至沉寂。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人们不断的更新脑海中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发展着对于社会的认知与思考,很多遗珠会被观众重新记起,甚至因为它们的可预见性而被封为神作,《银翼杀手》正是这样的作品。
1982年,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将这部带着强烈的个人风格的《银翼杀手》进入大众视野,颠覆过往备受现实主义风格洗礼的观众的认知,不同于传统的电影场景带给我们的感受,这部电影的场景设计带给人们的冲击已经超越细腻的情感可形容的范围,已经是一种超现实的纯视觉享受了。只是在35年前,它上映时,超时代的新新风格在当时不被很多人接受,没有在第一时期得到好评,可是经过岁月的打磨,它一跃成为科幻电影的经典—一是它开创了一种新的电影美学形式,二是当时人们对于未来的超前幻想和对人性的反思,在35年后得到了验证。而在35年后验证一切的,正是重启经典的《银翼杀手2049》—和《银翼杀手》相比,更新后的《银翼杀手2049》延续了前作的部分设定和作品气质,但在前作基础上更加符合新时代审美和思想,其视觉性也相当符合观众对于科幻大片的全新期待。
所以本版块主要讨论的是后作《银翼杀手2049》的场景美学。
和音乐、文字的传达效果相比,色彩的冲击力来得更为直观、强烈、迅速,同时色彩也决定了影片的基调和主要视觉感受,故使观众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明了影片的设定和概念,保证在单位时间内输出传达的影片信息可以最大程度地被观众接收到。《银翼杀手2049》场景的色彩以冷色为主,大多为高饱和度的霓虹色、蓝色和紫色,冷色调本身就带给观众冰冷、阴郁、距离、剥夺的感觉,它们容易使人感觉迷幻、虚无、琢磨不定,再加上冷光在迷雾中不易消失,穿透力很强。与之相对比的,是之后版块将要提到的电影《天使爱美丽》,场景设计在色彩运用上也相当突出,影片基调为暖色系,配色多以大地色和偏深沉的绿色为主。而这些颜色传达给观众的都是温暖、安心、踏实的感觉。
而论及影片场景的环境塑造的形式效果,赛博朋克尤为突出,于影片中亦能折射出设定和想象中未来的模样,也多用直线条和直角设计更加契合冷峻而肃杀的机械与科幻的基调,《银翼杀手2049》中的建筑结构大多如此以直线和棱角呈现。当然,环境的塑造也要随着角色和情节而改变,《银翼杀手2049》中主人公居住的场景画面里满是古典主义的设计元素,房间里铺设的地毯、陈设的家具,以及房间内的各组圆弧、曲线的拱门和装修,风格无比同意,给予了空间很大的包容感。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片基调为冷调的情况下,主人公日常生活的场景的色调是趋于温暖的暖色调,统一为浅黄色和红棕色,给观众温暖的感觉,也和影片中主基调的肃杀区分开来。
光影亦是场景构成的又一重要元素。《银翼杀手2049》中的光影的设计和布局也相当突破,不管是幽暗的环境下,还是雨雪天,场景都笼罩在穿透迷雾的光线之中,再加上场景中强烈的光影对比,使得影片风格非常的鲜明。
2.步入后现代的电影场景美学
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风格日渐多元化,也不再拘泥于传统。场景美学虽与人的生活和情感相关,但也高于此,场景美学是為了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和传达电影主题而存在。在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外,渐渐融入后现代主义的美学风格。后现代主义作为新的风潮,是对于现代主义的一种反对,主要以哲学主义和浪漫主义作为基础,基本特征是强调人物的内心感受,让人物塑造以及场景画面走向抽象化,以突出设计的概念内涵。伴着叙述风格的逐渐意识化,场景的视觉表现不再是重复客观事物,而是追求塑造出新的意象,随着人物心境和情节的变化而流动变幻,场景的变幻有助于从各个角度烘托人物以及情节走向。
意识流叙述——《天使爱美丽》
《天使爱美丽》不是好莱坞定义下的电影大片,也不像《银翼杀手2049》充斥着赛博朋克风,它甚至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爱情片或者喜剧片,但是其无厘头的表现手法是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典型风格。
《天使爱美丽》中最令人称道的是导演对于色彩运用,大胆的运用各类鲜亮色彩,使得整部电影的基调氛围如童话一般美好,让观众看了心情也无比美好。影片的刻画灵感来源于巴西艺术家Juarez Machado的创作风格,故全片以暖色调为主,非常强调色彩间的碰撞、冲突与融合,画面场景就像油画一样鲜妍艳丽,充满着温暖、希望与爱。影片中色彩的变化也代表了主角的情感与心境,这些美丽温暖的色彩下隐藏着艾米丽潜藏的哀伤,也满是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主角艾米丽的童年并不美好,她的母亲意外离世,父亲也患上了抑郁症及心脏病,这些都是造成童年艾米丽成长轨迹非同一般的原因,所以她的内心也是孤独而充满波动的。而她的孤独,导演用运河边的绿树以及水中绿色的倒影渲染、用黄绿色调的地铁换乘通道,让观众也共同感受着这股忧伤;但同时绿色也象征着生机,艾米丽并没有因为片刻的落寞而去拒绝接受新的人生,她生机勃勃的迎接未来。这部影片中还有很多色彩变化,这些色彩伴随着人物的情绪不断变化着,很多画面场景单帧就是一幅画,极具艺术气息。
除了令人惊叹的色彩美学外,《天使爱美丽》中的镜头的运动也相当考究中,影片可以观察到大量的特殊构图,对角线、水平线、框式九宫格、内圆式、放射式、交叉和L形等构图造型。而这些场景构图有助于更深的貼近表现主人公艾米丽的日常生活,也让人能够感受到巴黎的风情与神秘。艾米丽和尼诺见面的教堂是法国著名的巴黎圣心大教堂、艾米丽的公寓和旁边的蔬果杂货店、艾米丽打水漂的圣马丁运河以及她打工的咖啡馆,都充满了浓浓的法式风情,每个地方都写满了浪漫,极具法国古典风格和魅力。
后现代主义风格颠覆了传统电影场景,铸造了新的文化意象,也反映着同一时期的人文社会的倾向。
3.电影场景美学的现代艺术化
现代艺术不是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它是代表着时代的价值,反映了艺术家在公共生活中的“现代性”。场景,作为组成一部电影的重要元素,它是空间的绝对表现,观众能如此真切的感受影片、体会创作的内涵与电影场景美学密不可分。
复古主义复兴的现代艺术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
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下总是容易引发人的唏嘘伤怀,Wes Anderson强烈的怀旧情感和对复古唯美的形式主义情怀的着迷与创作欲,在此处有了落脚点。
《布达佩斯大饭店》选择了一家建造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匈牙利酒店作为拍摄背景,巧合的是,酒店本身的故事与电影的历史背景相对。抛去历史的客观性,导演主观的创作欲无比蓬勃,在色彩的建构中采取绝对的主动,也以场景变换和惊人的色彩组合,来实现虚拟建筑场景的惊艳。这部电影用色彩和流动的镜头传达了漫长的历史信息,用色彩对撞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用足够的残损来表达暴戾下美丽精致的易碎的可叹惋惜。
Wes Anderson给这部电影带来了大量的高对比度、饱和度极强的明丽颜色。他所描绘的是20世纪初的欧洲,整个背景的装潢都以豪华和复古两个词为主,红、黄、蓝为基础的色彩基调,营造了浓厚的暖色调的复古氛围;环境配色以粉蓝和粉红为主,如清新又复古的当代绘画;广角镜头,进一步加深了色彩的氛围。同时在影片结尾看似美满的结局时,引入黑白画面,安德森放弃了彩色表达,黑白对比使古斯塔夫的悲惨结局更加动人。
大厅天花板上,增加的荧光灯,反映了工业化的背景。
同时,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镜头的运动设计也独具匠心,十分契合电影情节的发展也有助于电影影像表现。导演刻意在年代转换时改变镜头和画面的比例。从30年代的1.33.1的银幕,到60年代,银幕尺寸则被更改为16:9,最后到了80年代,使用1.85:1宽屏拍摄。图像比例的变化预示着叙事空间的变化,观众需要在不同的叙事面前调整视觉体验,以认识到这段经历的差异。并且在不断的转变过程中,观众可以从环境的变化中感受到工业化的背景,比如与30年代和60年代不同的是,大厅天花板上增加了荧光灯。
4.总结
影像创作是艺术的一部分,而风格独树一帜的优秀电影是美学的宝藏。电影创作就是将脑海中的无数奇思和文字转化为视觉冲击。场景设计在有限的空间中,以流动的镜头和色彩的灵活调用下,极具冲力和精准地传达信息、突出主题,使参与者能沉浸式的感受作品基调和概念。
参考文献:
[1]马强.论电影场景设计的美学风格[J].电影文学,2011 (17):24-25.
[2]李相.电影场景设计的美学演进——从《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到《发条橙》[J].装饰,2015 (05):15-21.
[3]张真,赵乾雁.电影《让子弹飞》场景设计的美学探讨[J].电影文学,2013 (12):86-87.
[4]黎杨全.“场景时代”的兴起与后现代美学的重构[J].中州学刊,2018 (01):157-163.
[5]张钒.动画电影《昨日青空》的色彩美学与文化指向[J].电影新作,2019 (05):154-157.
作者简介:刘修影(1997.2.16)女,汉族,安徽阜阳人,硕士在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设计学—动画艺术设计研究。
吴彧頔(1997.9-)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摄影。
Ladan Abouali(1984-)女,伊朗,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家具设计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