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子
最近,一些恶性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父母的担心。虽然见诸新闻的事件只是凤毛麟角,但孩子之间的冲突却每天都在上演。于是,一个让人为难的问题就出现了:当孩子被打了,到底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为了搞清楚父母们的态度,《婚姻与家庭》杂志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做了一项调查。在收回的1653份问卷中,79%的家长坦承:“我的孩子曾经被其他小朋友打过”,58%的人表示:“要教孩子打回去!”
91%的家长都做过预防被打的教育,但仍有9%的家长觉得没有必要,因为孩子心性不成熟,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所以动手动脚也就难免了。而且,很多人都是这么磕磕碰碰长大的,现在也不见得有多不正常,所以没必要大惊小怪。这个观点虽然触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些规律,但它是不全面的,因为对孩子做预防暴力的教育,不只是帮助他们“防止眼下被打”那么简单。实际上,它对孩子整个人生都会产生影响。
首先,预防暴力教育可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感,特别是孩子刚进入幼儿园或小学这样的陌生环境时,他们的内心其实是容易紧张的。这时,如果父母及时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教育,包括怎么跟同学相处、被人欺负怎么办、如何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等,孩子就会长缨在手,心中不慌,由此更容易适應环境。
其次,类似教育也能增强孩子信心,因为这意味着父母会在孩子面前引路,告诉他们:你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环境,我们可以一起来商量,给你一些指引。显然,这样孩子会对人性充满信心,在一生的人际关系探索中,他们都更趋于勇敢和积极。
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这是本调查的核心问题,也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有58%的人选择了“要教孩子打回去”,这说明“打回去”有其积极意义,会让孩子感受到:我是有能力的,我能保护自己,我可以控制形势。这些信念将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就算孩子打输了,但反击本身依然会带来意义,因为孩子为自己争取过、努力过。
然而,“打回去”的方式毕竟是有局限的,42%的家长并没有选择。很明显,他们了解“打回去”的种种后果,比如万一失手把对方打伤了,怎么办?让孩子养成了暴虐的习惯,怎么办?于是,这些家长就做了别的选择。
这些选项到底哪一个更合理,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正如《孙子兵法》所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根据形势,相机而动,这样才能够为自己争取到最好的结果。因此,面对“孩子挨打怎么办”这个问题,家长要做的,更多是和孩子讨论大量复杂的局面。
可以从影视作品、书籍和现实例子中寻找典型,跟孩子一起去研究、讨论、做游戏,让孩子熟悉类似的对抗性场景。这样,在紧张和压力之下,他们就更容易学会灵活运用各种资源,包括自己身体的力量、朋友的帮助,还有老师的支持等,这些都能帮他们处理眼前的局面,获得最好的结果。
这个问题中有一个现象很值得关注,那就是有6%的家长选择自己打回去。他们的回应很诚实,但带来的后果也是难以预料的。这样会让老师很为难,也容易给自己的孩子惹来麻烦,破坏他们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其实,关于协商这个问题,大部分情况都是没有必要的,就如45%的家长认为:孩子打架何必找家长?孩子本来就是不成熟的个体,很多沟通会用肢体来表达,比如一个小男孩想跟一个小女孩玩,他可能会很高兴地冲过去,用力打她一下,再嘻嘻哈哈地跑开。这是一个“撩她玩”的行为。这时,小女孩可能会被吓哭了,因此就构成了一次小小的冲突。但可能很快,小女孩就会明白小男孩的意图,然后很开心地和他玩到一块儿,事情就过去了。
对于这类小冲突,如果家长每一次都要协商,就太过小题大做了,也会让孩子跟同学交往时变得紧张,担心自己每次撩人都会惹出大麻烦。
不过,也有一些情况的确需要父母挺身而出,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比如有些小孩暴力倾向很严重,动不动就打人,在安静的课堂上突然大喊大叫,一言不合就摔桌子踢凳子,而且长期如此。一个班里如果有一名这样的小孩,不但其他同学会惴惴不安,就连家长也会终日担心。这种小孩如果身体没有器质性问题,那可能就是家庭教育出现偏差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父母和老师去找这个小孩的家长协商。
到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协商,到底说什么呢?如何避免把小孩的冲突变成更为复杂的大人冲突?现实是千变万化的,我们面对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态度,但以下几点可以供大家参考。
☆知己知彼
寻找对方家长协商之前,可以先了解对方的背景个性。通过老师的介绍,或者在家长群的观察,洞悉对方平日的作风,预先做好准备。如果对方是一个好面子的人,我们就侧重于顾全他的自尊。如果对方是一个权威主义者,那么我们的态度可以略微强硬。但如果对方性格软弱,对孩子感到无能为力,那么我们就要帮助他们看清自己的责任和能力。总之,事先做好功课,将更能推动事情的顺利进行。
☆就事论事
我们可以本着就事论事的态度简单陈述情况,清晰地表达自己想要的界限。比如,“请让你的孩子不要在课堂上叫喊,有问题可以举手。”“请你的孩子不要打我的孩子。”“请你的孩子不要把有伤害性的玩具带到学校。”清晰的诉求可以让对方明白你要什么,就事论事的态度可以避免激起不必要的情绪和冲突。
☆释放善意
这种态度主要是为了让协商顺利进行。如果彼此能建立一定程度的友谊,那么事情无疑会更加好办。在协商的时候,对方可能会提出自己的困难,比如“孩子不听话,我也没有办法”等。我们可以认真聆听表示理解,或者适当地提供帮助,让对方在教育中获得更多的支持,无形中也更能保护我们自己的孩子。
当然,在上述一系列冲突、协商、解决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让孩子参与,让他们从旁了解、提出建议,这对于孩子来说将是一次很好的亲历式体验,也将为他们以后独立面对问题、解决矛盾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