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婷
【摘要】信息技术的普及与革新,推动传统银行业的发展的同时,也触动垄断制商业银行的地位,如今,银行的经营方式已经不再停留于实体网点或者线下单据交接,开始依托于技术走向创新发展,互联网银行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将谈谈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及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银行;银行;普惠金融
一、引言
在2015年的两会上,李克强就提到了“互联网+”的思想,并且在工作报告中制订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其中,就提到了互联网金融,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到金融机构里,推动民营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如今,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龙头企业正有声有色的经营着自家的互联网银行,其在经营模式上有别于传统银行,不需要客户经理与客户的当面沟通或者现实中的网点,而是借助大数据直接从用户需求出发,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成立互联网银行,这种高虚拟性的特点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然而,凡事具有两面性,虽然大数据支撑下的互联网银行更便捷、更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但是其也因为高虚拟性、高传染性在运行过程中依然面临很大风险,因此,研究互联网银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对推动我国互联网银行事业的开辟、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二、互联网银行发展面临的风险
(一)相较于传统银行竞争力不足
虽然,当前互联网银行发展迅速,但是自“一行三会”体制以来,我国加大了对传统银行的扶持力度,鼓励传统银行不断下沉,在国内外各个城市扩张。现在依然有一些人喜欢去网点排队办理银行业务,传统银行依然是中老年人办理各项业务的主阵地,银行的大客户也多是传统客户,出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的滞后,再加上互联网银行处于发展初期,所以仍然不具备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二)客户群体规模大,风险监督不完善
拿微众银行来说,该银行在建立评级系统时,主要通过大数据来进行贷款,这种数据收集方式,只是通过把用户“社交数据”转换为“征信数据”,客户在开户、审批贷款的过程中都会用到现代“刷脸”技术,这显著于以往理财产品挂钩业务的规则不同,加大了信用风险。又如,腾讯虽然在线上qq拥有超过五亿用户,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仅仅依靠数据来评价客户、定位客户,信用风险是极大的,当前我国在针对线上的风险监管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业务对接效率低
在互联网银行的业务对接上,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比如,qq和微信用户虽然数量众多,如果将这些聊天软件的用户精准转化为银行客户,那么对银行来说是一项收益巨大的项目,但是要将其转化为能够为线上银行带来业务的群体却十分困难。当前,一些互联网银行正在通过购物、旅游等市场的开辟拓展业务,但是这些项目在客户群体上是存在局限的。如何更好的开发线上客户市场将其转化为互联网银行用户依然是一个利益与风险并存的挑战,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当前突破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关键。
(四)外包业务带来的第三方风险
传统更多金融机构,一般有实体网点,而纯互联网银行下的资产端客户定位大多集中在地段零售群体,所以大多采用亲资产的经营方式。在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开展合作项目时,虽然互联网银行可以提供更多数据,解决了“面签”问题,但是在其开展外包业务合作时,却要面对第三方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风险。
(五)“面签受限”条件下的贷款风险
如今,互联网银行还需要探索更好的注册与贷款审批方法,其中,银监会将互联网银行规定为高危行业,因为银行本身在贷款时会面临较大风险,公安部也曾强调了“刷脸”技术虽然是先进的技术,但是目前针对刷脸技术的监测与实验还有待完善,其中依然有比较大的技术漏洞,所以客户在注册或者贷款办理业务时,最好当面进行,避免使用“刷脸技术”,所以互联网银行依然存在较大的贷款风险。
三、促进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建議
(一)完善宏观政治制度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金融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然而我国在管理、监督上却相对滞后,近年来,发生了不少金融事故,比如P2P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加强对互联网银行的监管也要同步进行,有以下几点:(1)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补充,法律约束是促进互联网银行良性发展的前提,现阶段,很多人没有互联网银行的概念,所以将互联网银行作为一个特殊个体规范起来更有利于加强人们的警惕,避免风险投资。(2)设立互联网银行监管制度。总体来说,一个良好的监管环境才是鼓励银行创新发展的前提,很多互联网银行因为没有规范的政策引导,走上了“交学费”、“试错”的道路,制约了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因此要设立互联网银行监管制度,舍弃一些不符合现状的保护政策,让互联网银行可以自由发挥潜能,积极尝试创新。(3)完善行业制度,银行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行业制度能够规范并指导银行的行为,一方面,要设立准入标准,对待各种资本的进入,要结合市场条件设定准入条件,在管控前期就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在运营上,互联网银行相较于传统银行,无论是业务还是数量上没有形成一定规模,所以在运营上的监管要与普通银行一样,适当放开限制程度,鼓励互联网银行创造性的提供更多服务与更丰富的产品,提高互联网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二)建立与大数据相容的征信体系
互联网商业银行一般会采用芝麻信用与央行征信,这些互联网银行在信用库的建立上相对独立,所以导致信息之间无法有效流通,如果芝麻信用这类互联网评价工具可以用到征信上,那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信用评价体系的发展,然而出于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这些信息都是无法公开的,因为我们都知道信用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央行主导下的征信内容十分丰富,质量也很高,然而,这种高质量的征信却十分封闭,会进一步抑制互联网央行的发展。在金融数据不断扩大的今天,建立与大数据相容的征信体系,可以有效打破隔离,让征信系统在可控范围内利用起来。此外,还要设立共享机制与保护机制,做到权责分明,保证新型的征信体制不会被滥用,保障信息的准确性。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信用发现,还能推动征信手段的标准化,创造更适合互联网银行发展的金融环境。
(三)提高互联网银行创新能力
一味的模仿并不意味着差,但一定意味着不是最好的,在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如果互联网银行想要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走在发展的前列,就需要不断创新业务类型,互联网银行是传统银行业走上大数据直通车发展、转型的成果,为现有的银行体系注入了强心剂,在互联网银行不断摸索寻求创新的时期,应该在体现传统银行本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避免产品与服务的过度同质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创新业务模式,当前互联网银行拥有更广泛的资源途径,同时也有先进的技术,所以想要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需要不断自我强化,与其他银行形成“互联网银行”命运共同体。比如,众所周知,网商银行背后是互联网龙头阿里系,其在数据获取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借助网购、支付等平台获得大量优质的客户资源,精准定位高端消费的人群,针对性的喜迎大客户,而对于支付平台,客户也是大量现今的携带者、理财者,可以为网商银行提供优质的资源与资金,所以网商银行应该加大业务模式的创新力度,拓宽更多的业务渠道,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收集更多有效数据,创造更富影响力的业务项目;(2)创新产品种类,互联网商业银行一般会开展存款、理财与贷款三项业务,所以在客户定位能力上比较突出,比如旺农贷,一听就指导是针对农村市场而设计的,但是总体来说,当前互联网银行能够提供的产品种类依然比较少,为了满足偌大的市场需求,可以从数量与个性化着手,一方面,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提供给大众更多服务,另一方面,还可以与其他金融企业合作,比如保险,众筹等。不断创新业务,开发更符合大众期待的产品,让产品设计得更具针对性,最后,要做好风险管理,让技术创新的理念深入行业发展中,不断提高互联网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小结
综上所述,互联网银行飛速发展,在近几年来数量不断增加,由于拥有互联网基因,互联网银行相较于传统银行来说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其优势在于海量的大数据资源,能够为互联网银行的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而劣势在于,互联网银行的风险性与低效性,对此,应该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推动互联网银行创新业务与管理模式,在大数据时代,把握好互联网银行的管理风险,促进该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喜容.互联网银行线上运营模式研究[D].南京审计大学,2018.
[2]范振楚.我国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7.
[3]乔海曙,许可.互联网银行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7,20(6):71-80.
[4]刘旭辉.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8.
[5]李明选.互联网金融产业及其对传统金融冲击影响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