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爱华 叶鑫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职业防护教学改革对高职高专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学生发放护理职业防护教材,并举办护理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讲座;对实验组的学生不加干预,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学生职业防护意识、护理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护生下临床实习前2个月,通过学习职业防护教材、参加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可显著提高学生护理防护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职业防护;改革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集中的场所,加之在护理工作中面临着注射器、手术刀等引起的锐器伤,热水袋等引起的物理性损伤,化疗药物等引起的化学性损伤等,导致护士是医护人员中职业危害中危险最高的人群之一。护理职业防护是指在护理工作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避免护士受到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的损伤,或将损害降低至最低程度[1]。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对于职业危害防护意识薄弱,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度不高,防护能力不足,高职院校中护理专业应该开设《护理专业职业危害防护》课程,并且进行相关的课程建设[2]。目前对护士职业防护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临床护士职业损伤的调查,而对学生在校期间如何通过教师对职业防护教育的教学改革,早期培养学生的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的相关研究还鲜有报道,本文以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通过护理职业防护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影响,为职业防护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护理专业大二学生4个班200名为研究对象,自愿参加职业防护教学改革的实验组110人,未参加职业防护培训的90人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在年龄、学习成绩、对职业防护知识的技能的掌握情况方面在教学实验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根据高职院校护生对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课题组自行编制好职业防护教材,在护理专业学生完成两年的基础和专业课程后,在临床实习前,为实验组学生实施2个月的职业防护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教学,不采取职业防护教育的干预措施。
1.2.1 编制职业防护教材
项目组成员根据临床常见的护理职业危害,编制护理职业防护手册,其内容涉及临床常见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和社会性职业损伤的常见原因及防护措施。在实验组学生离校实习前2个月发放给学生,并宣教学习护理职业危害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随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1.2.2 举办护理职业防护讲座
因高职高专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足,通过举办护理职业防护讲座,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一些图片和临床案例直观地展示护理职业危害的后果,提高学习效果,其内容主要涉及护理职业危害的概念、常见因素、表现形式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实施护理职业防护教学改革2个月后(学生临床实习前),对两组学生常见护理职业防护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采取的护理职业防护教育的效果。
1.3 数理统计
所有实验数据运算基于WINDOWS XP操作平台,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每一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研究结果
在护理职业防护教育开始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采取座谈、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护理职业相关知识和技能认知水平的条目,比如,何为护理职业防护?护理职业防护包括哪些内容?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和控制护理职业危害的发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的防护意识、认知水平均较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经对实验组学生采取职业防护教学改革干预措施后,对两组学生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得分相比较,满分60分,实验组得分50.01±3.49,对照组得分24.03±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见,职业防护教学改革,可显著提高学生的护理职业防护意识、防护知识和技能。
3 结果分析
3.1 学校护理教育中应较早的培养学生的防护意识
只有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能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李育英等人对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认知及行为情况调查,结论认为:低年资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认知及行为掌握程度较高年资护士仍有一定差距[3]。提示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与技能的的认知能力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而逐渐地累积,本次研究也显示,通过对学生护理职业防护教育后,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显著提高。因此,应从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期间就逐渐的培养其职业防护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护士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应加强对自身的职业防护,确保职业安全。
3.2 学校开展职业防护教学改革,可提高护生的护理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
李珏锦、刘雅婷等人对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的职业暴露防护认知、知识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中应注重对护生职业暴露发生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的培养,且重点关注低年级、男护生[4],提示护理专业的在校护士掌握的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欠缺,应加强培养。护理职业防护的知识和技能的内容相对于护理专业的其他专業课内容较少,主要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社会性四个方面的原因、危害及主要的防护措施,难度适中,通过学习职业防护教材、网络学习、现场参加讲座等形式,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本次的研究也表明,高专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职业防护教材、护理职业防护讲座,可显著提高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知识和技能。
3.3 校企结合确保职业防护知识学习的可持续性
护理专业的学生,目前没有职业防护教材和课程,相关的职业防护知识只是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渗透的部分内容,不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特别是临床手术室、口腔、外科、ICU等职业危害高发科室针对性的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相对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在临床全科学习中的职业防护知识,因此,除了在学校教育中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外,学生进入医院实习后,医院内的护理管理部门或不同科室内的带教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临床科室特点,组织院内对实习生的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同时,组织在职的护士通过继续教育的形式,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再教育,以满足对实习护士、在职护士职业防护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 小结
职业暴露是指从业人员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有害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状态。护士的工作环境是治疗和护理患者的场所,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常暴露在针刺伤等职业危险因素中,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因此,应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但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又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学校和医院在护士学习和工作的不同阶段,如在校期间、实习期间以及从业后持续给予持续的职业防护教育,减少其受到的职业危害,促进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杨巧菊,陈丽.基础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第2版).
[2]周哲.某高职护生职业危害防护行为的认知情况与强化培训效果分析[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6.
[3]李育英.对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认知及行为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9(5):641-643.
[4]李珏锦,刘雅婷,等.对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的职业暴露防护认知、知识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1):46.
项目基金: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高职院校护生职业防护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5]-JKGHYB-0134)
作者简介: 秦爱华(1980—),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职业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