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晶
摘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探究事物活动过程中一种强烈的情绪色彩和意识倾向。学习兴趣一旦产生,就能让学生一往情深的投入,进而去研究、领会和掌握知识。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兴趣教学,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兴趣教学 创作之趣 探究之趣 想象之趣 教学之趣
兴趣研究一直是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热门话题。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带学生亲近大自然等方法,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兴趣,使其不断产生自我更新的需要。
一、创设情境,感受创作之趣
在教学中,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与学生是有差异的。不论教师的教学预设如何详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会出现超出预设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欲望,找准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如三年级画图教学单元的赏画填色一课,教师设计练习课时,创设了装扮自己小店的情境。教师精心准备了不同的小花店和甜品店的填色图,给学生们填色用。花店的鲜花可以各色各样,甜品店的甜品可以美味可口。当学生们看到已填色的例图时,漂亮的鲜花店,浪漫的甜品店,立刻就点燃了他们的求知欲。这时,教师趁势导学,讲解本課重难点后,让学生们动手练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填色作品各式各样,教师点评时,也都以欣赏和鼓励给予学生信心,让学生因兴趣燃起的创造力,动力不减,使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动性高涨,课堂也因此充满了趣味。
二、鼓励质疑,感受探究之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思考和质疑是并蒂双生的。思考之中,质疑出现,寻找答案过程中思考相伴。在反复的思考——质疑——解惑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因自己独有的生活经历,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而对问题的观察角度、思考过程、解惑方式有不同的应对,这就慢慢孕育了学生创造力的种子。
如一次在word表格的学习阶段,练习做课程表时,一个学生问我:如何将横向的课程表,转换成竖向的?当听到这个问题时,我非常开心。因为这表明,这个学生一定是横向和纵向两种课表都做过,但是觉得重复劳动太多,有没有好的办法转换,思考希望有一种简单的转换方法,来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我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他,而是让他去网上寻找答案,下一次课把答案告诉我。这个学生回去在网上认真找寻了答案,在此过程中,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他求教过我,得到我的鼓励和解惑后,他就解答了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而且为了鼓励他这种质疑的精神,在评选”优秀信息少年”时,我让他把自己的大招技能向全年级展示后,他非常开心,也很感谢我到:“老师,我从来没有过,因为问了一个问题,又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居然还能在大家面前那么有面子的讲解。我真的很开心,谢谢老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创新,认同每个学生的与众不同,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自己提问的价值与自我解决问题的乐趣与满足。
三、拓展延伸,感受想象之趣
学生的想象活动总是充满创造性的。那些拥有奇异色彩和童话王国一样的想象世界,让身为教师的我,每每发现,就忍不住想帮他们实现。
然而,这种想象空间衍生出来的创造力的小火苗,往往会因为可能遇到的困难而很快熄灭,最终消失。因此,教师要在拓展课堂知识时抛砖引玉,保护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导鼓励他们不应困难而退缩,努力把自己的想象变为现实。
如在PowerPoint提高阶段。本科教学内容是乌鸦喝水的动画制作。拓展阶段,我引导学生感受了展开想象的龟兔赛跑作品后,提问:“还能把哪些寓言故事设计成动画作品?”学生们纷纷展开想象:
学生们展开讨论,还有小白兔般玉米,搬一包,丢一包。还有猴子捞月,还有揠苗助长。
学生们提出这些设想的起初都很兴奋。但开始具体设计时,却因困难重重,几乎没有学生想要坚持下去。但在我帮他们把一大堆困难,分解成20多步可以实现的小目标时,他们的信心慢慢地回来了。作为假期作业,学生们时间充裕,兴趣正浓,知识技能在每完成一次小目标时得到巩固,最终在作品展示和评价时,每个孩子连上都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神情,这也是我最想看到的。
四、过把教师瘾,感受教学之趣
陶行知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每当看到我的信息技术学科小助手帮我管纪律时,又看到他们在自己学懂后帮我交其他学习慢一些的同学时,他们积极争取当小老师的热情,让我感受到了为人师的美妙体验,是非常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
在课堂教学阶段,遇到较为简单的知识点学习时,我会先安排学生们自学,然后选择那些掌握较好的学生作为小老师为大家讲解。同时鼓励学生提问质疑,也同样让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为大家答疑解惑,还在每次复习旧知识阶段,让平时回答问题不多的学生提前做复习提纲,然后上课时带大家复习,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探究学生兴趣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绪变化。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捕捉他们的兴趣点,和他们做朋友,了解他们的内心。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