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居民楼组长(村民小组长)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盈浦街道对居民楼组长(村民小组长)进行“规模化、小班化、系统化”培训,尝试和探索了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通过培训居民楼组长(村民小组长)开阔了视野,拓宽了工作思路,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垃圾分类等社区治理中发挥带头和指导作用。居民楼组长(村民小组长)培训项目为寻求社区治理关键要素与社区教育内容、过程和形式进行有效对接提供创新思路。
关键词:社区教育 社区治理 居民楼组长(村民小组长)培训项目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6-0-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可见,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区就实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因此,社区治理的好坏影响社会治理成效。
社区治理是多元化主体依据法律法规以及社区公约等,通过协商合作、协调互动、协同共建等对涉及社区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社区治理体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是社区自治、居民自治的重要管理模式,即在治理中融合多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综合素质,提升社区凝聚力,具有全员、全面和全程的特点,且根植于社区,所以在社区治理中是不可或缺的。同时,社区治理的关键是提高居民自治参与度以及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能力,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服务于社区治理更是责无旁贷。为此,盈浦社区学校以提高居民楼组长(村民小组长)自治能力为切入点,对辖区内26个村居委1049名居民楼组长(村民小组长)进行分期分批,每批2天的系统培训,尝试和探索了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
一、背景
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推动社区治理,这是形势所趋。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离不开教育,更不能缺失社区教育,而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拓展功能,深化内涵建设,提升服务能级。
1.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外来人口和失地农民涌入社区。因文化差异、生活方式差异以及家庭情况差异而各群体产生不同的诉求,由此不可避免产生矛盾,给社区治理带来巨大的挑战。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楼(村)组是邻里情感交流的平台,也是社区治理最小单元,而居民楼组长(村民小组长)是联结居民和社区的纽带,也是推动社区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织者,是搭建社区综合治理、民主自治、自我服务的重要社会角色,是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神经末梢”。目前,楼组长(村民小组长)大多是退休人员担任,且部分成员文化水平不高。为适应新时代社区治理,需要不断提高居民楼组长(村民小组长)认识和能力,有利于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2.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社区教育蓬勃发展,社区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必须认识到社区教育面临发展瓶颈,居民参与度不高,服务内容主要满足居民兴趣、提升技能和道德修养等。如今社会治理加强创新、社会治理重心落到社区的新形势下,社区教育被赋予更深远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今后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那么未来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哪里,生命力又何在?教育部、民政部等九部委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 这为社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實践与探索
针对社区治理体系中最基层的管理队伍楼组长(村民小组长)进行“规模化、小班化、系统化”的培训,是落实“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新要求的具体体现,是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具有里程碑的现实意义。因此,盈浦街道和盈浦社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研究商议此项工作,做到计划详尽、部署周密,并投入专项经费,保障培训活动顺利开展。
1.重视课程设置和考察点遴选,为培训的实效性提供保证
课程设置围绕三个维度有效展开:一是注重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关联性和可操作性;二是为切实提高楼组长(村民小组长)开展各类自治活动的能力;三是考虑学员的年龄层次和文化基础,开设有利于他们引发思考和容易接受的课程。培训课程主要分为意识理念、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三大板块,内容始终以贴近村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为主,有法律法规、民主自治案例、创建特色楼组以及考察等,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为了让学员学习时有可比性、可参照,因此对考察点的选择非常慎重,盈浦街道和盈浦社区学校领导根据辖区内老小区、新小区、动迁小区和村组四类社区特点,通过实地走访最终确定在青浦区社区治理颇有成效的其中四个村居点,即盈浦街道的庆华社区(老小区)、绿舟社区(新小区)和浩泽社区(动迁小区)以及金泽镇的蔡浜村(村组)。
2.重视组织管理和班级编制,为培训提供秩序保障
基于以“严要求、重管理、求实效”的办班宗旨,盈浦街道、盈浦社区学校、各村(居)委会和华意教育培训有限公司共同商议制定和部署各项工作,职责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到人。上课签到、休息服务、参观接送都有专人负责,确保培训活动井然有序。在盈浦街道的正确领导、大力宣传和广泛动员下,各村居委会的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楼组长参加培训并落实专职人员全程管理。为确保管理工作有效落实与培训时的视、听觉效果,将参加培训的1049名楼组长(村民小组长)分别编制教学班,每个教学班人数控制在150人左右。同时,根据村民小组长与居民楼组长服务对象及工作内容的差异性,安排的学习课程也略有不同,故村民小组长独立编班,而居民楼组长则根据老小区、新小区和动迁小区三类兼顾人数进行分班。
3.重视师资配备和教学质量,为培训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保障
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培训达到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因此,盈浦社区学校特聘请专家授课并安排互动环节。一是市级层面有影响的教授专家。有教授级的特级教师、上海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的兼职教授,有基层组织管理经验的浙江大学《社区管理》专业的客座教授以及“全国模范小巷总理”称号的社区党总支书记二是区级层面专家。有资深民政专家和具有丰富老年教育管理和教育的专家。他们分别从自我德行的修炼和把握、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等。
三、总结
社区教育的价值追求与社区治理相契合。前者服务后者,而后者为
前者提供发展源动力。盈浦街道居民楼组长(村民小组长)培训案例真实呈现出两者互为推动促发展,同时也为今后两者融合发展的实践带来启发。
1.效果
一方面,社区教育提高了社会影响力。居民楼组长(村民小组长)培训项目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也获得学员们的好评。该培训项目凸显了社区教育发挥越来越多元化功能,展现了社区教育有效地融入社区治理,彰显出社区教育是推进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学员们深感受益匪浅。通过培训学员们开阔了视野,拓宽了工作思路,提高了工作能力,在社区治理工作中有温度和宽度。2019年上海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居民楼组长(村民小组长)在引领和指导居民垃圾分类中发挥重要作用。
2.思考
社区教育所形成的寓教育于管理、服务、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大教育格局,有助于推动社区治理。但实际上社区教育发挥出来的功能与社区治理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并且对此理论上也缺乏深度的研究。盈浦街道楼组长(村民小组长)的全员培训,旨在提高楼组长(村民小组长)管理能力,提高社区治理水平,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治理。居民楼组长(村民小组长)培训项目为寻求社区治理关键要素与社区教育内容、过程和形式进行有效对接提供创新思路。例如,社区治理除楼组长(村民小组长)外还涉及区域内方方面面,如社區工作者、业主委员会和社区积极分子等,如何加强社区治理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探究;社区人才关乎社区治理未来的发展,如何培养人才、培育发展社区居民领袖需要进一步探究;社区治理要有阵地,如何搭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平台需要进一步探究。
结语
第一届上海进口博览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寄语上海:勇创国际一流城市管理水平。上海社区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今天,社区教育在逐步融入社区治理的实践中不断推动社区治理治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翁亚毅.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实践与实践[J].社区.2017,(24).
[2]郭仕.蔡慧敏.社区教育促进社区治理的路径选择[J].读天下.2018,(13).
[3]何智伟.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诉求、机理与路径[J].2018,(12).
作者简介:沈秀芳(1972.7—),女,汉族,上海市青浦区,中学一级,本科,主要从事社区教育方向。